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之肺鱗癌

上篇文章說了肺腺癌、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生長位置與肺腺癌相反,腫瘤位置一般多發生在靠近大支氣管位置的肺癌—肺鱗癌。肺鱗癌全稱肺鱗狀細胞癌,多發生在45歲以上人群,是非小細胞肺癌中的一類獨特病理類型,約佔其總數的25%~30%。

肺癌之肺鱗癌

肺鱗癌的發病機制迄今未完全明確,但有證據顯示與吸菸和二手菸暴露、環境汙染、職業暴露如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以及石棉、砷、氡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質者更易患肺癌、肺癌家族史及既往腫瘤病史、既往其他肺部疾病如(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塵肺,反覆出現慢性感染等)等因素相關。

肺癌之肺鱗癌

肺鱗癌有哪些症狀

由於腫瘤位置靠近大支氣管,因此可在腫瘤早期就表現為較明顯的刺激性咳嗽,咳痰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痰中帶血;隨著腫瘤進一步增大壓力侵犯周圍支氣管和大血管可引起嚴重胸悶、憋氣、咯血、發熱等症狀。因此肺鱗癌較肺腺癌更易在早期被發現。

肺癌之肺鱗癌

隨著疾病進一步加重 腫瘤侵犯壁層胸膜、肋間神經及肋骨胸骨時、可出現持續性疼痛,少數患者可出現肩部、胸背部持續性疼痛,或者出現腋下放射性疼痛。腫瘤壓迫大氣道時會出現呼吸困難,腫瘤直接壓迫或轉移灶壓迫喉返神經可導致患者聲音嘶啞、吞嚥困難、飲水嗆咳等。

肺癌之肺鱗癌

腫瘤直接侵犯、壓迫縱隔或轉移淋巴結壓迫上腔靜脈時,可使上腔靜脈迴流受阻,產頸面部的水腫。嚴重者皮膚可呈暗紫色,並且眼結膜充血、視力模糊,伴隨頭暈、頭痛等症狀。此外腫瘤侵犯或壓迫頸交感神經時,會引起患側眼險下垂、眼球內陷、瞳孔縮小,引起同側額部、胸壁無汗或少汗,感覺障礙等等一系列Horner綜合徵表現。

肺癌之肺鱗癌

此外遠處氣管轉移還會一系列轉移瘤症狀如顱內轉移會出現頭痛、眩暈、嘔吐、複視、走路不穩跌倒等。脊柱骨轉移可出現有局部疼痛與壓痛,甚至排尿、排便失禁或截癱。肝轉移可以發生肝轉移時出現肝區疼痛、肝腫大,伴有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現,淋巴結轉移可出現淺表淋巴結可出現腫大,其質地較硬,伴或不伴有壓痛。皮下轉移可出現皮下結節、腫塊,皮膚潰瘍、腫塊壓迫腸管還可出現不完全腸梗阻表現。

肺癌之肺鱗癌

肺鱗癌的治療

與肺腺癌一樣早中期肺鱗癌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肺鱗癌以化療為主,輔以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血管靶向治療等。Ia期患者根治術後無需放化療。肺鱗癌Ⅰb期、Ⅱ期患者先手術治療後化療,以防術後發生局部復發或遠距離轉移。Ⅲa患者如腫塊靠近主要大血管及支氣管預計術中分離風險大或難以分離可予手術前行新輔助化療使腫瘤縮小降期後手術、如新輔助化療效果不好不能達到降期目標可按晚期腫瘤治療規範與Ⅲb及Ⅳ期患者一樣實施放化療等綜合治療,綜合治療同時可以配合中醫藥來增效減毒、扶正固本延長生存期。

由於肺鱗癌更早出現一系列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等症狀、因此較肺腺癌和肺小細胞癌更容易在早期被發現。

我是專注講述臨床小故事、科普健康小常識的小崔醫生,歡迎大家收藏轉發、如有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或私信諮詢。(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抗擊肺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