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際,必有大律。

中醫師承一年多,除了必要的工作外,其他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學中醫,這門古老又博大的醫學,正在一點點的影響著我。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節律,可以這樣說,中醫天人合一的思想,之所以得以完美體現,很大一部分,就在這節律上。今天我們說說七日節律,月節律和晝夜節律。

天人之際,必有大律。

一、七日節律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這是傷寒論太陽病篇的文句,其實經過很多醫家實踐發現,許多傳染病的病程存在七日節律;在白血病治療中骨髓幹細胞移植過程中,新生白細胞出現的時間存在七日節律;一般人尿液激素變化存在七日節律;動物胚胎髮育存在七日節律…

二、晝夜節律

部分咳嗽病人,白天咳嗽減少,甚至不咳嗽,夜間咳嗽加重,循環往復,出現晝夜節律。

三、月節律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經水初潮,之後正常女性經期便以月為期,女性經期具有月節律。

天人之際,必有大律。

那麼,這些節律是怎麼形成的呢,有人認為七日節律和月節律應該月相的變化週期有關,古人將月相變化分為朔,上弦,望,下弦四個階段變化,造成每個月四個天文潮汐現象,每個階段剛好七天,這四個陰陽消漲的變化,不僅影響著潮汐,同樣影響著地球上的生物的生理病理。所以病人病程有七日節律,一個月經期經前期,行經期,經後期,經間期加起來也剛好一個月。

至於晝夜節律,其實是地球自轉,造成陰陽的消漲變化,白天陽氣足,正氣足以壓制邪氣,故咳嗽減少,夜晚陽氣減弱,不足以戰勝邪氣,故而咳嗽加重。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大家去思考,比如四季與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二十四節氣養生,十二時辰與十二經脈等,都是值得大家仔細深挖的東西。

天人之際,必有大律。

易經雲:“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內經雲:“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也許,這就是天人合一,這就是人取法於自然,中醫學一直秉承的理念,身心與天地相契合,這應該是很爽的感覺。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或許,細心的去觀察體會天地之節律與人的關係,認真的去遵守和倡行這些節律,並有效的利用這種節律,會是我學醫的必由之路,這一點,希望得到眾師友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