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所有的生物,存在的目的就是繁衍,這似乎是大自然存在的意義。

曾介紹過一種真菌,喜歡寄生在螞蟻中,當繁殖到一定程度時,螞蟻會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成為真菌的傀儡,在最後彌留之際,在真菌的指引下,螞蟻選擇一片略高於地面的樹葉,咬住葉脈吊著死亡,而真菌這麼做,只是因為這個高度有利於孢子的傳播。

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可見,為了繁衍,不擇手段。相對於螞蟻被迫“獻身”,有一種哺乳動物為了種族延續,主動犧牲,可謂是“自殺式繁殖”。也就是說,這種哺乳動物,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之後就會死亡。

像這樣極端的繁殖策略並不常見,目前已知的只有幾十種,其中大多數是無脊椎動物,例如我們常見的螳螂,交配後若雌性處於飢餓狀態,就會將雄性吃掉。

但這種繁殖方式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早產,雄性壽命很短。

這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小型有袋生物,叫寬足袋鼩,外形長得像老鼠,俗稱有袋類老鼠,但它們屬於哺乳動物。

它們的繁殖方式非常特別,胎兒在4-5周就會早產,然後爬到雌性的育兒袋中,通過吸食母乳生長。和一般的胎生不同,胎兒沒有胎盤構造,體型非常小。

更為奇特的是,每到繁殖季節,所有的雄性寬足袋鼩都會死亡。

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研究人員經過調查後發現,這和雄性怪異的交配習慣有關。

寬足袋鼩的交配時間非常短,只有兩到三週的時間,這個時候的雄性體內激素水平很高,導致它們喪失理智,為了交配不顧一切。

不吃不喝,為了爭搶配偶大打出手,持續長時間交配,對象也不止一個,有時甚至持續時間長達14個小時,直到最後精疲力竭,身體開始垮了。

血液中高含量的激素,破壞免疫系統,導致內出血,掉毛,最後滿身壞疽感染致死。

自然界奇葩的繁衍方式,自殺式繁殖,有時甚至持續14小時

為什麼這些有袋類動物會進行自殺式繁殖?

這個問題困擾了生物學家三十年,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

為了將最好的遺傳物質遺傳給後代。

雄性實際上在交配開始前就停止生產精子,在整個交配季節,它們必須依靠儲存的精子,而時間在滴答滴答地流逝,有限的精子儲存在它們的身體中會不斷流失,因此它們只能找儘可能多的雌性交配,快速交配是它們將基因傳遞給下一代的一次機會。

然而也有人認為雄性是利他主義,犧牲自己是為了將更多的昆蟲留給下一代,提高存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