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33 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力求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從對長江的說與看,擴展到了思考,開闊到了生態、人文、發展等多個領域,並以人為主體,以故事為核心構成了表現手法上的特色,從而揭示出一個更廣闊、更鮮活、更生動也更耐人尋味的新時代的新長江。


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第一集 大江鉅變

20 多年前,一部史詩般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中的影像,拍攝者將鏡頭對準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記錄下與它有關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長江流域人們的生存狀態。上世紀80年代,一個將改變中國人生活的時代正在到來,時代變遷的急促腳步,成為《話說長江》中,最具歷史張力的影像。


2004年,距離《話說長江》播出整整20年後,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攝製組,沿著長江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拍攝。這是對20年前腳步的追尋,某種意義上,這是跨越不同時空的同一次紀錄……


第二集 重上江源

歷史上,走近長江源頭的人微乎其微,人類文明未曾觸及的地方,竟是如此精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雪山、河流、沼澤,共同孕育了一條大江的源頭。


第三集 生命的高原

一條鐵路穿越三條江河的源頭,一支隊伍護佑著可可西里的安寧,一個藏族家族延續著通天河畔種樹的歷史。20年前,他沿著青藏公路朝拜,現在,他循著青藏鐵路繼續著自己的虔誠。在那一刻,我們的信仰似乎真的是沿著這高原生命線延伸活佛沿線繼續自己的虔誠之旅,長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動物們則橫跨這條生命線完成自己的生命繁衍之旅。它們得到了長江源防護林的庇護,得到了可可西里保護站的幹警們的照料,得到了青藏公路司機們的理解。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才是高原生命最強音。這些故事都因為長江而流傳……


第四集 金沙流韻

三江並流圖古老的橫斷山脈中,並行奔騰著三條大江,西面的兩條大江向南流去,唯有東面的那一條,固執的轉過了270度的大拐彎,一路向東,穿越華夏大地,迢迢6300公里,終於匯入東海,這條大江,就是長江的上游,金沙江。在這裡,長江在它東去的路上給世人留下了最初的記憶,悠悠金沙江就象改革20年的中國,出手就是一個大手筆,給世人一個驚喜。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到處是追趕世界的腳步,到處流露出時尚的元素但又不是典雅端莊。金沙江,你在書寫第一詩篇之後繼續東流,中國,你在給人驚喜之後邁著時代的步伐繼續前進。


第五集 一江東去

從源頭開始,長江就開始尋找東流入海的道路。一個決定命運的轉折;一路執著的穿山破冰之旅;一段洶湧澎湃的能量積蓄。長江在走出三峽之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第六集 水的年輪

在高大的岷山腹地,隱藏了兩個註定要讓世人驚歎的秘密——九寨和黃龍。沉寂了億萬年之後,那一次偶然的際遇,使它們終於為人所知,最先來到這裡的人,在它們絕世的美麗面前目瞪口呆……


僅僅20年間,九寨與黃龍名滿天下。


水,是造就這兩個人間仙境的精靈。九寨與黃龍因水而神奇,因水而神秘,因水而神聖。水,可以有多美?看過九寨和黃龍就會知道。


而在這片美麗中,大自然億萬年的造化隱藏了無數的秘密——


在青藏高原的西南緣,蒼勁的岷山深處,海拔3000米之上的九寨和黃龍,它們婀娜的身姿是怎樣穿越了億萬年的時空來到人們面前?


這些幻化著神奇色彩的水來自哪裡?又去向何方?


九寨溝幽深的五花海里,什麼樣的神秘力量讓它在嚴寒的冬季中不會凍結?


九寨和黃龍的水,是怎樣以各自分明的顏色流淌在一條河流中,最終奔向了長江的懷抱?


讓人心醉的容顏和層層迷霧後的身世使得九寨和黃龍更加魅力無窮。


第七集 青銅歲月

在近一個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始終未能在長江流域找到一個與黃河流域的殷商同時代的,具有類似規模的泱泱大國,20世紀末,長江上游的“三星堆”立即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第八集 古蜀沉浮

在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出土文物、和相關人物的表述中,一個厚重的神秘古蜀王國變得可以觸摸。“三星堆”的發掘彌補了長江上游文化的空白,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完整的長江文明史。


第九集 水潤錦官城

長江上游的岷江,滋潤著一片平川——成都平原。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悠閒而浪漫。這是一個水與城市、生命的故事。


第十集 大佛東漸

山是佛,佛是山,它們來自一條大江和漫長的歷史深處,過去、現在、將來,人和佛的故事被濃縮在瞬間。


第十一集 天生赤水

早在1千多年前,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已開始了釀造白酒的歷史。赤水河,一條盛產美酒的河流,它依附著我們的母親河長江。作為長江流域一條罕見的原生態河流,國酒茅臺等眾多美酒的傳奇就來自於這裡。


第十二集 行走江上

船也許是人類發明的最早的交通工具。從獨木舟到萬噸輪,船見證了文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行走在長江上的船為長江邊的人帶來了方便的交通和繁華的城市,長江也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命脈。今天航行在長江上的貨船裝載著大量的產品和原料,長江也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


第十三集 水火山城

1997年長江中游的城市——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從當年的《話說長江》到現在的《再說長江》,它有著令人難以想象的鉅變和不變。讓我們來關注這座水火交融的城市。


第十四集 三峽存證

三峽工程建設的期限為1993年到2009年,在此之間巨大的文物搶救範圍和迫在眉睫的蓄水期限,為我們展現出動人和宏大的場景,三峽文物的搶救意味著兩種可能:創造奇蹟或愧對子孫……


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第十五集 告別家園

三峽移民是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家住瞿塘峽口的大溪村民冉應福,經過艱難抉擇,帶領全家九口人,和二百名鄉親一起懷著對家鄉的無限眷戀,揮淚告別三峽,遠遷千里之遙的安徽長豐縣。這也拉開了三峽移民外遷的序幕。


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第十六集 他鄉,故鄉

2004年,三峽移民外遷的最後一年,住了四十年老房子的胡志滿一家滿懷對新生活憧憬,也踏上了遷徙之旅。在銅陵新家他住上了新樓房,分到了新土地,和老鄰居冉應福一樣開始了新生活。兩年後,在他們的老家,三峽大壩已經建成……


第十七集 壩夢千秋

2004年夏天,剛完成蓄水135米不久的三峽大壩,要和長江洪水正面交鋒;來者不善,它的最高洪峰接近於六年前的那場大水……


仿如達爾斯摩劍,傍近大壩的黃陵古廟,比1998大水還要高出十多米的駭人水痕,留存至今。


建壩治水,根除洪患,42歲的林一山曾是毛澤東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今天,95歲的林一山已雙目失明,他的最大心願是在客廳掛上三峽工程竣工的巨照。


而當他的“老對頭”李銳以85歲高齡登上三峽大壩,會有怎樣的感懷?


在夏季高溫長達五個月的三峽地區,地表溫度高達五十攝氏度,一個氣泡,就足以讓所有心血毀於一旦……


領軍建設,擔綱質檢,回眸十年,陸佑楣和潘家錚又有怎樣的非凡講述?


地球上最大的水利樞紐,系乎千秋萬世子孫命運的工程,一個民族幾代人的夢想,長江20年最醒目的新地標,截斷雲雨,矗立西江。


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第十八集 江流入海

離開上游的崇山峻嶺,長江進入了一望無際中下游平原。從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片土地不斷擴大,長江的入海口也隨著泥沙的堆積不斷東移。入海口變遷的過程中留下了一片年輕的熱土,這就是充滿活力的長江三角洲


第十九集 水映三千峰

長江水脈上,有一處經過大自然億萬年鐫刻的地方,它保留著地球上最原始的地質風貌,純粹自然的綠色與原生態的民歌交融,造就了一方淨土,這裡,就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張家界……


第二十集 江湖武漢

武漢,以“火爐”之稱為世人熟知。這座長江中游的特大中心城市,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個獨立的城區組成。發源與秦嶺的漢水在這裡匯入長江,於是兩江三鎮遙相呼應,佈局也如圍棋之虎,形成了武昌文教區,漢口商業區,漢陽工業區的功能格局。因此,武漢俗稱江城。


第二十一集 道化武當

武當山位於長江下游最大支流漢水之濱,在它的正前方是江漢平原,在左面是漢江,在右面就是長江。其主峰天柱峰最高頂1612米。


武當山原名“太和山”,相傳為上古玄武神得道飛昇之地,因而太和山供奉玄武,有“非玄武不足以當之”的說法,於是後來改名為武當山。


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長江一線流傳甚廣。最終在長江流域形成了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和齊雲山四大道教名山。不過,雖然武當山很早就有人隱居修煉。但直到明朝,它才迎來了一個輝煌的頂峰。


第二十二集 廬山說“廬”

在長江中游,有座山拔地而起;在這山頂,有座小城坐落雲中。這山,叫廬山;這城,叫牯嶺 . 據說,這座小城,海拔1200多米,是長江邊上相對海拔最高的一個城鎮。這是一個健全的,有著現代氣息的小都市。山上的人和上山的人,誰也說不清山上的生活與山下有些什麼不同。


“廬”字,在漢語中就是“房屋”的意思。“廬山”,直白地說,就是有房子的山。山頂上房子多了,就有了這座叫作牯嶺的小城,這在中國的所有名山中堪稱唯一……


第二十三集 無夢到徽州

2006年,剛剛落戶美國的一座中國古民居在當地引起了轟動,而這座古民居便來自徽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村落。美國人緣何被一座普通民居而感動不已?這座古建築又是如何來到美國?徽州人用他們怎樣的智慧與技藝,製造出震驚世界的文化遺產?


第二十四集 黃山無形

黃山的名字,究竟緣何而來?數千年來,圍繞黃山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風、石、雲、松如何裝點了黃山的美景?黃山的魅力如何被世人冠以“大象無形”?


第二十五集 燈火石頭城

南京是長江邊有2400年曆史的皇城。它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城牆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的秦淮燈會。然而,高牆沒有擋住一次次戰火和劫難,南京成為燈火交替的城市。近20年來,南京的城牆得以修復,秦淮燈會比以往更加璀璨……


第二十六集 江村變遷

2005 年12月16日,中國第一艘農民建造的“萬噸輪”駛入長江,萬噸輪的主人所在的村子——南京高淳縣武家嘴村,20年間從一個“漁化子村”發展成一個戶均資產600萬元,擁有140多艘運輸船的“武氏艦隊”。在中國長江三角洲農村,農忙時節揮舞鐮刀、奮力收割的場景,已經成為了歷史影像。


第二十七集 創新浪潮

長江三角洲自古就是能工巧匠的搖籃。今天,長江邊的一個男人把麻繩搓成懸掛長江大橋的鋼纜,陽澄湖畔的一個女人用繡花針繡出了裝有“龍芯”的電腦……他們創造了不朽的傳奇,他們是長三角成為世界製造業基地的基石。


第二十八集 曲水姑蘇

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一塊石刻城市地圖——平江圖,見證了一座被長江水滋養的江南古城幾百年未變的城市格局。蘇州,2500年間建造的1000多座園林只餘下 69座,而與園林相伴而生的崑曲作為“百戲之祖”曾經盛行200多年,最後也成為了“隔世之音”。上個世紀90年代,園林和崑曲相繼被評為世界遺產,崑曲大戲重新上演之時,蘇州城的造園之風又開始盛行。


第二十九集 發現古蹟

一張油畫,使江南古鎮周莊名揚海內外,一個學者,在古鎮“拆屋建廠”的年代四處奔走呼籲,而生長於古鎮的民眾覺醒了的保護家鄉的意識,使今天的人有機會看到江南古鎮珍貴的歷史、發現古鎮巨大的財富。周莊、同裡、烏鎮、南潯、角直、西塘等等,讓中外遊客流連忘返。江南古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水有橋,水從鎮中過,水從門前流,鎮鎮都有橋,一橋一風景。但是他們的風景又各有千秋,各有不同。江南古鎮,在這裡小橋、流水、人家的情景再現。江南古鎮在經歷近千年的風雨吹打而保留下來,為我們展示了古代江南的神奇畫卷,為我們全景詮釋了什麼是江南文化。


第三十集 時速上海

160年前,長江最下游的松江縣向西方列強開放口岸;2010年,第 屆世界博覽會將在國際大都市上海舉辦。從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到浦西的石庫門,從南京路到新天地,從“四大件”到磁懸浮列車……無一不見證著上海的速度與精彩。發展就是積極向上的變化,百年上海的發展,展示的是這座城市的深厚底蘊,顯示出它對這些變化的成竹在胸。大上海的任何一步變化,都是它內心規劃的結果,體現出上海所固有的冒險天性。日新月異,才符合上海人的性格。


33 集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狀與歷史性的變化


第三十一集 浦東新高度

20年前《話說長江》從空中拍攝的黃浦江兩岸:浦西高樓林立、浦東一片田野和倉庫。20年後,因為浦東大開發,世界第三高塔、中國第一高樓等在浦東相繼建起,一座新的城市在黃浦江東岸拔地而出。1984年上海發行第一支股票,1990年上海股票交易所成立,在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影像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們對“炒股”的狂熱,一擁而上甚至從尚未完全打開的交易所捲簾門鑽過去,用來看交易牌的望遠鏡,還有那磚頭狀的“大哥大”。


第三十二集 江海交匯的地方

大浪淘沙、滄海桑田,在長江入海口成為直觀的現實。崇明三島歷經1300年歲月,在21世紀“三島聯動”的戰略規劃裡成為長江巨龍口中綠色的翡翠。20年來黃浦江和吳淞口的變遷,展示了長江的門戶令人憧憬的未來…… 崇明三島是自然演變的結果,它與吳淞口隔江相對,沒有陸橋相連,這也保證了它可以保持其自然的風貌,長長的灘塗、無數的候鳥,崇明的確是長江口天然雕飾的最後的一抹綠色。


第三十三集 生生不息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江流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給母親河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水汙染是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另一個問題。長江流量大,沿江許多城市和地區都將長江當排汙場,傾倒生產、生活垃圾。還有一些地區保護本地環境不遺餘力,卻將汙染源轉移到其他地區,致使層層轉嫁層層汙染,環境保護只治標不治本。現在保護長江已刻不容緩。我們不能只索取不回報,我們必須將長江的可持續發展納入沿江城市的發展戰略中,讓母親的臉上笑容永遠綻放。一直以來,人們熱愛長江,但更多的是利用長江。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維護長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要為一條生生不息的長江作出努力……


觀看地址:央視網

https://search.cctv.com/search.php?qtext=%E3%80%8A%E5%86%8D%E8%AF%B4%E9%95%BF%E6%B1%9F%E3%80%8B&type=vide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