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我国传统土木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作为决定建筑好坏首要因素的技术,如传统的土工、木工、石雕等,是打造建筑呈现艺术的保障。而伴随古建一路高歌的诸多技术中,有一个细项很容易为人忽略,就是"胶凝技术"。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晚霞中的长城,青砖砌筑

什么是“胶凝技术”?不妨先以胶凝材料水泥为例来说明。现代水泥诞生约200年,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或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一起。

水泥的这种能力,就是"胶凝"。那么,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没有水泥,人们是怎样解决建筑建材的胶凝问题呢?

古代的“胶凝技术”与现代水泥的"胶凝"显然不同,虽然二者的技术及材料不同,但是古代“胶凝技术”呈现的效果,似乎并不比水泥差。而且它是古人匠心独运的工艺“结晶”,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情愫。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现代用水泥砌砖墙

那么,古代"胶凝技术"究竟为何物?

古代“胶凝技术”,能将众多材料胶结一起,形成牢固整体的一种建造材料及技术。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能够有效胶凝材料的技术,被用在土石砖工程,如城墙、宫殿、民居、陵墓、塔楼、堤坝等,或用于土石沙混合,或构砌青砖。

01 古代“胶凝技术”及材料演进,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材料到多元复合的转变,终于伴随传统土木辉煌,在明清时期登上巅峰

没有水泥的传统时代,人们为了建造家园城池,当然也需要相应的材料和技术。那么,跟随传统建造的主线,古代“胶凝技术”就呈现为一条清晰的发展支线。

首先,人类文明早期的两种胶凝材料:(1)天然姜石磨碎磨细的白灰面,考古发现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它被用来涂抹洞穴四壁与地面,效果坚硬且光滑;(2)

泥加水混合,含一定量的粘土粒子,遇水有黏性,可粘结草木等。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姜石

科普下何为姜石?

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石灰石块,常夹在黄土壤中,属于土的钙质结核。

其次,随着人类从洞穴栖居向土木结构建筑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人们发现泥巴加水,再加草杆或碎草,搅拌成泥浆,粘结力更好,甚至可以粘结石块。

这就类似我们今天仍能在北方乡下或偏远地区看到的麦草泥,用来抹墙抹灶,还有抹炕,在墙体或灶台表皮抹上一层,牢牢抓护着立面,具有一定防护性能。但风吹雨打,每年需要抹泥修复。唐宋之前土建盛行的时代,这其实是民间最重要的“胶凝技术”之一。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用麦秸泥抹墙的老建筑

第三

,围绕土料的成熟运用,对材料认识愈加清晰,于是人们改进技术,出现由粘土、沙子和石灰共同构成的"三合土",加水混合,经夯筑,大力出奇迹,彻底干燥后,无论民建官建,都十分坚固耐用。

在三合土中,有两种胶凝材料,共同强化性能:粘土和石灰。其实,石灰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何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不同于水硬性胶凝材料既可在空气中又可在水中硬化,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才能保持和发展其强度,如石灰、石膏、菱苫土和水玻璃等;气硬性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用石灰粉的墙面,会变得斑驳陆离

过去,人们单一用石灰粉出白墙,但雨季淋刷或潮湿影响,墙面会粉化酥化乃至掉皮,就是由石灰的气硬特性决定的。而沙子主要作为骨料配合胶凝材料完成级配。

何为骨料?

又叫集料,是三合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在现代混凝土中,沙子是细骨料,碎石为粗骨料。

何为级配?

粗细不同的粒径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搭配在一起,以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从而增加融合强度而进行的搭配。

采用三合土建造的典型案例,有公元413年匈奴人建造的统万城,今为重点国保,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已有1600多年历史。这片地域直到明代,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部落交锋的前沿,今天仍可见统万城残留的高出地面几十米的雄壮城墙。土城墙能矗立1600多年不倒,可见它有多么坚固。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女孩前方,是高大的统万城遗址

当年,统万城在用三合土夯筑时,监工异常严苛,要求墙体坚硬如铁石,若被锥入一寸,建造人就要重建或被杀头。所以,为保证城墙坚固度,需要增加夯土墙胶凝强度,便采取"蒸土筑城法"。

所谓'蒸土',即在土中加入大量石灰,然后加水,生石灰遇水发生熟化反应,放出大量水气,如同烧锅水开,造成气雾弥漫的情形。

今天,我们看统万城的颜色,与其他夯土城墙的土黄色不同,它更多显现为白色,就是当初掺加石灰所致。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统万城遗留的城墙

第四,时代发展,砖瓦烧制成熟并大量出现,开始逐渐替代夯土用于建造。先前夯土墙的强度,难以匹敌砖墙,胶凝材料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于是“胶凝技术”也由三合土主导的土木建造随之一变,出现更适合砖木建造的"

糯米灰浆"。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熬制糯米汤,修复古建筑

无需质疑三合土的铺垫之功,正是在长期夯土基础上,才出现"糯米灰浆"这种胶凝材料。考古研究认为,糯米灰浆的成熟时间,大约在1500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那么,"糯米灰浆"究竟属于什么胶凝材料?

在熟石灰及石灰岩混合物中,加入更细腻更黏性的糯米汁来改良性能,它们搅拌均匀后,即为糯米灰浆。可用来砌筑灰砖建筑,如明长城、城墙和民居大院;也可掺入土砂,增加夯筑强度,如客家土楼的夯土墙和大运河堤坝;还可以加砂石,制成糯米砂浆。发展到后来,在砌筑灰砖城墙时,更掺入桐油和明矾,以防水抗渗,并增加建筑的早期强度。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拌制糯米灰浆

现代糯米汁实验发现,糯米中含有一种增强胶凝强度的秘密成分——支链淀粉(多糖)研究进一步认为

糯米灰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其中的无机成分是碳酸钙,而有机成分是支链淀粉,后者来自加入到灰浆中的糯米汤。此外灰浆中糯米汤作用是抑制剂:碳酸钙晶体的生长被控制,而且产生一种致密微结构,这是造成该灰浆良好性能的原因。

明清之际,伴随中国土木建造达到顶峰,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的古代“胶凝技术”也同时成熟,并随之定型,明长城、福建土楼和南京明城墙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02 福建土楼的建造在明清时期成熟,千年历史文化加上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艺术成就,令它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入围世界遗产名录。无论是建造技术的成熟,还是艺术成就的取得,背后都离不开作为重要支撑的“胶凝技术”

福建土楼的“胶凝技术”,主要是通过黏土成分、糯米汁、石灰等增加土材胶凝强度,再经大力夯筑,一座固若金汤的大型民居于是诞生。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福建土楼沧桑感十足的夯土墙

它坚固耐用的直观表现,就是一眼能望到的20余米高的雄壮夯土墙,支撑围合着数千乃至上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形成巨大内部空间,可供数千人居住。

福建土楼上下五六层,每一层功能不尽相同,分为厨房、居室、粮仓等,如此大体量的建筑,能够维持数百年被人居住,的确震撼人心,而夯筑与“胶凝技术”则居功至伟。

这就是福建土楼为什么如此坚固,矗立几百年不倒的原因。当然,除此之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与它严谨的建造技术和严密施工流程相关,又要基于传统土木建造的“胶凝技术”及材料,才最终打造出百年土楼。

传统时代工匠手艺与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关键技术较少行诸文字,带来一种秘不示人的神奇。但在千年土木传承中,长期修炼手艺的匠人,早已沉心静气,面对更为巨大的土楼工程,他们有技术有耐心在不断总结和实践中、在人生数十年里建造一座完美的夯土墙建筑。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南靖,仍生活在土楼的人家

例如土楼挖地基,为确保基础牢固扎实,根据经验和实践总结,可以花一年时间深挖地基五六米。土楼后续的夯土(包括拌土料)、木结构更是如此,均在工匠精神的介入下,才使得土楼建筑蔚为大观。而背后,毫无疑问三合土“胶凝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福建土楼的夯土墙可采用三合土夯筑,即粘土、砂、石灰,另外会加糯米浆或红糖等材料。因为三合土加糯米浆混合搅拌,产生很强的胶凝效果,能有效保障土楼百年不倒、渊源流传。

糯米浆性能的发现,来自于久远的日常饮食,因为熬煮的粮食汤汁比较黏,而以糯米浆效果尤佳。于是,建造陵墓,工匠们就将糯米、熟石灰以及石灰岩混合,制成浆糊,填补在砖石空隙中,这就是古代高级胶凝材料"糯米灰浆"的雏形。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糯米浆,黏性十足

接着,它又从建造陵墓、宝塔,逐渐扩大到城墙、堤坝和民居,大众化广泛普及之后,福建土楼同样是受益者。事实证明,人们在土料中加入糯米浆,用它建造的土楼会更坚固,即使经历百年风雨灾乱,仍能完好地留存下来,且强固如初。

福建土楼至今遗存一些残垣断壁,强度堪媲美混凝土,使用钢钎都不易凿破。如建于明初,至今约600年的馥馨楼,便墙体坚韧,先前楼内居民为出入方便,用钢钎开小门,结果为此竟凿了二十多天才完工。

当然,土楼建造的智慧,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除了在夯筑材料田土或三合土中加入糯米汁,还会混入其他骨料或拉结材料,如碎砖瓦、碎瓷片、贝壳、稻草等,由此搅拌混合成夯墙材料,无形中提升建筑墙体的强度,实现了更好的性能效果。

03 明长城和南京明城墙,属于当时国家督建的军事设施和城市建筑,人力、物力、财力供应充足,建造起来便更具优势,包括采用顶尖技术和材料,“胶凝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者曾在明长城的城墙黏合物中发现糯米成分。因此,与三合土加糯米浆的应用类似,糯米灰浆是构砌长城砖石的重要胶凝材料。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长城,采用糯米灰浆砌砖

需要重点提到南京明城墙,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组成,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始建于14世纪,当时动用全国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历时28年才打造出四重城垣格局。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墙格局图示

南京明城墙声名远播,除了它宏阔的规模体量,还有作为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城砖。它们来自全国各地,尺寸长约40公分,宽20公分,厚约10公分,烧砖所采用的土质多种多样,有粘土、沙土、高岭土不等。

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记录着地方或军队卫所何人烧造,以便验收不合格者直接追究责任,这种传统时代的工程"责任制",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保证了建筑质量。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南京明城墙城砖,其间灰浆明显可见

城砖之外,南京明城墙的另一个特殊之处,恰是所采用的“胶凝技术”,即糯米浆加石灰制成灰浆材料,用来构砌城砖,实现城墙600多年不倒的坚固效果。当然,专业而严谨的工匠,以石灰岩、花岗岩条石作城基、勒脚和城墙内外壁,或全用城砖,或用三合土筑夯土墙,外辅片石、城砖混合砌筑,进一步保障城墙质量。

今天,我们看到南京明城墙砖石缝的白色物质,就是胶凝材料糯米灰浆。它具有耐久、粘结强度高、韧性强、防渗性好等特点,曾在古代城墙建筑上广泛使用。

明代《凤凰台记事》记录:

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上时出阅视。

这里讲到,修筑南京城墙,将石灰、高粱粥混合,来增加砌筑效果,明太祖朱元璋还来巡视。"秫"有两种意思,一是高粱,另一是"稷之黏者也"。无论哪种意思,由其黏性实现胶凝是肯定的。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南靖狮子山仪凤门段城墙

明代科技工艺著作《天工开物》,记载南京民间使用糯米的方法: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三分,用糯米粳、杨桃藤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和土。

显然,为追求强固,除了糯米汁外,民间还加入杨桃藤汁,来增强"三和土"性能。

糯米浆作为胶凝材料的有效性,还可以从南京明代徐俌夫妇墓得到验证,它采用糯米灰浆筑造。资料记载,1978年挖掘时,推土机对该墓无能为力,用上许多钢钎和铁锹,结果还搞坏不少工具。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裸露的砖石墙及凝固的灰浆

后期南京城墙,还加入桐油,在防水抗渗方面更胜一筹。总之,城墙建造使用糯米灰浆,实现历久弥硬、其坚如铁的效果,令古代建筑不仅实用美观,而且持久耐用。

04 结论:糯米灰浆是媲美水泥的古代高级胶凝材料,堪称中国古代的有机"水泥",推动着光辉灿烂的土木建筑进程

除了明长城、明代南京城墙以及各地民居,比较知名的案例还有少林寺塔林,其历代墓塔的建造,均采用石灰加淀粉的“胶凝技术”。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少林寺塔林

就福建土楼而言,掺入糯米浆的三合土属于特殊的有机-无机合成材料,无机成分是碳酸钙,有机成分是支链淀粉。据三合土掺入糯米浆前后实验对比,二者结合后物理特性更稳定,机械强度更大,兼容性更高。

从物化反应看,材料中淀粉充当抑制剂与粘合剂,一方面消解钙质沉淀物增长,另一方面形成紧密微观结构,这种恰到好处的微妙级配组合,正是造成建筑墙体强度大增的合理因素。

广泛存在于稻米和其他淀粉食物中的多糖复杂碳水化合物——支链淀粉的神奇之处,还可见于过去春节人们贴对联使用浆糊,用面粉或粳米熬制,同样靠其中的淀粉将对联粘贴于门框。

虽然古人并没有明确的实验数据,但糯米浆作为胶凝材料在古代确实极其适用,这才使糯米灰浆成为"世界上较早使用有机和无机原料制成的优良复合灰浆",比纯石灰砂浆的强度更高。甚至在今天,它作为中国古代独有的重大发明,仍被用来修复古建筑。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古建筑城墙门洞

揭秘中国古建筑:独有的“胶凝技术”推进建造变革

古城墙及城门楼

建筑反映人类文明成果,而建筑史则以建筑材料为基础、建筑技术为依托、建筑艺术为呈现,是综合的大百科。从白灰面到黄泥浆,再到三合土、糯米灰浆,最后以广泛采用的石灰与糯米浆有机结合的古代“胶凝技术”胜出,仅此一项,便推动古建筑变革,突破牢固度和持久性的藩篱,贡献于中国土木建造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