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我國傳統土木建築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

。作為決定建築好壞首要因素的技術,如傳統的土工、木工、石雕等,是打造建築呈現藝術的保障。而伴隨古建一路高歌的諸多技術中,有一個細項很容易為人忽略,就是"膠凝技術"。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晚霞中的長城,青磚砌築

什麼是“膠凝技術”?不妨先以膠凝材料水泥為例來說明。現代水泥誕生約200年,是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後成漿體,能在空氣或水中硬化,並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一起。

水泥的這種能力,就是"膠凝"。那麼,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沒有水泥,人們是怎樣解決建築建材的膠凝問題呢?

古代的“膠凝技術”與現代水泥的"膠凝"顯然不同,雖然二者的技術及材料不同,但是古代“膠凝技術”呈現的效果,似乎並不比水泥差。而且它是古人匠心獨運的工藝“結晶”,蘊藏著厚重的歷史情愫。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現代用水泥砌磚牆

那麼,古代"膠凝技術"究竟為何物?

古代“膠凝技術”,能將眾多材料膠結一起,形成牢固整體的一種建造材料及技術。確切地說,這是一種能夠有效膠凝材料的技術,被用在土石磚工程,如城牆、宮殿、民居、陵墓、塔樓、堤壩等,或用於土石沙混合,或構砌青磚。

01 古代“膠凝技術”及材料演進,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單一材料到多元複合的轉變,終於伴隨傳統土木輝煌,在明清時期登上巔峰

沒有水泥的傳統時代,人們為了建造家園城池,當然也需要相應的材料和技術。那麼,跟隨傳統建造的主線,古代“膠凝技術”就呈現為一條清晰的發展支線。

首先,人類文明早期的兩種膠凝材料:(1)天然姜石磨碎磨細的白灰面,考古發現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仰韶文化時期,它被用來塗抹洞穴四壁與地面,效果堅硬且光滑;(2)

泥加水混合,含一定量的粘土粒子,遇水有黏性,可粘結草木等。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姜石

科普下何為姜石?

姜石是一種二氧化硅含量較高的石灰石塊,常夾在黃土壤中,屬於土的鈣質結核。

其次,隨著人類從洞穴棲居向土木結構建築發展,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人們發現泥巴加水,再加草杆或碎草,攪拌成泥漿,粘結力更好,甚至可以粘結石塊。

這就類似我們今天仍能在北方鄉下或偏遠地區看到的麥草泥,用來抹牆抹灶,還有抹炕,在牆體或灶臺表皮抹上一層,牢牢抓護著立面,具有一定防護性能。但風吹雨打,每年需要抹泥修復。唐宋之前土建盛行的時代,這其實是民間最重要的“膠凝技術”之一。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用麥秸泥抹牆的老建築

第三

,圍繞土料的成熟運用,對材料認識愈加清晰,於是人們改進技術,出現由粘土、沙子和石灰共同構成的"三合土",加水混合,經夯築,大力出奇跡,徹底乾燥後,無論民建官建,都十分堅固耐用。

在三合土中,有兩種膠凝材料,共同強化性能:粘土和石灰。其實,石灰屬於氣硬性膠凝材料。

何為氣硬性膠凝材料?

不同於水硬性膠凝材料既可在空氣中又可在水中硬化,它只能在空氣中硬化,才能保持和發展其強度,如石灰、石膏、菱苫土和水玻璃等;氣硬性膠凝材料一般只適用於乾燥環境,不宜用於潮溼環境,更不可用於水中。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用石灰粉的牆面,會變得斑駁陸離

過去,人們單一用石灰粉出白牆,但雨季淋刷或潮溼影響,牆面會粉化酥化乃至掉皮,就是由石灰的氣硬特性決定的。而沙子主要作為骨料配合膠凝材料完成級配。

何為骨料?

又叫集料,是三合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狀材料。骨料分為細骨料和粗骨料。在現代混凝土中,沙子是細骨料,碎石為粗骨料。

何為級配?

粗細不同的粒徑按照一定比例組合搭配在一起,以達到較高的密實程度從而增加融合強度而進行的搭配。

採用三合土建造的典型案例,有公元413年匈奴人建造的統萬城,今為重點國保,位於陝西榆林靖邊縣,已有1600多年曆史。這片地域直到明代,都是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部落交鋒的前沿,今天仍可見統萬城殘留的高出地面幾十米的雄壯城牆。土城牆能矗立1600多年不倒,可見它有多麼堅固。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女孩前方,是高大的統萬城遺址

當年,統萬城在用三合土夯築時,監工異常嚴苛,要求牆體堅硬如鐵石,若被錐入一寸,建造人就要重建或被殺頭。所以,為保證城牆堅固度,需要增加夯土牆膠凝強度,便採取"蒸土築城法"。

所謂'蒸土',即在土中加入大量石灰,然後加水,生石灰遇水發生熟化反應,放出大量水氣,如同燒鍋水開,造成氣霧瀰漫的情形。

今天,我們看統萬城的顏色,與其他夯土城牆的土黃色不同,它更多顯現為白色,就是當初摻加石灰所致。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統萬城遺留的城牆

第四,時代發展,磚瓦燒製成熟並大量出現,開始逐漸替代夯土用於建造。先前夯土牆的強度,難以匹敵磚牆,膠凝材料更新換代勢在必行,於是“膠凝技術”也由三合土主導的土木建造隨之一變,出現更適合磚木建造的"

糯米灰漿"。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熬製糯米湯,修復古建築

無需質疑三合土的鋪墊之功,正是在長期夯土基礎上,才出現"糯米灰漿"這種膠凝材料。考古研究認為,糯米灰漿的成熟時間,大約在1500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那麼,"糯米灰漿"究竟屬於什麼膠凝材料?

在熟石灰及石灰岩混合物中,加入更細膩更黏性的糯米汁來改良性能,它們攪拌均勻後,即為糯米灰漿。可用來砌築灰磚建築,如明長城、城牆和民居大院;也可摻入土砂,增加夯築強度,如客家土樓的夯土牆和大運河堤壩;還可以加砂石,製成糯米砂漿。發展到後來,在砌築灰磚城牆時,更摻入桐油和明礬,以防水抗滲,並增加建築的早期強度。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拌制糯米灰漿

現代糯米汁實驗發現,糯米中含有一種增強膠凝強度的秘密成分——支鏈澱粉(多糖)研究進一步認為

糯米灰漿是一種特殊的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其中的無機成分是碳酸鈣,而有機成分是支鏈澱粉,後者來自加入到灰漿中的糯米湯。此外灰漿中糯米湯作用是抑制劑:碳酸鈣晶體的生長被控制,而且產生一種緻密微結構,這是造成該灰漿良好性能的原因。

明清之際,伴隨中國土木建造達到頂峰,以糯米灰漿為代表的的古代“膠凝技術”也同時成熟,並隨之定型,明長城、福建土樓和南京明城牆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02 福建土樓的建造在明清時期成熟,千年歷史文化加上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藝術成就,令它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入圍世界遺產名錄。無論是建造技術的成熟,還是藝術成就的取得,背後都離不開作為重要支撐的“膠凝技術”

福建土樓的“膠凝技術”,主要是通過黏土成分、糯米汁、石灰等增加土材膠凝強度,再經大力夯築,一座固若金湯的大型民居於是誕生。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福建土樓滄桑感十足的夯土牆

它堅固耐用的直觀表現,就是一眼能望到的20餘米高的雄壯夯土牆,支撐圍合著數千乃至上萬平方米佔地面積,形成巨大內部空間,可供數千人居住。

福建土樓上下五六層,每一層功能不盡相同,分為廚房、居室、糧倉等,如此大體量的建築,能夠維持數百年被人居住,的確震撼人心,而夯築與“膠凝技術”則居功至偉。

這就是福建土樓為什麼如此堅固,矗立幾百年不倒的原因。當然,除此之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與它嚴謹的建造技術和嚴密施工流程相關,又要基於傳統土木建造的“膠凝技術”及材料,才最終打造出百年土樓。

傳統時代工匠手藝與經驗起著重要作用,關鍵技術較少行諸文字,帶來一種秘不示人的神奇。但在千年土木傳承中,長期修煉手藝的匠人,早已沉心靜氣,面對更為巨大的土樓工程,他們有技術有耐心在不斷總結和實踐中、在人生數十年裡建造一座完美的夯土牆建築。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南靖,仍生活在土樓的人家

例如土樓挖地基,為確保基礎牢固紮實,根據經驗和實踐總結,可以花一年時間深挖地基五六米。土樓後續的夯土(包括拌土料)、木結構更是如此,均在工匠精神的介入下,才使得土樓建築蔚為大觀。而背後,毫無疑問三合土“膠凝技術”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福建土樓的夯土牆可採用三合土夯築,即粘土、砂、石灰,另外會加糯米漿或紅糖等材料。因為三合土加糯米漿混合攪拌,產生很強的膠凝效果,能有效保障土樓百年不倒、淵源流傳。

糯米漿性能的發現,來自於久遠的日常飲食,因為熬煮的糧食湯汁比較黏,而以糯米漿效果尤佳。於是,建造陵墓,工匠們就將糯米、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製成漿糊,填補在磚石空隙中,這就是古代高級膠凝材料"糯米灰漿"的雛形。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糯米漿,黏性十足

接著,它又從建造陵墓、寶塔,逐漸擴大到城牆、堤壩和民居,大眾化廣泛普及之後,福建土樓同樣是受益者。事實證明,人們在土料中加入糯米漿,用它建造的土樓會更堅固,即使經歷百年風雨災亂,仍能完好地留存下來,且強固如初。

福建土樓至今遺存一些殘垣斷壁,強度堪媲美混凝土,使用鋼釺都不易鑿破。如建於明初,至今約600年的馥馨樓,便牆體堅韌,先前樓內居民為出入方便,用鋼釺開小門,結果為此竟鑿了二十多天才完工。

當然,土樓建造的智慧,在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除了在夯築材料田土或三合土中加入糯米汁,還會混入其他骨料或拉結材料,如碎磚瓦、碎瓷片、貝殼、稻草等,由此攪拌混合成夯牆材料,無形中提升建築牆體的強度,實現了更好的性能效果。

03 明長城和南京明城牆,屬於當時國家督建的軍事設施和城市建築,人力、物力、財力供應充足,建造起來便更具優勢,包括採用頂尖技術和材料,“膠凝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者曾在明長城的城牆黏合物中發現糯米成分。因此,與三合土加糯米漿的應用類似,糯米灰漿是構砌長城磚石的重要膠凝材料。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長城,採用糯米灰漿砌磚

需要重點提到南京明城牆,由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組成,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始建於14世紀,當時動用全國28萬民工,約3.5億塊城磚,歷時28年才打造出四重城垣格局。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南京明城牆,四重城牆格局圖示

南京明城牆聲名遠播,除了它宏闊的規模體量,還有作為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的城磚。它們來自全國各地,尺寸長約40公分,寬20公分,厚約10公分,燒磚所採用的土質多種多樣,有粘土、沙土、高嶺土不等。

大多數城磚留有銘文,少則一字(或一個符號、記號),多則70餘字,記錄著地方或軍隊衛所何人燒造,以便驗收不合格者直接追究責任,這種傳統時代的工程"責任制",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保證了建築質量。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南京明城牆城磚,其間灰漿明顯可見

城磚之外,南京明城牆的另一個特殊之處,恰是所採用的“膠凝技術”,即糯米漿加石灰製成灰漿材料,用來構砌城磚,實現城牆600多年不倒的堅固效果。當然,專業而嚴謹的工匠,以石灰岩、花崗岩條石作城基、勒腳和城牆內外壁,或全用城磚,或用三合土築夯土牆,外輔片石、城磚混合砌築,進一步保障城牆質量。

今天,我們看到南京明城牆磚石縫的白色物質,就是膠凝材料糯米灰漿。它具有耐久、粘結強度高、韌性強、防滲性好等特點,曾在古代城牆建築上廣泛使用。

明代《鳳凰臺記事》記錄:

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上時出閱視。

這裡講到,修築南京城牆,將石灰、高粱粥混合,來增加砌築效果,明太祖朱元璋還來巡視。"秫"有兩種意思,一是高粱,另一是"稷之黏者也"。無論哪種意思,由其黏性實現膠凝是肯定的。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南靖獅子山儀鳳門段城牆

明代科技工藝著作《天工開物》,記載南京民間使用糯米的方法:

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砂、黃土三分,用糯米粳、楊桃藤汁和勻,輕築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和土。

顯然,為追求強固,除了糯米汁外,民間還加入楊桃藤汁,來增強"三和土"性能。

糯米漿作為膠凝材料的有效性,還可以從南京明代徐俌夫婦墓得到驗證,它採用糯米灰漿築造。資料記載,1978年挖掘時,推土機對該墓無能為力,用上許多鋼釺和鐵鍬,結果還搞壞不少工具。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裸露的磚石牆及凝固的灰漿

後期南京城牆,還加入桐油,在防水抗滲方面更勝一籌。總之,城牆建造使用糯米灰漿,實現歷久彌硬、其堅如鐵的效果,令古代建築不僅實用美觀,而且持久耐用。

04 結論:糯米灰漿是媲美水泥的古代高級膠凝材料,堪稱中國古代的有機"水泥",推動著光輝燦爛的土木建築進程

除了明長城、明代南京城牆以及各地民居,比較知名的案例還有少林寺塔林,其歷代墓塔的建造,均採用石灰加澱粉的“膠凝技術”。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少林寺塔林

就福建土樓而言,摻入糯米漿的三合土屬於特殊的有機-無機合成材料,無機成分是碳酸鈣,有機成分是支鏈澱粉。據三合土摻入糯米漿前後實驗對比,二者結合後物理特性更穩定,機械強度更大,兼容性更高。

從物化反應看,材料中澱粉充當抑制劑與粘合劑,一方面消解鈣質沉澱物增長,另一方面形成緊密微觀結構,這種恰到好處的微妙級配組合,正是造成建築牆體強度大增的合理因素。

廣泛存在於稻米和其他澱粉食物中的多糖複雜碳水化合物——支鏈澱粉的神奇之處,還可見於過去春節人們貼對聯使用漿糊,用麵粉或粳米熬製,同樣靠其中的澱粉將對聯粘貼於門框。

雖然古人並沒有明確的實驗數據,但糯米漿作為膠凝材料在古代確實極其適用,這才使糯米灰漿成為"世界上較早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製成的優良複合灰漿",比純石灰砂漿的強度更高。甚至在今天,它作為中國古代獨有的重大發明,仍被用來修復古建築。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古建築城牆門洞

揭秘中國古建築:獨有的“膠凝技術”推進建造變革

古城牆及城門樓

建築反映人類文明成果,而建築史則以建築材料為基礎、建築技術為依託、建築藝術為呈現,是綜合的大百科。從白灰面到黃泥漿,再到三合土、糯米灰漿,最後以廣泛採用的石灰與糯米漿有機結合的古代“膠凝技術”勝出,僅此一項,便推動古建築變革,突破牢固度和持久性的藩籬,貢獻於中國土木建造悠久而輝煌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