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世界知識產權日

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4.26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

世界知識產權日

誕生經過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誌、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複製、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商標權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註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誌,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誌、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註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著作權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佔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各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覆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知識產權總論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首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二等獎。本書以“基本範疇”、“基礎理論”、“國際保護”的獨特架構,構建了知識產權總論體系,對知識產權研究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問題進行了學術概括和總結。

  圖書館發展中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作者為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圖書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本書研究了規避圖書館版權風險的措施。在對知識產權風險專題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出圖書館知識產權訴訟的特點和趨勢。本書研究了圖書館參與文化公共服務體系的版權制度供給問題,提出了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知識產權管理措施與管理方案對策。

歷史視野下的知識產權制度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作者為北大法學博士,從事知識產權法研究。本書以時間為軸,描述和討論了自中世紀後期以來知識產權制度萌芽發軔、訴諸立法、爭論改革、生長普及、形成體系和走向國際化的過程。在這種描述和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和國際關係等諸多因素與知識產權制度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從而理解知識產權制度是如何深刻地鑲嵌在近現代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組織結構之中,並引發對當代中國和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如何完善的思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研究:中亞、中東歐、中東篇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局長、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長田力普,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李明德聯袂推薦!本書梳理了“一帶一路”沿線的中亞、中東歐、中東地區主要國家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律法規及其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司法保護狀況,分析了相關地區和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運行環境。

知識產權運營之觸摸未來

【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遇薦書】與書有約,閱讀抗“疫”

  作者為世界知識產權戰略專家TOP300人、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理事。本書開展對知識產權運營的概念、現狀、特徵、模式和趨勢的研究,通過理論研究方法比較了國內外知識產權的運營現狀及優劣,歸納了知識產權運營的管理模式和傳統運營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創新性地探索了知識產權運營的新模式及知識產權運營未來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