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青山多嫵媚

我和浩哥雖然不是虎媽狼爸,卻也很信“玉不琢不成器”。有了大寶之後,我倆初為人父母,心潮澎湃,滿腔豪情,立志要將他培養成才——且不論他是頑石還是美玉,想來花些心思,精雕細琢,總能成個器的。

於是,

大寶還是個小嬰兒的時候,我就搜來許多幼教歌曲,每天放給他聽,所謂陶冶情操是也;

大寶一歲多些,我就慢慢訓練他自己拿勺子吃飯,自己剝雞蛋殼——所謂訓練動手能力也;

大寶兩歲多時,我就買來童謠、認知、童話等許多兒童書籍讀給他聽——所謂培養語感是也;

大寶三歲時,開始上幼兒園了,我更加用心來教他,語文數學英語,天文歷史地理,只要是我會的,恨不得一股腦塞給他;週末帶他去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去試聽繪畫課,鋼琴課,舞蹈課,游泳課,親子瑜伽課.....人生有無數種可能,我生怕錯過了一種,埋沒了他的天賦,耽誤了他的未來。

我深覺自己是個好母親,大寶卻毫不領情,該咋咋地。

買玩具,先看看是否標有“開發智力”,結果,給他買了那麼多繪本、積木、遙控汽車、飛機、玩具手槍水槍步槍衝鋒槍,皮球足球籃球海洋球,小推車搖搖車滑板車自行車……他最喜歡的玩具還是和爸爸一起去小樹林玩時撿的一根破棍子;

教他背詩,開始倒很順利,教個兩三遍就學會,《靜夜思》、《憫農》、《詠鵝》、《春曉》……一天一首,學到第十天,我大喜過望,偷偷算賬——一天一首,那一年下來,豈不是三百多首了?那不到四歲就能背唐詩三百首了呀,哎呀,大寶簡直是天才嘛,我激動的簡直要睡不著覺,幻想著大寶的未來,金光閃閃,意氣風發。

浩哥看我太激動,來打擊我的積極性——說:“你先別激動,我們來考考他之前學得幾首詩還記得不?”

於是,第二天,不教新的了,我們來考他之前學得怎麼樣,我先來提問:“《靜夜思》背一遍。”

“靜夜思?什麼靜夜思?”

第一天學得都不記得了,我有點失望,提示他:就是“床前明月光啊。”

“喔,想起來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還可以嘛,《相思》背來聽聽。”

“《相思》?”

“就是紅豆生南國那個。”

“土豆生南國,春來…….”

“什麼豆?”

我拿起杯子剛喝了口水,聽到“土豆生南國”,差點噴出來。

“土豆。”大寶很淡定。

浩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我不死心,繼續提問:“空山新雨後”,他背:“空山新雨後,萬物生光輝。”

“春眠不覺曉。”“樹上一隻鳥。”

錯的還挺押韻,我氣結。

氣歸氣,畢竟是親生的,我安慰自己:“沒關係,孩子畢竟年幼,讓他學會這麼多是不科學的,“人若有志,萬事可為”,小孩子要緊的是從小樹立遠大志向。”於是,我開始致力於幫助大寶立志。

早上,該起床了,大寶要賴床,怎麼叫都不起,我告誡自己:“不要生氣,不要大吼,現在正是你培養他遠大志向的時候了。”

於是,我學習狼外婆,藏起爪子和獠牙,帶上圍裙和口罩,露出慈祥的笑臉,輕輕拍拍他:“寶貝,該起床了,不然上學要遲到了呀。”

沒反應。

我爬到床上,抱起他,開始春風化雨式的教育:“你還記得媽媽給你講的媽媽和外婆小時候的故事嗎?”

好,聽到“故事”兩個字,眼皮抬了抬,開始有點反應了。

“媽媽的外婆為什麼從小沒有了爸爸媽媽?”

“因為去打仗了。”還閉著眼睛。

“為什麼不在家,要去打仗呢?”

“因為敵人來了,不去沒辦法。”繼續抬抬眼皮。

“為什麼敵人要來打我們?”

“因為我們容易打。”還閉著眼睛在懷裡靠著。

“對,因為當時我們的國家太落後,沒有槍沒有炮,什麼像樣的武器都沒有,誰來打我們都能贏。”

“為什麼沒有武器?”小眼睛終於睜開了。

“因為當時咱們國家的年輕人小時候不好好學習,長大了什麼也不會;別的國家的孩子從小努力學習,長大了就能製造各種各樣的先進武器。一打仗,他們用的武器是飛機大炮,咱們只能用刀劍,還沒有靠近,就被人打敗了。”我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眼睛也不眨,問題全推到小朋友不好好學習上,絕不告訴他是因為大人“閉關鎖國”的愚蠢政策。

“然後呢?”

“然後,我們打了敗仗,別的國家都來欺負我們,我們種的糧食要先給他們吃,他們吃不完了才輪到我們,餓死了很多國人;我們的東西,他們看上了什麼,拿起來就走,拿不走的,就隨意破壞,好多小朋友沒有了父母,餓了沒飯吃,冷了沒衣穿,可憐極了。”

“那咱們怎麼又贏了?” 他已經被吸引了,不斷髮問。

“因為接下來的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大家從小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製造出比外國人更先進的武器,把欺負我們得外國人都趕回去。大家努力學習,長大後學到很多本領,製造出了非常先進的武器,大家團結起來,終於把敵人趕出去了。”

“喔。”他點點頭,若有所思。

我趁熱打鐵:“所以啊,小朋友們從小好好學習對國家來說很重要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國家是先進還是落後,全在小朋友身上呢,只有從小好好學習,長大才有能力保家衛國啊。”

大寶聽的激動,自己起床穿好衣服,乖乖吃完飯,去上學了。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喜出望外。

後來只要大寶不起床,我就跟他痛說革命家史,有效率100%。

我看這個方法實在管用,就給他擴大了使用範圍,這之後,只要他不認真做作業,不關電視,晚上不睡覺,我就開始給他進行近代史教育,起初,這種方法很管用,但使用頻率過高也造成了大寶的接受疲憊,直接後果就是壓縮了有效期,

兩三個月後,這種方式就不怎麼靈驗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我買了好習慣養成貼紙,給他貼上“不挑食、懂禮貌、愛學習、愛勞動、少看電視、乾淨整潔”,每天給他貼一次小貼紙,做到了就貼彩色笑臉,做不到就貼灰色笑臉。剛開始,大寶積極性很高,每天都能得到彩色笑臉,時間長了,也不在乎了:

煮雞蛋勉強吃了兩週蛋黃,然後說什麼也不肯吃了,每次都只吃蛋白;

教過他多少次見人要有禮貌,可他見了陌生人卻總是像株含羞草般的害羞;

每天做作業堅決只做老師佈置的,多給加一道題都不做,老師讓讀一遍的堅決不讀第二遍;

勞動要看心情,心情好了嘴甜手快腿又勤,心情不好就氣呼呼的千呼萬喚也不理你;

看電視,我希望他看小伴龍早教類的,他最愛的卻是《小豬佩奇》和《奧特曼》;

剛給他換上一套乾淨衣服,一轉眼,就趴地板上匍匐前進去了;

......

有一天,我問他:“咱們家誰是好孩子?”

他答:“小胖。”

“那你呢?”

“我字寫的不好,數學題經常算錯,沒有禮貌,記性不好,還不愛乾淨,不懂得分享......”

我聽著,心慢慢沉下去,怎麼會這樣,為什麼他會對自己的評價如此苛刻?雖然缺點不少,但有點也有很多啊,難道我們無意之間竟留給他這樣的印象嗎?

我把他拉過來,和小胖一起,抱在懷裡,說:“誰說的,你也有很多有點啊,你怎麼不說說你的優點呢?”

“你看,你有什麼好吃的總不忘給爸爸媽媽留點,你經常主動幫媽媽照顧小弟弟,攢的壓歲錢自己不捨得花卻捨得給外婆買禮物,你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啊。”

“還有,你愛花,愛小動物,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感知美也是一種能力,愛美也是健全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啊。”

“字寫得不好,數學算的不對,這在小朋友中是很正常的,你還小,未來還有無數種可能,媽媽小時候第一次考試還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呢。”

“見人害羞,也不是大問題,誰說只有不害羞的孩子長大才會成才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你看你做什麼事情都很專心啊。”

“至於看動畫片,其實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歡啊,舅舅像你這麼大的時候,跟你一樣,也是超愛奧特曼,現在家裡還有好多他小時候蒐集的模型呢。”

他聽著,臉上慢慢露出笑容,開心起來。

“你記住,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大家都是偉大與渺小、善良與邪惡、高尚與低俗的混合體。有的人性格比較堅毅,得到的機會也比較多,因而在這個或那個方面,能夠更自由地發揮自己的稟賦,比較容易取得成就。可是本質上,大家都是“人”,都是一樣的呀。”

“世界上以前沒有你,以後也不會再有你,千萬年之間,你是獨一無二的,只要你心向光明,熱愛生命,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

我急著撫慰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我們傷害了的幼小心靈,不管他聽不聽得懂,把枯燥的人生哲理都講給聽。

......

大寶的話讓我想起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的一段話,他說:“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可惜,這樣的人太難得了。就像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可是,長大了之後,有多少還記得小時候的渴望和期盼呢?

也許教育本質上也是一場傾聽,給他愛和信任,看見他,喜歡他,關心他,他自會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許不是你所期待的,不過那也沒什麼了。

想通了這些,我不再對大寶的未來那麼焦慮,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了自己身上,學習,提升,修煉,畢竟,他是種子,我們只能做他的環境。至於最後長成什麼樹,開出什麼花,結出什麼果,都沒關係,畢竟每個生命都有他自己的精彩啊。

這天,天氣晴好,他看完一集奧特曼,來到窗前看風景,望著遠處的青山綠水,回頭對我大喊一聲:“媽媽,你看外面的山水多美。”

我抱著二寶也來到窗前:“嗯,是啊,真美。”

“媽媽,那句詩是什麼來著,就是我覺得山美,山覺得我也美。”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對,現在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