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變著花樣兒伺候老公,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觸:


為了讓老公舒舒服服的,自己可能會在很多方面遷就他、包容他甚至會不留痕跡地投其所好。但是即使這樣,你還是發現老公會在很多方面挑挑揀揀。


而把我們一手養大的父母呢?我們嫁人之後,對他們做了什麼?



前兩天,聽到我要去家裡,爸爸特意給我買了的上好的牛肉。


可媽媽做出來的燴牛肉只有一股花椒味兒,爸爸忍不住發了火,媽媽哭了。


我一邊忙著勸和他們,一邊忙著捲袖子洗手,自己親自掌勺,重新做了一鍋燴牛肉。對我做的飯,爸爸讚不絕口,平時一碗飯量的他竟然連吃了兩碗,最後還嚷嚷著要再喝一碗湯。


看到當時的情景,我的心裡既溫暖又更多難過,同時還伴著深深地愧疚和自責。


每次都變著花樣兒伺候老公,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從小到大,父母養育我、呵護我、供我上學。他們幾乎從來沒有怎麼責備過我。好不容易等到我畢業了有工作了能掙錢了,廚藝也見漲了,我卻已經嫁人了。


現如今,飯幾乎是每天做,但吃飯的人卻從來不是自己的父母。每天給一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男人變著花樣兒做飯吃,還要時不時地接受他的挑三揀四。而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卻極少有機會給他們認認真真地做頓飯、好好地伺候伺候他們。


反倒是去父母家還心安理得享受著他們的伺候、接受著他們的饋贈,動不動還嫌這也不夠好那也不夠完美,偶爾還甩臉色給父母看。


就算與父母坐在一起,但也是手機不離手,對於父母的問話有時候還嫌煩甚至愛答不理,連最基本的應付都算不上,更不用說陪伴了,總覺得跟父母無話可說,總覺得刷朋友圈看著別人的家長裡短才是有意思的一樣。


每次都變著花樣兒伺候老公,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對於父母有時候的某些要求也是一推再推、敷衍了事,豈不知我們眼中的小事其實是他們內心最大的渴望,這種渴望就是源於想跟我們靠近的那顆心。


就如電影《後來的我們》一樣,面對林見清父親多次要求兒子幫他擺弄電視遙控器,林見清表現出敷衍和不耐煩。而恰恰是毫無血緣關係的方小曉耐心幫他,聯想至此,後知後覺的林見清最後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想那一幕肯定戳中了很多觀眾的淚點吧。


每次都變著花樣兒伺候老公,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年少不知親情貴,等到成熟萬事更,有的事情,其實真的要趁早去做。


我們往往把耐心與客氣都給了別人,而常常將煩躁與戾氣給了身邊的至親。想到此,我羞愧難當,每次都給老公變著花樣兒做卻任勞任怨,卻唯獨能找出千萬個理由去粉飾對父母的虧欠,這真的是我們現代眾多已婚女性的悲與傷。


我們有多少姐妹們,在老公面前一副保姆樣兒,可是到了父母跟前就秒變葛優躺?

我們有多長時間沒有放下手機、陪父母好好聊聊天了?

我們有多長時間沒給父母好好做頓飯了?


這些問題,我們都靜靜地想過嗎?


每次都變著花樣兒伺候老公,卻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