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振興田園綜合體規劃已經開始謀劃實施,這是經過上級指導,也是依照村內具體實際、科學設計的概念性規劃……”近日,市統計局駐桑莊鎮雙廟村第一書記劉海峰滿面笑容地談起雙廟村未來的規劃。

雙廟村位於桑莊鎮東南處,東鄰“二廣高速”,南接入城“快速通道”,交通發達,全村有5369畝耕地,於2019年徹底摘下全國貧困村的帽子。如今,該村結合當地實際把民俗文化融入田園綜合規劃之中,走出了一條依託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業融合發展的綠色脫貧致富路。

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美麗鄉居展新顏

2015年7月,雙廟村王宗源一家的心情跌宕起伏,兒子領了新媳婦回來見家長,一家人早就做好了準備,誰知道因為村居環境髒亂差而給新媳婦留下一個“窮村”的壞印象,經多方說和後二人成婚。結婚當天更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潑大雨,“家門口是土路,婚車根本進不來,我穿著高跟鞋提著婚紗下車走到了婆家,那一天我一輩子都忘不了。”說起當天的情景,新媳婦張瑞記憶猶新。

當年的“尷尬”處境在如今的雙廟村已不復存在,村路寬闊整潔,路兩邊柵欄裡的花草給水泥路裝扮得更有韻味,窗明几淨的村居環境,花園式住房隨處可見,諸葛門簷、風車小院等特色農居更是惹眼,文化廣場、圖書室、閱覽室等文化綜合服務中心,豐富了當地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

在四水同治、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暨廁所革命這項民生、民心工程中,雙廟村更是表現出色,該村在廁所革命工作中建設的“放大版”三格式化糞池,經過精心設置安排,形成了一處綠化景觀,並被選為南陽市四水同治、千村萬塘綜合整治暨廁所革命(鄧州)現場會的觀摩地,並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肯定。同時,該村汙水處理站一天可處理汙水30餘噸,集中處理村內所有的生活汙水。截至目前,該鎮“廁所革命”完成897戶,“七改一增”完成516戶。

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特色產業增收忙

“村容村居是面上工作,要想真正換新顏離不開經濟增收,首先我們在農民的土地和養殖上做文章。”市統計局駐雙廟村幫扶隊員韓旭說。

雙廟村駐村幹部和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在出門學經驗後啟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經科學研究、規劃選取經濟作物萵筍和甜葉菊,作為村內特色農業,共種植1000餘畝,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其中,並帶動貧困戶10餘戶增收,成效顯著。經過層層篩選,劉海峰帶著萵筍和甜葉菊參加河南省駐村第一書記產品成果展,副省長武國定到展臺前參觀詢問,省食品藥品管理局局長章錦麗親自品嚐甜葉菊。

育鵝養殖基地裡,兩三千隻鵝苗在恆溫養殖大棚裡嘰嘰喳喳,只有三個月生長週期、銷路穩定的大鵝使養殖戶趙帥一家增收翻番,並帶動周邊10戶貧困戶在此務工。遠銷廣東的青蛙也為雙廟村的特色養殖業開闢了一番新天地,成為該村的另一項支柱產業,帶領著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

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脫貧村裡的新氣象

科學規劃出新招

沒有人文基礎、沒有亮眼名片,作為普通的鄉村,如何走向振興發展之路?

在鎮、村級的共同協作和上級部門的不斷科學規劃、指導下,雙廟村已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藍圖,以山水、鄉愁元素為底蘊,打造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旅遊的集約發展新模式,推動全鎮產業融合創新。

該鎮與花洲書院合作打造一條旅遊路線、教學科研基地,根據該村農作物分佈情況,設立核桃採摘園、桂花觀賞園、東坡遊園、東湖水上樂園、青蛙科研教學基地、甜葉菊培育基地等,成為國家級扶貧旅遊村,不但增加了村裡集體經濟收入,也引導青少年遊客迴歸自然,在寓教於樂中增長知識。

為了讓旅遊產業帶貧增收,該村組織26戶貧困戶,到西峽民俗旅遊村參觀學習,重點學習民俗住宿、旅遊紀念品的出售等,增強貧困戶經營能力。

“目前,基礎建設已經展開,藍圖正一筆筆勾勒成美好的現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村將以更加美麗的形象展現在大家眼前,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談起雙廟村的未來,劉海峰信心滿滿。

(肖晨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