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向陽紅18”、“紅背蜘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火山噴發、“擱淺法”、新型塑料

1

“向陽紅18”完成春季航次返回


今日科技話題:“向陽紅18”、“紅背蜘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火山噴發、“擱淺法”、新型塑料

▲圖為“向陽紅18”在山東半島泥質區採集重力柱樣品 圖片來源:《青島日報》


日前,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陽紅18”科考船完成“2020年中國近海綜合開放春季航次”科考任務,返回位於青島藍谷的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碼頭。


本航次歷時12天,圓滿完成了多學科調查與綜合研究工作。該航次聚焦北黃海和渤海重點海域,圍繞水體交換、物質源匯過程、海洋環境演變等資源與環境的重要科學問題展開,還在山東半島外側泥質沉積區開展了精細化的沉積地層剖面觀測與研究。


——《人民日報》


2

中國“天眼”發現2.6萬光年外“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


今日科技話題:“向陽紅18”、“紅背蜘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火山噴發、“擱淺法”、新型塑料

▲中國“天眼”俯瞰。(資料圖)


4月22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科研人員利用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觀測數據,在球狀星團M92中最新發現一個典型的“紅背蜘蛛”脈衝雙星系統M92A,其距離地球約2.6萬光年,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測到的脈衝星。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潘之辰及李菂為首的FAST團隊共同完成了這一重要天文學觀測成果論文,近日在美國《天體物理學快報》發表,並被美國天文學會評為研究亮點,有望進一步豐富球狀星團脈衝星樣本,推進緻密天體演化研究。


——中國新聞網


3

鍾南山團隊:咽漱液用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準確率高於鼻拭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面的研究有新進展。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4月22日稱,《臨床流行病》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刊登一項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臨床研究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李時悅及該院主任醫師葉楓團隊研究的結果,本研究首次開發咽漱液樣本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同時與鼻拭子檢出率進行比較,發現咽漱液陽性率高於鼻拭子標本。


核酸檢查是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檢測手段,但研究表明,不同的採樣標本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敏感性不一。最優的採樣標本應符合:1.無創、方便易行;2.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高;3.採樣時不需與患者接觸;4.儘可能避免氣溶膠生物安全問題。


——中國新聞網


4

一項最新地球科學研究發現 極端降雨或可誘發火山噴發


今日科技話題:“向陽紅18”、“紅背蜘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火山噴發、“擱淺法”、新型塑料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美國科學家團隊在一項最新地球科學研究中稱,極端降雨會激活深層岩漿運動,而發生在2018年的基拉韋厄火山噴發,可能就是由極端降雨觸發的。這一發現表明在評估火山災害時,應將降雨納入考量範圍。相關研究報告4月22日發表於英國《自然》雜誌。


此前科學家已知,降雨會觸發地震活動和改變火山活動性。但是,有關這類效應的觀察侷限於火山淺地層,降雨是否會激活深層岩漿運動,一直以來人們並沒有清晰的瞭解。


——《科技日報》


5

科普:駝背海豚會使用“擱淺法”高效捕食


海豚是一種高智商水生哺乳動物。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的部分駝背海豚會使用讓自己擱淺的獨特捕食方法,將魚趕到淺灘後輕而易舉捕獲,再借助潮水的力量游回河中。


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日前發佈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2006年至2019年間對生活在澳昆士蘭州菲茨羅伊河中的駝背海豚種群進行了長達13年的移動跟蹤觀察,並用無人機記錄下了這一獨特的捕食行為。


——新華網


6

外媒: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塑料 可在海洋中快速降解


今日科技話題:“向陽紅18”、“紅背蜘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火山噴發、“擱淺法”、新型塑料


近日,據外媒報道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更環保的新材料,據介紹,這種材料可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更快地分解。


研究小組稱,商業捕魚業造成了海洋中大約一半的漂浮塑料垃圾。不管是通過漁網、漁線還是繩索,這些塑料材料都不容易降解。尤其是漁線在海洋環境中的壽命很長,生物降解的時間長達600年,遠遠長於塑料袋,塑料袋也需要約20年的時間。


——環球網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