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無 語

欣賞完多依樹梯田日出,我們回到酒店吃早餐,早餐是米粉。雲南米粉味道還不錯,不過因為是大米做的,吃下去還是有些發涼,我更喜歡北方的麵條。飯後上車,繼續出發。行車不久路邊出現了一片銀光閃閃的梯田——箐口梯田。壩達梯田宏大,多依樹梯田明麗,但終究是隻可遠觀。而箐口梯田則近在咫尺,可以到上面走一走,真是太棒啦!

箐口梯田裡大多灌滿了水,微風拂過,波光粼粼,有些地塊則長著植物,翠綠如玉。梯田的田埂都是碎石壘起來的,石塊與石塊間的泥土裡長出了嫩綠的青苔,毛茸茸的如綠色的地毯。條條田埂線條優美,自然流暢,仿若仙女的綵帶飄落人間。一個個小池塘如王母娘娘的銀盤摔碎散落到了這裡,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被鑲嵌在這翠綠綵帶間,銀光閃爍,熠熠生輝。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元陽梯田的獨特之處是都是水田,據說這田裡的水是不能幹枯的,一旦乾涸,會三年後才能存住水,所以它們要長年蓄滿水。對這麼幹旱的地區,我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走下梯田,踩著軟軟的田埂,看著如鏡的田野,感覺神清氣爽,心境敞亮。如果不是還有下一處風景等待我,真想靜靜地坐在這裡聽風看水,沐浴燦爛陽光。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路邊有一個美女擺的小攤,都是有云南特色的布藝作品,我挑了幾個杯墊作為留念。儘管可能別處也有,但我還是想從這裡帶走它,因為它是元陽的,哈尼族的,更是銀光閃閃的梯田的。

收起杯墊就聽到領隊招呼我們上車的聲音,急步快走,登車而去。

我們到達碧色寨是下午三點多。臨近景區,就看到穿著綠軍裝和民國時期學生裝的人隨處可見,看來大家都是慕《芳華》外景拍攝地而來。

這個景區不要門票,可以隨意進入。在路邊有賣帽子、水果的攤位,裡邊有一個大棚,有當地的各種小吃,我發現不論烤和炸,土豆和豆腐都是主要食品。

我在來這裡之前只知道這是《芳華》的外景拍攝地,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會有一個火車站。看了介紹才知道,原來這是法國人修的從昆明直通越南的1米寬的軌道鐵路,它的開通預示著打開了我國的西南門戶。當地商賈鄉坤集資修建了一條60cm寬的寸軌鐵路,與滇越鐵路在碧色寨交匯,由於是不同軌道,所以貨物和旅客需要換乘,碧色寨是換乘站,使得這裡成了重要的貨物轉運站,世界各國商人云集於此,成為當時的“小巴黎”。

隨著《芳華》的拍攝,把這個小站又拉回了人們的視野。人們在這裡穿上軍裝,戴上軍帽,追憶那些曾經的歲月。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從箐口梯田到浪漫碧色寨

可誰能想到,就在當年碧色寨的首列火車開通的時候,在昆明的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李根源總辦集會學生講話:“法國今天將滇越鐵路修到了昆明。我國不惟修不起鐵路,甚至將國家主權拱手讓給外國人。我輩軍人有守土衛國之責,大家應努力學習,將來誓必雪此恥辱。”同時學校放假一天,讓學員到車站觀看。回校後,國文課要求以《看滇越鐵路通車後感想》為題,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我想列車的開通給學員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強國復仇的種子。正是當年的講武堂的學員,在後來的革命戰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黃浦軍校的很多教官都畢業於講武堂。共產黨的領導人朱德、葉劍英都是這裡的學員。

碧色寨,有一個美麗名字的地方,風景自然很美。在這個車站,我們一路狂拍,火車上、鐵軌上、候車室、長椅、土牆等等,希望留住這歷史的痕跡,留下美好的回憶。

作者投稿: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