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峰瑞資本的黃海,在演講《化妝品行業解讀》中說過,,“如果你想創業,但手頭上沒有很多資源,我最推薦你進入的就是化妝品行業。”

今天,我們不談創業,談“利”。黃海這句話,無疑是從某種程度上,很好的反射,化妝品行業,至少是現在的化妝品行業,絕對是“有利可圖“。

利從何而來?當然,是消費者。但,這就能說明,化妝品是暴利的嗎?我的答案是,”當然不能!“

那麼,到底是什麼在決定著化妝品的價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化妝品行業的一般基礎知識。在這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的判斷,化妝品到底暴不暴利?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行業,是個傳統行業。在國民經濟命脈裡,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化妝品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古埃及,以及古代中國。在很多傳統文獻,以及古代文物裡,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屈原在《楚辭 ·大招》中寫道:“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就是指用黑色畫的眉。從先秦時期開始,古代漢族婦女,喜歡用一種青黑色類似石頭的顏料來畫眉。這樣,會更顯得眉清目秀,容貌美麗。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當時的流行時尚。

點唇,用胭脂等化妝品來塗抹嘴唇,以達到修飾唇形的作用。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還有,香粉、胭脂等等,自古以來就頻頻出現在眾多文人雅客的筆墨之下。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來到近現代的化妝品。可能很多80後的印象,跟我一樣,化妝品都是些高大上的,經常出現在電視廣告裡的東西。只有一個印象,“一定很貴”!

2017年以前,化妝品行業,還只是一個增速很緩慢的傳統行業。2017年以後,化妝品行業卻反常的飛速增長,兩年時間,增長速度超過20%,年增長100億以上。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行業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牌為王,廣告投入為主。有實力的品牌,都是買斷廣告黃金時段,大量的投入廣告營銷。這個時段的主要玩家,大部分是國外的一些大牌,比如“玉蘭油”“歐萊雅”等...以及國內的一些傳統老牌,“大寶”。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大寶天天見“,估計到現在,你都還能朗朗上口吧。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第二階段,抓住電商紅利的國內品牌。

互聯網興起,他們就藉助網絡的力量,以折扣低價的方式,捕獲了很多化妝品的新用戶。這些牌子比如,”韓束“”御泥坊“等...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第三階段,乘自媒體東風的品牌。由於,自媒體的傳播速度很快、廣,這個階段以指數級別的速度,湧入了大批以前不怎麼用、甚至不用化妝品的新用戶。這個階段,鑄就了很多美妝網紅,像”口紅一哥“李佳琦,便是全國“櫃姐”化身。這個階段,湧現出了很多號稱“國貨之光”的化妝品新興品牌。比如,HFP、hedone、完美日記等...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化妝品行業分為,護膚品和美妝兩大塊。不管是護膚品還是美妝,其核心價值是一致的。

瞭解這些知識之後,現在該來探討,是什麼決定化妝品價格了。

價格由價值決定。化妝品的價值,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產品價值、品牌價值、服務價值。

化妝品·產品價值

產品價值,是從產品本身產生的價值。包括,原料、生產工藝、配方,以及成品帶來的功效或者效果。

事實上,化妝品是日用化學工業產品,也是一類重要的精細化學品。從原料角度,它是屬於化工,很難有創新和新品。說一句大白話,也就是化妝品的原料,自古以來,也就那麼些,就算有近年來的某些研發突破,原料還是整個行業共享的認知。

在生產工藝上,也是差不多。雖然有進步和創新,但基本也是行業共知。全球有很多代工廠,你所知道的大牌化妝品,幾乎都是代工廠生產的。在我們國家,代工廠基本上能生產出任何配方的化妝品。

很多化妝品公司,擁有的專利是屬於“配方”專利。但,話說回來,化學工業本來就是一個古來的行業,配方在行業內,也是沒有什麼秘密可言的。

總之,化妝品企業想要在原料工藝配方上有所突破,甚至獨樹一幟,很難很難。相應的,企業就不會願意花太大的投入在研發生產上。

化妝品·品牌價值

蘊含在化妝品裡的品牌價值包括,產品包裝、品牌營銷、代言人等...既然,很難在產品做到價值上差異化,那麼品牌價值上倒是可以大做文章。產品包裝,是品牌的第一印象,雖然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卻能帶來心裡上的第一滿足感。

營銷上,更是各顯神通。近期又火起來的“百雀羚”就是一個調整營銷策略後,重燃的一個老品牌。

代言人,本身就是一個流量集合體。品牌當然希望通過代言人,將其流量導向品牌本身。

化妝品·服務價值

服務價值,其實不用多說,如果你去過專櫃買化妝品,你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化妝的服務價值。給你詳細的介紹產品、教你時下流行、或者是告訴你怎麼使用。

講到這裡,決定化妝品價格的是誰,已經呼之欲出。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乍一看,化妝品果然是暴利,毛利率高達85%。化妝品成本構成,由其行業的特殊性決定。那麼,它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暴利或不暴利,則全由我們自己怎麼看。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講到這裡,倒是從側面幫我解決了一個問題。我一直有個疑慮,新興的新銳品牌,是怎麼做到如此低的價格,品質有沒有保證?

化妝品,真的暴利嗎?

我自己就是新銳品牌的擁護者,包括國外小眾品牌,還有一些國內品牌。這些產品,給了我很好的品質感受,但價格確實非常的接地氣。現在各種“平替”款層出不窮,我也有好多。我的建議是,大膽的去擁抱那些,觸動了你的“平替”,以有限的成本,多些不一樣的使用感受。

不再盲目追求大牌,更注重使用感受。

有人說,這是一種消費觀念的升級。你的呢,升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