反思!黑華為之風日益嚴重,實現科技自主,我們不應先倒下

反思!黑華為之風日益嚴重,實現科技自主,我們不應先倒下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平臺,而在這個發言平臺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觀點的自由,然而我們卻看到黑華為的事情日益嚴重。自華為p40發佈之後,網上驟然興起了一股批評手機屏幕之風。一夜之間,針對華為屏幕的批評之生聲,文章總量竟然高達1萬篇。許多評論者認為,華為屏幕高價低配,也有人說國產屏幕比三星屏幕貴不科學,當然更多人直接針對國產手機屏幕爆發了“集體”不信任感危機。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科技發展,走過了模仿山寨,卻陷入了替外國企業做代工組裝的事情,成為了真正的“代辦”。在80年代,我們原本想以市場換技術,結果是市場給了外國,然而光刻機、芯片製造、汽車、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卻停止不前。市場開放的結果是,外國技術標準,成為了國內企業發展的金標準,僵化了一些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甚至失去了培育企業發展的市場環境。雖然近些年,我們的科技企業創新意識增強,危機意識提高,各種科技產品如雨後春筍一樣拔地而起,但是,在網上黑華為黑國產成風,這未必是好事,不利於我們的科技自主,實現去美國化,這是為什麼呢?

1、華為企業只是中國科技企業中的一員,對其評價反映了國內科技企業生存問題。在國外有美國打壓,像谷歌、高通、微軟、三星等科技企業,他們明面希望中國科技企業一片大好,但是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苦思冥想怎麼限制中國競爭對手發展。同時,美國白宮,也在利用國家實力,影響富裕的歐洲和中東國家,干涉我們的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正常競爭關係。而美國主導的國際輿論,也在限制國內企業的海外發展。在外國大環境對我們不利的情況之下,對華為以及其他國產企業,國內市場的不信任,很容易成為壓垮國內科技企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2、如何看待科技企業,如何看待華為公司?我們要比對外國消費者,有更多的公平容忍度,至少我們可以不熱情款待,但要有一定的公正、冷靜而又客觀的態度。比如,手機屏幕130元劣質,而100元的外國屏幕就被一些人說成是高質量,這顯然是不客觀不公正的。何為劣質屏幕,價格未必決定了屏幕的質量好壞,盲目以價格高低,作為衡量國產劣質的金標準,這就是盲目的為黑而黑,以情緒代替事實,不利於培養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

3、再好的科技公司,都需要有一個公平公正的輿論環境。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說是誠實守信,是一家企業的品牌,想要實現這些就要靠口碑。如果一家企業,做的產品世界領先,而被說成地攤小貨,3元錢可以買6個,這會大大影響消費者信心,使一家企業信譽突然崩塌,劣幣驅逐良幣。中國的食品企業,害怕輿論的抹黑,因為一黑就會使消費者害怕,擔心吃的食品不安全。對於國產科技企業也是如此,經常有人說130元高價低配的手機屏幕,多麼的不堪,這也會嚇走潛在的消費者,甚至讓購買者擔心買了吃虧買了上當。網絡輿論對華為和國產科技企業的不理性塗黑,則是對中國科技自主的牆,影響科技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當前,我們的科技企業到了一個關鍵時刻,一方面是外國企業的紛紛撤離,美國斷供危機還沒有解除,另一方面是國產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推出自己的國產替代方案。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惡意抹黑華為和國產屏幕,不僅僅會加深國內消費者“國產等於低端”的印象,還會影響我們科技自主,擺脫歐美控制的發展信心,使準備“國產替代”的企業,不敢給國內企業供應商地位,從而選擇繼續依賴外國科技產品。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我們的科技企業將沒有市場,我們的科技企業將難以擺脫依賴外國技術的困局,這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