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走向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海外疫情蔓延形勢嚴峻,中國在開展疫情防控的同時,已投入復工復產。截至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給全世界抗擊病毒的人們以更多信心。在這個冬天和春天,中國舉全國之力控制疫情、救治患者,形成一段可歌可涕的戰疫大歷史。《查醫生援鄂日記》最近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正是這段戰疫大歷史中的生動個人書寫。
當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成為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全國各地行動起來,超過4萬名醫護人員逆行馳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醫生查瓊芳就是其中的一名。作為仁濟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1月24日除夕出發,到武漢市金銀灘醫院救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3月31日回到上海。在68天裡,查瓊芳寫下67篇援鄂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歸而結集。這部著作記述了抗擊疫情最前線的一個個鮮活故事,體現出一名援鄂醫護人員不畏艱難、樂觀向上、甘於奉獻的精神,更折射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廣闊圖景。
病毒兇狠,重症病房的醫生護士尤其面臨巨大風險。查瓊芳時常穿上防護服工作,連續12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衣服被汗水打溼,就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她協助為病人插管,身邊的同事甚至被情緒低落的病人撕扯防護服,稍有不慎就會暴露在病毒面前。然而她沒有絲毫怨艾情緒,投入到患者生命救治中。她時常去寬慰病人,把他們當成“寶貝”,心繫患者的病情好轉、出院、感謝信以及患者和家屬的親情,文字間透出一位醫者的仁愛之心。查瓊芳時常為同事加油鼓勁、慶祝生日,在休息日主動當義工,協助分發各種物資,積極參與培訓學習。翻閱日記,可以感受到她強烈的事業責任感和美人之美的寬廣胸懷。
乍看起來,查瓊芳的日記回顧每日行程感想,彷彿一部平凡人的流水賬,然而唯其樸素,越發具有打動人的力量。她留意捕捉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在疫情籠罩的武漢,透出一道道希望之光。一位60歲的女性直腸癌手術後罹患新冠肺炎,不幸去世。她對這個家庭的傷痛感同身受,不由感慨:“今天是立春。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能抵達!春天到了,夏天還會遠嗎?期待欣賞武大的櫻花,期待武漢街頭車水馬龍的景象,還要登上黃鶴樓俯瞰長江美景……”在最艱難的時候,她也沒有氣餒,不斷給自己打氣。
心中有愛,所以也不時感受到愛,文字中的平實記錄透出融融暖意。查瓊芳看到患病夫妻緊緊握住的手,欣賞酒店門口瓶中綻放的野花,向彈奏《致愛麗絲》鋼琴曲的陌生同行致以讚美。她對生活充滿熱愛,享用美食得到口腹之樂,調節因工作而產生的疲累。查瓊芳記錄過的食物有三林大紅腸、金槍魚罐頭、楓涇丁蹄、油燜筍、紅燒肉、銀耳桃膠羹、目魚大烤、小龍蝦、武昌魚、牛排、辣白菜……雖然只是偶爾吃到,卻每次都歡喜滿溢。這樣的書寫帶給讀者一種無形的感染,進而相信,一位熱愛生活的醫生,定然會把撫慰和信心傳遞給患者。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查瓊芳不僅關注個人小我,而且把小我融入援鄂醫療群體,融入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滾滾洪流,日記於是承載了更加豐厚的時代信息。換到距醫院更遠的酒店時,共產黨員先搬,查瓊芳毫無怨言,不惜早起少睡。身邊的援鄂醫生遞交入黨申請書,多批積極分子火線入黨,正是共產黨員在戰疫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身邊案例。她在酒店看到燈火通明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她的仁濟醫院同事前往雷神山醫院支援,見證了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從防護服到愛心小藥箱,從長柄雨傘到冰激凌,社會各界為醫護人員送去愛心,查瓊芳用文字描畫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實場景。
醫護人員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援鄂醫療群體堪為當今最美逆行者。廣大文藝工作者滿懷激情投入創作,禮讚致敬醫生護士群體的醫術仁心和大愛情懷。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受邀演唱公益歌曲《勇氣》,查瓊芳幾次聽得熱淚盈眶。她在3月13日的日記中寫道,“今天親耳聽到廖昌永教授渾厚飽滿、直擊人心的歌聲,親眼看到仁濟官微發佈的東方衛視製作的《勇氣》MV視頻。我被震撼了!今天一天我都在反反覆覆播放著這首歌,好聽而感人,溫暖而充滿力量。”上海交通大學徐慶華教授為附屬醫院570名援鄂醫生每人創作一幅書法,查瓊芳也在《查醫生援鄂日記》首發當天拿到了寫有自己名字的一幅。藝術有一種神奇的魅力,凝聚各行各業共識,增進人們戰勝疫情的信心。
面對新冠病毒肆虐,中國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基本控制住疫情進一步擴散,造就著戰疫的壯闊歷史。作為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查瓊芳醫生用日記留下自己的見聞思索,留下一段細緻入微而波瀾壯闊的戰疫記錄。時代終將記住那些為之拼搏奉獻的人。有理由相信,《查醫生援鄂日記》會成為中國抗擊新冠病毒進程中富有個人特色的書寫,其中蘊含的堅定、樂觀、奉獻等品格定將感動和溫暖更多讀者。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官微供圖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柳青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