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


關於視覺現象的色彩,人們常有以若干種定義,來區分不同的顏色。


譬如紅色,在中國傳統上,就賦予了多種意義,象徵吉祥、喜氣等。有時紅色也代表著權威,清代皇帝的批閱習慣,常以硃砂紅筆,作為硃批諭旨。


紅色的美好寓意,也常用於器物。像在瑪瑙當中,如果帶有紅色,則是一個加分項。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論》,引援古人的說法——瑪瑙無紅一世窮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何家村窖藏唐代瑪瑙杯、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董橋先生曾在文章裡提過,他跟朋友逛古玩鋪時,朋友看上了一件瑪瑙,說是雕刻極精,且價格極貴。


朋友猶豫不決,但心裡是想買下來的。董橋這邊悄悄跟朋友說,有句古語,說的是瑪瑙無紅一世窮。瑪瑙雖精,但無紅,誰不忌諱窮呢。於是,撤退走人。


不過,古人認為瑪瑙要紅,但瑪瑙又不能全紅,全紅反而不好。意思是好瑪瑙,最好有帶某種紅色。


一般認為,中國早期的瑪瑙原料,多來自海外,在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多有外來瑪瑙的記錄。如何家村窖藏的一件唐代瑪瑙杯,關於它的來源,則有源自外國之說。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琉璃盤局部、法門寺博物館藏



唐代可謂是中國史上,最外向的帝國。

當時對外交流頻繁,首都長安也外擴到當時所可能達到的記錄,東西寬近十千米,南北幅度也將近九千米,人口最多時到達百萬以上。

唐代的文明與外來文化,共同成就了一個文化物質的巔峰時期。


對於藝術成就而言,唐代也是極為重要的時代。尚剛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叫《唐人好色》,說出了唐代工藝美術的發展,一個重要特質,就是特別看重色彩,追求色彩的絢麗。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三彩罐、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金嵌玉器、西安博物館藏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銅鏡、大英博物館藏



唐人對色彩的痴迷,體現在陶瓷、銅鏡、玉器、金銀器、木器漆器、絲綢服裝等等方面。再比如繪畫。中國畫顏色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與工藝美術的色彩用色,有著相似的淵源。

自隋、唐起,繪畫上的著色,已經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繪畫上的顏色運用,已經達到隨類賦彩的地步。

即顏料的品種,幾乎可以隨意著色了,這從唐代壁畫與繪畫中,可見一斑。

很明顯,若以色彩概括唐人的審美觀,沒有什麼能比好色之徒的稱謂更好了。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壁畫、敦煌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唐代搗練圖、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好古之僻


蘇軾在《超然臺記》中說: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


歐陽修又說:夫好古之士所藏之物,未必皆適世之用,惟其埋沒零落之餘,尤以為可惜,此好古之僻也。


歐陽修在宋代文學史,是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同時,他也是金石學的開山鼻祖。他的《集古錄跋尾》,也開創了金石學之一代風氣。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明代玩古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後,在宋人的各式記錄中,經常出現古代器物的詳細記錄。


例如呂大臨的《考古圖》,是一部金石學研究的重要文獻,系統著錄宋代以前的古器物,凡兩百三十四件。


例如,《宣和博古圖錄》,由宋徽宗主持,王黼等人編纂。收錄宣和殿所藏古青銅器,凡八百三十餘件,是宋代金石學的集大成之作。


在宋徽宗的傾注下,《宣和博古圖錄》可謂盡善盡美。每類器物都有總說,每件器物則有摹繪圖、銘文拓本及釋文,並記有器物尺寸、重量與容量。


有些還附記出土地點、顏色和收藏家姓名,並有對器名、銘文,作有考證。之所以這麼詳細,主旨無外乎是,如明人刻本的序中所言:乃好古考信之助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青銅器、美國弗瑞爾美術館藏



根據記錄,當時編撰過程,朝廷派畫工到收藏古器之家,摹繪圖樣,並且用的是彩繪


以彩色呈現器物,當然是還原度最高的。這麼不遺餘力的繪製,無不反映好古的求真之處。


但是,這些精製的作品沒過多久,便與北宋的繁華,一同毀在了金人的鐵騎之下。靖康之難,宋徽宗亦成為俘虜,北宋結束。曾經的許多傑作,諸多成果,皆付之東流。


不過,儘管彩色的圖典沒有留存,版刻的《博古圖錄考正》歷代仍有,仍能看到當時繪製之精巧,好古之熱情。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明代仇英人物故事圖、故宮博物館藏



博古圖等大量的仿古收藏與研究,頻頻出現。


這正是基於宋代崇古之風的僻好,其中的學術傾向,以歷史古物為主體,關注點則是古物的形制美學方面。這些追求,揭示著宋人的興趣點,即古雅的藝術審美觀,也就是好古之僻。


宋代文人推崇古器,於是,出現了大量仿照古物的器物。這裡最重要的,便是符合古物的形制,材質問題則是次要。所謂古制,才是重點。


好古之僻,這種偏愛是宋代文人的審美趣味促成的。宋人迷戀於集古、仿古,並且,寓意於物,樂於其中。


兩宋之際,文人階層對古器、古制,不斷地投入巨大的熱情,這種好古之僻,伴隨終身,且影響深遠。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遼寧博物館藏

夫好古之士,所藏之物,未必皆適世之用。惟其埋沒零落之餘,尤以為可惜,此好古之僻也。——歐陽修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好色之徒,好古之僻



希言自然會客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