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西施發家史(2)

本文承接上一篇故事(因有網友留言問,為什麼不把上篇文章寫完,頗覺慚愧,感謝肯細心閱讀我文字的朋友,今天起,我決心把這個很平常的故事講完,分享給和我一樣,曾經歷盡貧寒的人!)


父親去磨坊裡把黃豆去皮,去皮的黃豆名字成了“豆黃”。母親把豆黃稱了,勻做六份,先取一份倒進水桶,用清水泡了一晚。


第二天清早,讓父親再去磨坊,把泡得鼓脹脹的豆黃磨成生豆漿。

父親挑著一擔乳白色泛著泡沫的豆漿回來時,母親已經備好了半大鍋水,把豆漿悉數倒入大鍋,開始燒火熬豆漿。

這燒火也是有講究的,火勢不能太猛,否則會把挨著鍋底的豆漿燒糊、粘鍋,那樣做出來的豆腐就不好吃了,有焦糊味兒。

可是,火力也不能太小了,太小的話一大鍋豆漿猴年馬月才能燒開。

那會兒人們做飯都是用灶火,灶膛裡燒煤或柴禾,旁邊弄一吹風機,從風眼兒裡往灶膛吹風助燃。

於是,從那時我就學會了看火勢,適時用火鏟往灶膛裡添煤面兒。誰叫咱排行老大呢,每天燒火打炭這點力所能及的事兒,非我莫屬了。

熬豆漿時,手不能閒著,得持一長柄大鐵勺,探入鍋底不停攪動,防止粘鍋。攪著,熬著,直至鍋裡的生漿歡快地冒著泡兒沸騰了,及時關火,讓滾開的豆漿再冷卻一會兒,然後二度加火,再燒開,之後關火冷卻,如是者三,滿鍋豆漿方算煮透。

下一道工序,是濾渣。母親稱之為“過豆腐”,須兩人合力,面對面站定,中間放一大盆,兩個人,四隻手,撐起一張四四方方的細密濾網,母親手持一把大瓢,把鍋裡的豆漿一瓢瓢舀出來倒入濾網,然後兩人交互扯動濾網,把豆漿裡的渣過濾出來。漏到盆裡的便是純豆漿了。

豆腐西施發家史(2)

豆渣和豆漿完全分離後,母親再把豆漿重新倒入鍋中,往裡兌酸漿。這一工序稱為“點豆腐”。


“點豆腐”是製作豆腐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酸漿放少了,豆腐太嫩,不成形;產量還小;放多了,豆腐做出來會又硬又酸,只有恰到好處,點出的豆腐才質地細嫩且久煮不爛。


後來我上化學課,得知凡是PH值小於2.7或大於8.5的物質都可以用來點豆腐,但是唯有富含天然乳酸菌的酸漿點出來口感和營養最好,也最安全無害。


酸漿和鍋裡的豆漿親密接觸,一番柔情繾綣後,就起了奇妙的反應,一大鍋乳白的豆漿慢慢凝出一團團一絮絮的固態物,這就是“豆腐腦”,它們漂浮在清清亮亮的淺黃色漿水裡,像高天上的流雲。

母親從鍋裡舀出兩碗,加少許鹽,幾滴菜籽油,一小撮蔥花,用勺子輕輕一攪,端給我們喝。

連帶著湯汁一吸溜,清香滑嫩的豆腐腦便順著舌尖,流經咽喉,熱乎乎滑溜溜地進了胃,說不出的熨貼舒服。

打那以後,這碗簡易又營養的豆腐腦,常常取代了我們的早餐,一喝十幾年,竟從未生厭。


豆腐西施發家史(2)


母親擺好一個長方形模具,鋪上紗布,把鍋裡的豆腐腦一瓢一瓢舀進模具裡,水份慢慢瀝下,一團團如雲似絮的豆腐腦聚攏在一起,直到模具盛滿,母親把紗布合攏,給模具上蓋,還要壓上一塊大石頭。


進行到這一步,就可以鬆口氣了,等待模具中包裹著的水慢慢分離出來,裡面的豆腐腦壓至成形。


這一步可急不得,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約就從這裡來,心急,模具撤早了,不成型的豆腐便會散成一堆。


待時機成熟,揭開蓋板,打開紗布,模板上現出一大塊豆腐來,熱氣騰騰,色如雪,形如玉,Q彈滑嫩。而濾出來的漿水,母親總會留出一盆來,第二天點豆腐用。


母親操刀,橫劃幾下,豎劃幾下,分作整整齊齊的小方塊,然後小心翼翼地取下來,泡入裝了清水的桶裡。


豆腐西施發家史(2)


豆腐成品做好了,如何去賣,還是個問題。父親幹活出力氣從不吝嗇,輪到拋頭露臉去叫賣,馬上就怯場了。


母親嘆口氣:也罷,我去。她換上身乾淨衣裳,把一頭齊耳短髮梳得溜光水滑,然後用扁擔挑起滿滿兩桶豆腐,清清爽爽地出門了。


第一天開張,沒賺到一分錢。母親挑著擔子回來時,兩隻桶裡倒是塞得滿滿當當:南瓜,紅薯,幾棵白菜。原來,她今天是先搞宣傳去了。


母親說,她挨家挨戶給送了一小塊豆腐,免費品嚐,順道跟鄉親們打招呼,自己從今兒起開始賣豆腐了。


時值秋收,瓜菜遍地,有的鄉鄰不忍白吃,就隨手送了些地裡的產物。

今天想來,母親這一營銷手段還真是古樸又超前,且成效卓然。

翌日,就有鄉親陸續前來,大都捧著盛滿黃豆的碗兒盆兒來換豆腐。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也有用錢買的,四毛錢一斤。很快,一鍋豆腐在午飯前售罄。

母親把換來的豆子歸攏稱重,幾張毛票摞齊點清,說,本錢算拿回來了,但也就賺了家裡吃的二斤豆腐,外加一坨豆渣。


父親一聽就洩氣了,起五更睡半夜,辛苦多半天就掙這點兒,趁早別幹了。母親斜了他一眼,說:“光靠做豆腐當然賺不了錢,賺錢得打那坨豆渣的主意。”


幾天後,母親去鎮上趕集,捉回兩隻小豬仔來。她告訴我,姥姥當年賣豆腐,一年至少喂三四頭豬,喂大豬才能真正賺到錢。餵豬的飼料,就是豆渣、玉米麵加上些糠皮或菜葉熬成的。


這下熱鬧了,屋後原先用來種菜的一小塊空塊,搭起了豬圈,每天,時時能聽見小豬仔們哼哼唧唧的聊天。

從此我和妹妹又多了一項作業,伺候小豬的一日三餐。


豆腐西施發家史(2)


父親母親雷打不動地四點鐘起床,開始做豆腐,通常在早上七點前就得讓豆腐出鍋。

然後母親備早飯(人的和豬的),吃過飯,我和妹妹得趕在上課前,負責把母親打好的豬食餵給小豬。

八點過後,上班和上學的都走了,母親就一邊看弟弟一邊做家務、賣豆腐。

在母親操持下,日子過得有條不紊,或許因為時常能喝到一碗豆腐腦或吃上半斤豆腐,我們幾個的身體也漸漸壯實起來。

到年底,母親用積攢的錢買了一臺電磨,父親終於不用再早起挑著擔子去磨坊裡磨豆黃了。做的豆腐由每天一鍋增加到三鍋。

(未完待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