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前言

歷朝歷代,幾乎所有人都對叛徒深惡痛絕,恨不能除之而後快,更不會鼓動自己的手下叛變投敵;有的叛徒雖然找對了新主人,卻因為賣主求榮品格低下反而遭到新主的厭惡,輕則受盡白眼,重則被卸磨殺驢。

但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員不僅自己向敵國投降還獻上了一座重鎮的將領,不僅得到了敵國皇帝的賞賜和褒獎,甚至也沒有被本國皇帝怪罪。你道是為何?因為他降敵這件事,竟然是向自家皇帝提報批准過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失救壽州

南唐中主李璟保大十四年(956年),正值中原霸主後周發兵南唐,屢戰屢勝,兵鋒直指重鎮壽州(今安徽淮南壽縣)。

後周此次出兵的目標是整個長江以北,當然也包括壽州東北的濠州。後來南唐派出救援壽州的大軍,也正是在濠州駐紮。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濠州的另一個名字叫鳳陽,當然現在提到以後將在鳳陽橫空出世的大人物還早了點。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後周派間諜去給當時的濠州監軍送上了俗稱免死金牌的鐵券,卻遭到了拒絕。

這位拒絕招降的濠州監軍郭廷謂,是徐州彭城人,正是已故的前任濠州觀察使郭全義的兒子,可以說是子承父業了。他年輕的時候就很好學,文能書法,武能騎射,很受到李璟的器重。

當然,想守住城池,只有忠心,沒有謀略是不夠的。既然敵方的間諜能接觸到我,是不是也能接觸到別人呢?誰最可能向他們洩露城中的虛實呢?

郭廷謂想到了本城那些不得志的小商販,立刻派兵把他們集中到寺廟裡看管起來,不僅管住,還管吃,要是閒得慌就搭把手幫忙製造守城工具,總之避免了他們和後周的間諜接頭。

郭廷謂的表現讓李璟很滿意,他下令郭廷謂和名將林仁肇一起救援壽州。兩位名將一合計,決定用火船發起進攻,奪取後周在下蔡(今淮南鳳臺縣)搭建的攻城浮橋。然而他們遇到的是後周名將張永德,再加上天公不作美,風勢轉了,郭廷謂吃到了為將生涯裡的第一場敗績。為了保護浮橋,張永德還架設了鐵網,這下唐軍徹底沒有機會了。

在第二年的紫金山之戰中,與壽州守軍相呼應的南唐大軍被後周一舉擊潰,多名重要將領被俘,也不乏投降者,但郭廷謂得以全身而退,擺脫了周軍的追殺,回到了濠州。濠州守將想棄城逃跑,也被郭廷謂阻止。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唐軍大敗後,後周把下蔡浮橋移到了渦口(安徽懷遠縣東北),這下,唐軍的救援道路斷了,不僅壽州更危險了,濠州也受到威脅了。郭廷謂顧不得自己才死裡逃生也顧不得淮水正在上漲,決定逆流而上,火燒浮橋,打後周一個措手不及,給壽州也給自己爭取喘息的時間。

可他運氣實在太不好,後周將領趙匡贊(不是趙匡胤的弟弟)早就埋伏了強弩等著他了……

屢挫勁敵

終於,壽州丟了,但郭廷謂卻不願坐以待斃。他對戰友黃仁謹說:敵人有騎兵,所以擅長陸戰;我們有水軍,所以擅長水戰。給我兩千水軍,我就能奪取浮橋。

你每次都說要奪取浮橋,都失敗兩回了,還想試第三回?黃仁謹不信,但架不住郭廷謂軟磨硬泡,還是同意了。

這一次,郭廷謂還真的成功了,不僅燒了浮橋,還大敗周軍,並燒燬了周軍的軍資糧草。

李璟論功行賞,任郭廷謂為武功殿使。

經此一敗,周軍敗退到定遠寨,但郭廷謂並不打算見好就收。當初他通過控制小商販阻止濠州情報外洩,這時候他又派人冒充小商販去定遠寨偵察敵情,得知敵將是徐州武寧節度使武行德。

武行德本是砍柴大漢,不僅力量驚人,而且有勇有謀。先前遼滅後晉,他假裝歸順,一有機會就奪取了河陽軍,幫助後漢最終打敗遼朝入主中原,堪稱壯士。

但在郭廷謂眼裡,武行德根本不夠看的。他聚集了一萬多鄉兵和五千軍卒,日夜訓練,沿著山偷偷設下伏兵,又一次大敗周軍,斬首數百,武行德單騎逃走,並且因此吃了處分。

有人給郭廷謂送玉帛之類的禮物,郭廷謂拒絕了,只取了二百匹好馬獻了上去。

李璟再次論功行賞,任郭廷謂為滁州刺史、充上淮水陸應援使,後來想想覺得還是不夠,再加郭廷謂為濠州團練使。

雖然敵軍暫退,郭廷謂也沒有掉以輕心,修繕兵甲,設置溝壘,隨時讓手下做好敵軍捲土重來的戰鬥準備。

孤城難守

入了秋,周軍果然又來了。

郭廷謂上書李璟,請求援助,並建議李璟謙虛一點向後周求和。

既然討好人的事該皇帝做,那麼得罪人的事當然該我自己做了。

郭廷謂趁夜派出一千多敢死隊偷襲了後周的軍營,將後周軍中用於挖掘地道的頭車及用於攻城的雲梯、洞屋都燒了,並且給後周軍營造成了嚴重的踩踏事故。

然而,局部的勝利不足以扭轉已經傾斜的勝負天平。直到年底時周軍再次在濠州城西集結,郭廷謂也沒有等來援軍,面對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他的家底早晚會像壽州一樣耗盡,只剩下能撐多久的問題了。

在濠州東北十八里有一處灘塗,唐軍在那裡憑藉四面環水的地利立了寨,覺得周軍過不來。

然而這一戰,周軍帶隊的是御駕親征的一代英主周世宗!周將康保裔率軍乘駱駝渡河,而率騎兵緊隨其後的則是另一位明日之君趙匡胤……

灘塗失守。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此後不到一個星期,噩耗接連傳來:周將李重進攻克濠州南關城,王審琦攻克濠州水寨。

當時,濠州城北還有數百戰船,淮河裡也立起了顯然用於阻礙後周水軍的大木頭,這些顯然都是郭廷謂平時做的戰鬥準備。

可是,在後周水軍的進攻下,這些大木頭都被拔起,這一戰,周軍“焚戰船七十餘艘,斬首二千餘級”。

因為冬季護城河會結冰從而失去作用,所以一些城池會在護城河和外城之間修築城牆作為防禦工事,這就是羊馬城。既然是年底,原本也是該輪到羊馬城發揮護城河的作用了。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然而,濠州的羊馬城也沒扛多久就被趙匡贊拿下了,包括濠州刺史唐景思在內的數百人戰死。

濠州城陷入了一片恐慌,郭廷謂也又一次收到了來自後周間諜的招降。大概周世宗也想看看郭廷謂上次拒絕招降時的底氣還在不在。

力窮而降

很快,周世宗收到了回信:

我只有一個州,實在沒法抵禦中原王師,我認輸了。可是,我世受國恩,家人都在南唐,如果我投降了,他們肯定會被牽連。希望您准許我先派使者回去報告。

顧念家人當然是人之常情,何況郭廷謂是個性情恭謹的孝子,無論寒暑都穿著整齊站著服侍母親。

周世宗准許了,並且下令暫緩進攻濠州。

如果周世宗看過《三國志》,就應該明白這樣的說辭有可能是緩兵之計,當初東吳諸葛恪北伐合肥新城,在眼看即將大功告成之際,就是這樣被守將張特忽悠瘸了,最終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的。

但現在的周世宗已經形成了碾壓局面,有底氣。至於那些可能不如他意的可能性,他也不會不考慮,就算郭廷謂是以緩兵之計詐降,他也可以讓郭廷謂徹底別無選擇。

他注意到了泗水東側停著南唐的數百艘戰船,那就是派來救濠州的吧?那就是郭廷謂的希望所在吧?

對不住了。

這一戰,周世宗殺得興起,反正已經下令過緩攻了,乾脆就不管濠州了,一路朝泗州殺了過去,不到半個月就逼得守將範再遇舉城投降。

在周軍的威懾下,周邊的其他可能救援濠州的唐軍也只剩敗逃的份了。

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使者也從金陵回來了,告訴郭廷謂:皇上批准您投降了,他知道您盡力了,和那些叛徒不一樣,答應不為難您的家人。

郭廷謂叫來錄事參軍李延鄒,命令他為自己起草降表。李延鄒說了一堆忠孝大義之類的大道理,就是不肯動筆。

難道我郭廷謂不想做大唐忠臣嗎?難道我沒有為國盡忠嗎?可現在是什麼局面?之前不能救壽州,如今不能救濠州,大唐的國運怕也是要到頭了吧?皇上都體諒我的難處批准我投降了,你還廢什麼話?

眼看講道理沒用,郭廷謂只能對李延鄒動刀子了。可是李延鄒乾脆把筆一丟:

死就死,我大丈夫絕不會為叛臣寫降表的!

在下令斬殺李延鄒的時候,郭廷謂其實是有愧的:為什麼他可以不怕死,我不能?我的刀、我的兵原本都是用來殺敵的,為什麼現在只能對自己人耍威風了呢?

羞愧歸羞愧,投降的主意已經打定了,不打算再改了。郭廷謂聚集軍隊,朝南方金陵的方向大哭一場,率濠州歸順了後周。

濠州的萬餘守軍和數萬斛糧食自然也就歸後周所有了。

生榮死哀

郭廷謂投降後,被拜為亳州防禦使,又到山陽行宮拜見新主周世宗。周世宗給他設宴以為慰勞,賜他金帶、衣服、好馬和萬餘器皿,說:“江南將領那麼多,唯有你,又斷了渦口浮橋,又破了定遠寨,足以報答李璟給你的俸祿了。濠州守不住也不是你的錯,即使李璟自己來守,又能怎麼樣呢!”

郭廷謂的弟弟郭廷贊當時也在濠州任馬步都校,周世宗任他為和州刺史,又命郭廷謂率濠州軍攻打天長縣。

畢竟是奉旨投降,打起自己的老同事來不但沒有心理負擔,而且還熟門熟路,一個多月後,天長縣投降了。郭廷謂又被任為樓櫓戰棹左右廂都監。

在戰場上打不過,李璟只能服軟,去帝號,對後周稱臣。

周世宗駕崩後,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建立了宋朝,史稱宋太祖。周將昭義節度使李筠不服,宋太祖派兵鎮壓,郭廷謂也參與了這場戰鬥,戰後再任知亳州。乾德二年(964年)被代還,改絳州防禦使。

後來宋朝滅後蜀,乾德四年(966年)又召郭廷謂為靜江軍節度觀察留後、知梓州。

當時,梓州的莊宅戶、車腳戶都由州將管理,養鷹鷂的百姓每天都要獻上雉兔,田獵的百姓每年都要交皮革,又有鄉將、都將、鎮將等人驚擾鄉里。

郭廷謂一到任,就將這些歷史悠久的弊政全部廢除。他為政恩惠仁愛,得到百姓的稱讚。別看我是一位武將,其實我也能治理地方。

後來,郭廷謂被代任回朝,在都城汴京獲賜宅第,不久去世。宋太祖派中使護理其喪事。

至於郭廷謂身為降將卻沒有遭到故主或新主任何一方的唾棄的緣故,史家已經給出了答案:

《十國春秋》論曰:

郭廷謂屢挫勁敵,力窮而降,要與敗主取榮者異矣。

守江必守淮,自從失去江北,南唐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南唐滅亡是在開寶八年(975年),而郭廷謂具體的去世時間是開寶五年(972年)。

終於,不用親眼目睹曾經奮力守護的舊主的滅亡了。

在求得皇帝批准後含淚降敵的南唐名將郭廷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