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二寶,大寶總是爭寵,叛逆不聽話,好累,該怎麼教育呢?

瀛哥鏝妹成長記


大寶不聽話,叛逆,其實還是想得到媽媽的更多關注與陪伴。你覺得沒有忽略二寶,但是你可能在行為、言語當中還是沒有讓大寶放心,小孩的心理特別細膩敏感。

媽媽照顧二寶多一點也是理所應當,但是大寶看在眼裡,就成了對他的忽視,所以會用一些例如吼叫,發脾氣,跟大人對著幹,敵視二寶等行為,來引起媽媽的更多關注。

很多二胎媽媽有這種煩惱,還是應該看看大寶的需求是什麼,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實想法。也許就能解決大寶發脾氣的問題了。

可以試試這樣做:

1.大寶發脾氣時,媽媽不要急忙管教制止。而是要安頓好二寶後和大寶溝通。比如可以說,

寶貝,你等媽媽一會兒,給妹妹換好紙尿褲,陪你玩兒,好嗎?

和大寶溝通時,要抱著孩子,正視他的眼睛,寶貝,媽媽看到你剛才不開心了,可以告訴媽媽嗎?你需要什麼呀?

這樣溝通,大部分孩子不會再抗拒,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回答,進一步瞭解大寶的需求。可能是需要媽媽給講個故事,可能需要媽媽陪著玩兒一會兒,等等。

這樣的溝通有利於孩子和媽媽形成開放式溝通,朝著正面的方向引導孩子。

千萬忌諱媽媽這樣說,你看妹妹這麼小,媽媽必須得多照顧妹妹,你大一點,應該幫媽媽照顧妹妹。這樣反而會激起大寶的敵視心理和逆反心。

2.媽媽照顧二寶時可以請求大寶的幫助。

這和上面說的“你大一點應該幫媽媽照顧妹妹”這句話不衝突。因為,媽媽說出來,和不說而是直接請求大寶幫助,效果會有很大差別的。

說出來,傳達的是媽媽在訓斥大寶不懂事。而不說直接讓大寶幫忙,傳達的則是,媽媽需要大寶,大寶在媽媽眼裡很重要,對妹妹來說也很重要。更會激起大寶的責任心。

媽媽可以這樣說,

寶貝,媽媽現在正給妹妹餵奶,你可以幫媽媽拿一下桌上的水杯嗎?

謝謝寶貝,你幫媽媽解決了好多事情呢。

記得大寶做完後一定要褒獎孩子,摸摸頭或親一下。

3.二寶睡著後,可以專門拿出一段時間陪大寶看故事書,或者陪玩兒他喜歡的玩具,或者聊天,以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當然媽媽如果很累,沒有精力,也可以抱著大寶睡一覺。

總之,大寶哭鬧發脾氣,無非就是希望媽媽多愛自己一點,你說呢?


精靈故事


你好,我是芋芋,一個愛笑的80後二胎寶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自從有了二寶,大寶總是爭寵,叛逆不聽話,好累,該怎麼教育呢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及經驗分享:

1、大寶爭寵,有時候是以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獲得寵愛,父母切忌不要指責,多觀察,多問幾個為什麼,父母平時也要反思自己在照顧二寶的時候是否有對二寶的忽視,你的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可能對大寶的心靈卻是一種傷害。如果不小心沒照顧到大寶的情緒,應及時補救。做的不好的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大寶對有了二寶後新的生活模式需要適應期,兩個孩子之間有個磨合期的。有時候因為有了二寶的對比,父母的精力有限,可能覺得孩子的表現不如人意,因為你的注意力被很多事情分散,不像以前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大寶身上,現在只看到大寶的不好行為,因此,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哪怕一點小小的行為,及時給大寶點贊鼓勵。比如每天發現大寶一個優點,給孩子鼓勵。

2、多和大寶表達愛,比如一個擁抱,一個親親,一個正面鼓勵,讓他感覺父母的愛一直都在。小寶對大寶做的友好行為,及時給大寶說,你看,弟弟妹妹多愛你,現在又多一個人來愛你了,媽媽相信你該怎麼做了吧。

3、在二寶面前樹立大寶的高大上形象,孩子之間的小衝突首先靜觀讓孩子們先處理,處理不好的適當干預,對事不對人。父母寬容大寶的小小任性,比如你在抱二寶的時候,大寶想抱抱,那就抱抱吧,哪怕是輕輕一摟,同時你也要告訴大寶你的一些困難想法,慢慢的,大寶都會接受的。在二寶面前不要批評大寶。

經過這次疫情,我家大寶和二寶相處,從開始的打鬧到現在的越來越和諧。大寶更懂得哥哥的身份,心疼妹妹了,父母應該起著調和劑作用,在二寶小的時候,更多應該關注大寶的心理建設,大寶健康發展,將是二寶的行為標杆,在二寶的很多教育方面,將簡化不少工作。有時間的話,給大寶和父母一點獨處的時間,保持溝通順暢。多和孩子交心。其實孩子都是很聰明的,比我們想象的好,一點就能通的。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喜歡請點個贊,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及關注,共同交流育兒經驗,和孩子一起努力,實現人生中第二次成長!謝謝!


芋芋育兒


我目前沒有二寶,但是也在考慮。我自己在家裡是老大,有個弟弟。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兒童大腦開竅指南》,裡面有讀者問到了大寶和二寶相處問題,書裡的專家是這樣說的:

1 再乖的大寶也需要時間來適應

家裡又有一個孩子,對老大來說是挑戰,是頭等大事。

雖然,你覺得自己沒有忽略大寶,但以前他是家裡的中心,吸引了爸爸媽媽所有的注意,現在難免因為照顧小寶寶,分到他身上的時間少了。

即便無比期待弟妹的到來,當弟妹真的來到,大寶內心還是會起伏。

有的大寶會發生行為上的退行,比如裝小寶寶,變得脾氣暴躁,大小便失禁等。這些都是他們對小寶寶來臨後的不適應,發生心理變化,從而影響到孩子行為。

在《3-5歲為什麼會問個不停》這本兒童心理學書籍中,也有提及這個問題。書中說:有的孩子會持續幾個月,有的呢,會一直伴隨在兩個孩子的相處中。

有時候大寶內心討厭二寶,他們會在遊戲中排斥一個小寶寶,或者聯合在一起,對小寶寶說難聽話。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弟弟出生時我已經五歲了。我永遠記得我媽媽去生產,讓鄰居照顧我兩天。那天已經很晚了,我爸把我從睡夢中抱回家。第二天天不亮,弟弟躺在媽媽懷裡哭。爸爸把我叫起來,說:你看,咱有個小寶寶。

我看到小小的人兒,很開心。從此我便有了弟弟。學者與他相處。

我有時候很愛弟弟,有時候又很討厭他。特別是媽媽給他特殊照顧時,我有天當著媽媽的面兒在他身上輕拍了100下,因為我內心覺得自己在打他。就是莫名的不喜歡他。打完後我可開心,自己躺在床頭偷偷笑。

後來隨著自己慢慢長大,跟弟弟朝夕相處,變得越來越親,互相照顧。

專家都說,孩子終究會走出來。如果父母處理得當。當他們走出來,就變成了“手足情深”。所以,家長首先要耐心,自己彆著急,給孩子時間。



2 給老大一個特殊時光,並不斷告訴他:我心裡有你

在《遊戲力》這本書裡,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老二新生,媽媽需要用心地照顧新生兒。老大心理起了變化。這個媽媽就發明了一個遊戲——愛的充電。

媽媽告訴他,我很愛你,但是你大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小寶寶需要我的照顧,所以,我難免把更多的時間分給他。但如果你需要可以來找我,我會抱著你給你充滿我愛的能量,等你消耗完了可以再來。

於是,老大需要媽媽時就來到媽媽膝頭,媽媽親吻他,擁抱他,給他“充電”。如此往復。

這位媽媽在孩子長大後,返回職場,在工作時,孩子也來求關注。媽媽就用這種方式給孩子“充電”。孩子用這種方式獲得愛,知道自己在媽媽心裡有位置,就更能給媽媽時間。


我們也可以模仿這種方式。給老大一個特殊時光。這期間專心陪伴老大。

比如晚上半小時的繪本閱讀時間,帶他出去玩耍的時間等。而且每天固定下來,讓孩子有所期待,而且知道每天都會到來,內心有安全感。

如果弄得有儀式感一些就更好了。孩子需要一些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來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越是感覺自己被愛被關注,孩子就越能離開媽媽玩耍。


3 制定行為規範

家有2寶,很容易就會產生爭執。在調節老大和老二關係上,父母很關鍵。

老大和老二不可能實現公平,因為兩人不同,小孩子確實需要更多的關注。

比如老大和老二爭執,家長難免偏袒老二一些,要求老大做一些讓步。老大就覺得家長不公平,不夠愛自己。其實不是這樣的,孩子需要知道,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在一件事情上,父母會根據老大和老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要求。

比如老大可以吃一些巧克力,小寶寶就不行;小寶寶可以尿褲子,老大就不能。跟孩子講明白這點,然後立一些家庭規矩。對日常事務如何處理作出規範。如果誰做得不對,按照規矩懲罰。

定立規範是很重要的,我就經常利用家規來教導孩子。跟孩子商量好制定出來,貼牆上,也有提前警示的作用。


4 不要把不該有的責任給孩子

很多家長會讓老大照顧老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把照顧老二當成老大的責任,那不行。

我見過很多老大因為照顧老二不得當,被父母狠批。那豈不是他更討厭弟妹?

所以,照顧孩子始終是父母的責任,而且未成年人也付不起這個責任。偶爾看顧一下可以,但看顧不好,或者不要當成經常性的,讓老大心中有怨言。

這在中國家庭中其實很常見。我覺得家長要注意。


5 多肯定老大,讓他加入照顧小寶寶的行列

人都喜歡錶揚,當我們因為一件事批評孩子時,孩子可能會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為何不給孩子貼正面標籤呢?

當老大表現出對老二的善意時,及時肯定。這樣順帶的,老大就會對老二有更大的好感。

讓他來決定小寶寶的一些事情,幫忙參與。這樣對小寶寶的事情,他好像在控制,有一種虛假的“責任感”。這種感覺會幫助他更能善待小寶寶。

孩子終究要學會跟人相處,跟弟妹相處也是重要一課,屬於提前演練。平時家長讓老大和老二想想,如何雙方一起玩兒得開心。實現雙贏,互相商量。這對孩子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塑造。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總結起來就是:給老大耐心,給他時間,孩子會走出來的;同時家長可以積極地做些事情,給老大一個特殊時光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愛;制定行為規範,多肯定孩子,別把孩子不該有的責任推給他。

這樣堅持下來,老大和老二終會發展成“手足情深”。當然,這些不一定全對,以我的見識也只能提供這麼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