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建設科技創新型國家的道路上堅實前行,政策和全國資源向這些方向傾斜。
而新基建成為時下最火的一個概念,也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其實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實際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明確了關於5G、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就被列入到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開年首場座談會上,新基建再次被提及。
現在的熱詞:新基建
三大板塊:交通網、信息網和能源網。
在信息網當中有四大領域: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
交通網中有: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能源網當中有:特高壓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可以看出,新基建中關於信息化建設的部分和早前我們常提的信創(信息化應用創新)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而在目前的國際形勢和未來趨勢下,信息化的安全將成為一個基礎工程。
舉一個簡單地例子,一棟樓房,如果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把地基或者管道鋪好,因為這些管子、電線都深埋在磚頭之中,那麼在後面的使用中想要維修、更換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可以成本也是很高的。
一切都“雲”化後,安全就是生命
近些年來,將網絡安全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已經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從2010年伊朗“震網”事件、2013年“斯諾登”事件、勒索病毒肆虐,再到近期的華為“5G”事件,網絡信息安全以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現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安全的地位,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2018年底,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我有信心,三四年以後,所有的政府辦公桌面計算機技術體系可以百分百國產化核心技術替代。”
看來倪院士的預言要提前兌現了,正是因為目前的國際形勢,國家對網絡信息安全的政策有了很大改變,用國產化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成為了我國網絡安全的重要趨勢。
2020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最後一年,很多政策的變化考慮都要在這一年完成;而年初提出的新基建相信會成為很多部門“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點。而信息國產化已經是鐵板釘釘:
第一步:黨政、機關先行更換
第二步:企業辦稅、辦證等業務用電腦要和政府聯網,須用國產電腦
第三步:個人電腦(包括手機)要和政府電腦相聯,要用國產
根據西南證券預測:當前我國共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 4719 萬人,按 1.2 的人均 PC 配比,合計需要 5663 萬臺 PC。假設每臺 PC 芯片售價 1500 元,我國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市場可替代空間為 849 億元,加上服務器芯片可替 代市場空間 310 億元,我國 PC 和服務器芯片國產替代市場空間 1159 億元。
國產化不僅有利於我國的科技創新,改變我們隨時被人“卡脖子”的處境,還真正的可以帶來好處和利益的。
在經歷完一場戰“疫”之後的早春,希望我們的國產化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