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你對手術流程沒有預先演練,拖慢了手術的正常進程,尤其是手術醫生需要器械時,沒有及時配合!”4月20日,鹽池縣醫院手術科護士長路霞,對剛剛參加完一臺手術的實習護提出善意的批評。

  曾經身為鹽池援鄂醫護隊隊長的她,從武漢完成抗疫任務回來之後,又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沒有請假休息,已經工作2周了。提起在武漢抗疫43天的經歷時,她說從開始對治療流程的不熟悉,到駕輕就熟,再到順利完成抗疫任務,收穫了一次次蛻變,一次次成長。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今年2月4日,得知鹽池縣醫院要組織醫務人員到武漢抗疫的消息後,路霞第一時間找到醫院領導:“我申請去支援武漢,孩子已經長大,家裡老公也支持自己的工作”。

  由於時間緊迫,早上請戰的路霞,下午就帶領14名隊員踏上支援湖北的征程。在下飛機的時候,她們才知道自己被派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當時我給院領導承諾,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必須把隊員們安全地帶回來!”路霞說。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隊員們在武漢方艙醫院身著厚重的防護服,平均每人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護理25個到30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不明朗的疫情,繁重的工作,難懂的方言,年輕隊員的情緒波動......重重壓力下,不許自己情緒崩潰,是隊長路霞給自己的第一道命令。

  為了保證鹽池縣醫療隊15人的安全,除了上班,她每天還在會議中,將工作中的優缺點、崗位職責、經驗及時傳達給每一位隊員。穿防護服時,路霞都會要求每人多套兩雙橡膠手套,多戴兩層口罩。要求所有進“艙”人員兩兩相對,互相檢查,必須做到萬無一失,直到自己放心後才允許大家進艙。“新冠病毒是無孔不入的,不能給它留下一點縫隙,護目鏡必須戴嚴。”她每每對隊員們說。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每次進艙和出艙前,她都會提前半小時等候隊員,仔細叮囑和檢查。而在脫防護服環節,她又成了最愛嘮叨的人。“脫防護服應當像蛇蛻皮一樣從裡向外卷!”“不能用力過猛,必須按流程穿脫!”……這樣的愛護不是撫慰,不是嘻嘻哈哈,而是板著面孔的嚴格要求。 

  有一天,有個隊員悄悄找到路霞說,如果她這次萬一犧牲了,希望死後能火化。每天近距離護理重症患者並沒讓路霞害怕過,可是隊員的一句悄悄話,卻讓她淚流不止。“平日對隊員關心不夠,必須要對她們時時關注,進行心理疏導。”路霞說。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為此她建立了“援鄂護理微信群”,每天都在群內向大家問早,還把隊員家屬都拉到群內,遇到隊員有任何疑問都會及時解答。在“三八”節那天,隊員們在群裡收到外界的很多祝福。碰到隊員過生日,大家都會在群內發電子賀卡和禮物。碰到有隊員穿紙尿褲無法正常排尿,她會傳授自己的“訣竅”……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考慮到很多隊員經驗不足,她主動承擔起風險較高的咽試子採集工作。“張大嘴巴,發a的聲音”“對,就這樣,你很棒!”在與病患者的默契溝通中,她從一個生手變成一個熟手,進行咽試子採集200餘人次。“在那樣特殊的環境內,不允許有失敗!”她說。

我身邊的戰“疫”模範 | 路霞:援鄂隊員的“知心大姐”

  面對回家路上英雄般的禮遇,路霞既激動又有些不知所措,她說使命如此,天職使然,這些都是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該去做的。眼前的這場勝利,應該歸功於戰疫一線的每一個人,歸功於戰疫背後強大的祖國。

  “說起這次援鄂醫療任務最大的收穫是什麼,那就是感動。我被我的隊員們感動著,因為面對困難時,我們迎難而上,毫不退縮。在武漢的43天裡,我們與武漢人民一起打入一場硬仗、一場勝仗!”路霞說。

(寧夏日報記者 蒲利宏/文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阻擊疫情吳忠有我##抗擊疫情寧夏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