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幸運兒嗎?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是一個幸運兒嗎?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但地球為什麼是那個幸運兒呢?

1950年,49歲的中年人恩利克·費米沉浸在一個愈發明顯的悖論裡無法自拔,午飯間隨口問了同事一句:他們都特麼的在哪兒呢?

這個疑問,後來演化成了著名的"費米悖論"。從那天開始,它困惑了後世所有迷戀星空的人,一直到今天。

地球是一個幸運兒嗎?

11年後,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一個公式,將七個"參量"相乘,就能得出給定星系中有可能與我們通訊的文明數量:

N:活動中的、可溝通的地外文明數量;R*: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速率;fp:有行星的恆星比例;ne:行星系中適宜居住行星比例;fl:在某個時刻發展出生命的行星比例;fi:能發展出智慧生命的行星比例;fc:智慧生命向宇宙發出可探知信號的行星比例;L:發出可探知信號的時長,也即可探知文明的壽命。

地球是一個幸運兒嗎?

此後,大多數科學家都傾向於相信"宇宙中智慧文明是常態",能和我們建立聯繫或達到星際旅行的文明一定有很多。而普通大眾也從內心深處覺得,如此廣袤的宇宙只有人類,我們得有多孤獨。然而,由於"德雷克方程"中有3個都屬於不確定性非常大的變量,根據此方程計算出的N值很不穩定,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信賴這個方程。

今年6月,牛津大學的一個機構【人類未來研究所】在《皇家學會報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破解費米悖論》(Dissolving the Fermi Paradox),在論文中,他們拋棄了德雷克方程中只取單值的思維,而是使用概率分佈法來呈現最可能的場景。研究者發現,人類是銀河系中唯一智慧文明的概率是53%~99.6%,而在可觀測宇宙中是唯一文明的概率是39%~85%。

地球是一個幸運兒嗎?

這個結論所展示的傾向如此有趣,以至於引起伊隆·馬斯克的強烈關注,他在twitter上說道:正因如此,我們必須進化為星際文明,並讓人們散佈到其他星球,以此來保存意識的光輝。

當然,當然,這一點依然無法被證明。但是,如果,我是說如果,這是真的呢?

先說結論,如果有一天,我們證實自己真的就是宇宙中的唯一文明,那麼對人類來說不會有太多負面影響。也許你會覺得,那時人們會感到"空前孤獨與絕望",其實不然。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所關心的事物中,仰望星空只佔很少一部分。關心宇宙星辰的人永遠相對是少數。如果說有誰會因為這個事實而徹底心理崩潰,那隻能是這一少部分人中的極端個例。人類基因的目的在於繁衍自身,得知這個宇宙如此空曠,不會對它們產生什麼大礙。這個事實並不會引發社會崩潰,人類也不會因此停下開拓宇宙的腳步。相反,大多數人類可能因此而感到狂喜,因為這意味著,宇宙裡的資源都是自己的,沒有東西來和人類玩黑暗森林,難以想象那會支撐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程度。既然已經假定"唯一文明",下面就不再討論它是否成立,那是另一個問題。這裡只展望如果之後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