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被动房”作为抗疫防霾神器?

通过这次疫情,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健康的室内居住气候环境是人们首要的选择。被动房是如何保证符合卫生防疫条件的高舒适度室内气候环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被动房以极低的能耗和极佳的舒适的室内气候环境获得了市场和老百姓的青睐。被动房使室内环境全年处于舒适状态:
1、室内温度宜为20-26°C,超出该温度范围的频率不宜大于10%;

2、室内相对湿度宜为35%-65%;

3、室内CO2浓度不宜大于1000ppm;

4、围护结构非透明部分内表面温差不得超过3°C,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温度3°C;

5、门窗的室内一侧不得出现结露现象。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卧室、起居室和书房≤30dB;

一、被动房确保人体最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干燥的环境导致水分过度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湿润的空气才能保持生机盎然。人体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身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保持平衡,但这种调节是有限的,室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过高会造成散温不良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速,温度过低,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和呼吸减慢,皮肤过紧,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室内环境温度影响人的抵抗力通常人体的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为11°C和32°C。

夏天湿度大,抑制人体蒸发散热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冬天湿度大,会加速热传导而使人感觉寒冷。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容易感冒。人体适应的相对湿度上限值不超过80%,下限值不低于30%。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潮湿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室内家具发霉、食品霉变、衣物晾不干。在这样湿气严重的环境下生活会影响身体健康。

被动房通过五大原则(五个主要方面)来控制和调节室内空气的温湿度,达到人体最舒适的温湿度。五个方面主要包括极好的保温、被动式门窗、无热桥结构设计、良好的气密性、以及带换热功能的新风系统来实现。

被动房室内环境温湿度是人体最适应的室内小气候环境。这时候,人的身体、思维处于良好的状态,工作、休息都会有良好的效果。健康的湿度既可抑制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二、被动房专用新风系统确保室内清洁的空气环境

1、气密性良好的被动房极大地减少室内PM2.5的含量。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相对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PM2.5颗粒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室内粉尘污染中PM2.5占75%

2、在普通建筑上,通常采用开窗通风换气,以及建筑本身气密性差,导致在没有经过新风系统过滤的情况下,来自室外的二氧化氮会很快进入室内,与室内污染源(燃气、吸烟)共同造成空气质量变差。

3、被动房防止花粉和花粉过敏物质进入室内。房间的生物性有害物质中,花粉和霉菌孢子一般是从室外通过渗风进入室内的。对于敏感人群,通过密封围护结构减少在有害物质中暴露的可能,无疑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为什么说“被动房”作为抗疫防霾神器?

4、降低飞沫感染.

为什么说“被动房”作为抗疫防霾神器?

置换通风控制送风温度的前提下,垂直温差越小,人越不易被感染到,垂直温差由1.50K/m减少到1.08K/m,易感者吸入飞沫的数量可降低88.7%。

被动房确保了室内温度的稳定性,保证了置换通风量,使人们避免了室内飞沫传染。

为什么说“被动房”作为抗疫防霾神器?

被动房有如此的高舒适度,希望我们的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被动房,来满足人们健康的生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