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来了,时装周各大品牌的秀场扭着婀娜的脚步来了。

最近因为CHALAYAN春季20年ready-to-wear秀场,又让时尚圈上了一回微博热搜,一众路人纷纷表示越来越看不懂时尚圈,表示难道时尚的本质就是迷惑?

比如凭什么我家的床垫子都能上T台系列 ↓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再比如全身上下blingbling看起来还挺时髦的阿凡达 ↓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再比如时刻在舞蹈着的海王私生饭 ↓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以及奶奶家看不清路在何方的蚕蛹 ↓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其实对于圈外人来说,看不懂时尚圈的走秀操作是常态,因为在你不了解设计师的用意的时候,光凭秀场上的视觉表现,真的不太可能突然了解这套服饰的内容和精髓。就像作品集一样,如果只有成衣展示没有过程内容展示,学校也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实力以及是否适合入读我校。


时尚设计那些事

时尚设计一直以来就被大概分为两种类型的设计,一种就是我们口中的“成衣”设计,其实也就是大众会理解的一些时尚设计,以奢侈品牌为引领的上到爱马仕、路易斯威登、古驰,下到中端大众品牌zara,h&m,优衣库。设计师们通常会根据每年研究的流行趋势进行设计,从服装款式到服装面料,甚至于服装细节都会紧贴潮流的步伐。通常需要设计师对于时尚有一定的敏锐度。

而另外一部分就是“概念性”设计,这也就是普罗大众经常会高呼的看不懂的设计。其实大家把它们想象成艺术品来理解,也许就能够有些明白了这些服装存在的意义了。因为有的设计师生来就不是为了给“人”穿而设计的服装,反而是为了进行自己的思想艺术表达,只不过使用的载体是以服装的形式而呈现,同时这样的设计师也是为了刺激其他设计师迸发出更多的创意灵感而存在的。

就比如CHALAYAN的设计,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对于未来的服装的想象与研究,并且展现在他的设计中。他的前瞻性和大胆的创作形式,在整个时尚圈也可以被称为鬼才了。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Hussein Chalayan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Hussein Chalayan

再比如川久保玲,她的主线设计一直以反对主流审美为主,以对服装进行解构试设计传达她对于“完美”这一理解的抗议。她并不认为高级订制的女装设计是对女性审美的表达,反而她希望通过夸大甚至于“扭曲”这些身体线条部位的设计来表达女性的自由。

川久保玲说,“我的右半脑喜欢传统和历史,左半脑却想将这些规则打破。”所以如此叛逆的性格,使她的设计从未归属于主流的审美体系之内,但毋庸置疑,她为时装设计创造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同样她的设计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设计师们。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Comme des Garçons Spring 2017 ready-to-wear

看到外界对于时尚圈的不理解,往往就会引来同学们的一个疑问?要往时尚领域发展的留学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时尚留学那些事

首当其冲的就是作品集了。作品集的准备又有什么要求呢?可以天马行空和自我主义么?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做出让人感觉“迷惑”的设计么?

说到天马行空的设计,第一个蹦出来的时尚院校自然就是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圣马丁的服装设计本科课程一直以“夸张”和“疯狂”闻名于世。而圣马丁也极力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色彩与自我表达。这点我们从学校历届的毕业生就不难看出,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在传达的是一种思想的抽象设计理念。

就比如去年轰动一时的气球装设计, 由Fredrik Tjærandsen所设计的以橡胶打造的气球装系列在走上秀场后随即引爆时尚圈,同样也因为其走秀的迷惑性上了微博热搜,也不负众望的拿下了去年的欧莱雅青年人才大赏。

整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模糊的童年记忆”,但是Fredrik一直想要探索的是一件衣服的局限到底在那儿里,所以本次走秀本来是要准备一个10米的气球,但是由于场地问题,加上研究跟开发过程中,气球不断的破损,最终只能放弃。Fredrik突破常规的对于服装的理解与概念,结合他想表达的一种很模糊、迷幻的感觉。

Fredrik说,“这些膨胀的气球表现出人类模糊不清的记忆。当气球出现在伸展台上,是一种梦境的象征。而气球的收缩过程则真实呈现人类对自我意识的当下醒悟。“(哈哈,想不到吧)

直击“迷惑的”时装周,康康艺术小盆友们够不够时尚

Fredrik Tjærandsen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准备作品集,项目概念可以是让人“迷惑“的,但是你的项目过程和你的思路表达是不可以使人感到一丝丝迷惑的。要确保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思维逻辑都是顺畅并且是能够让人看懂的。不能存在跳过步骤,以及突然在最后的设计上出现根本没有调研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元素的使用都是能够清晰地表达你的设计想法,这一点在作品集创作中尤为重要。

在制作项目的中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

1.确立并且明确自己的项目主题。

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主题”,也就是我们所称为的“concept”,这个主题不建议同学们发散的很大,这样会让你无从下手,同样主题也不能太小缺乏可挖掘的深度,比如“蚂蚁”创造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但“蚁群效应”便可以成为一个主题。当然建议你从你喜欢的东西作为灵感入手,在从这里发展出自己的项目主题。要记住灵感来源和项目主题并不是一回事,他们的关系是一个发展和深入的关系。

2.设计概念要围绕主题表达自己对于话题的见解与态度。
 

使用创意调研来进行对自己主题的理解与表达,不要发展的过于偏离主题。这个阶段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来增加自己项目的视觉感官刺激,但是要记住需要让他人能够尽可能地理解你的创作这一点非常关键,以及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发展过程。比如创意拼贴、摄影、装置都是能够很好的让其他人理解你真正创作意图,让你的“迷惑行为”作品集在考官眼中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3.设计元素要围绕主题取之有道。

在从你的创意调研中提取元素的时候,要做到围绕着自己的设计概念去提取元素,并且要尽量做到自己使用的设计元素和自己的设计概念达到高度的统一性。这样才能使他人读懂你的设计。整个作品集的逻辑也会更加连贯,不至于太牵强。

最后,不管是什么专业的作品集,看到别人做的有趣的或者幽默的就照搬是绝对不可行的,你得有自己独特完整的创作思路。小长假结束了,deadline也在一天天的逼近,同学们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