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卻常常忽略了孩子對父母也有著純粹深沉的感情。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會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教育孩子,這將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


前不久鄧超在社交網絡上曬出了自己和小孩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屏。


記錄中顯示小花妹妹非常想念鄧超,而鄧超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甚至沒有充足的時間給家人打電話。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這一段錄音可以看出小花妹妹對父親純粹的愛。

當鄧超表示自己在外地工作無法回家時,他今年才四歲半的女兒居然表示理解,還說爸爸辛苦了,我不怪你之類的話。


小小年紀就那麼可以理解父母,並且乖巧懂事,真是乖巧的讓人心疼。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想必看到自己的女兒那麼乖巧懂事,又那麼的愛自己,超哥應該也是非常的感動。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歌頌父愛的深沉,母愛的偉大,卻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孩子對於父母的愛是多麼的濃烈。


其實孩子遠遠比你想象中更愛你。


你常常忽視的一面:孩子對父母深深的愛。


我們從小便聽說過很多古人孝順父母,為父母甘願奉獻出自己一切的故事。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們對於父母愛的表達。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語文課上老師讓同學們用如果來造句。有一位小男孩兒寫道,如果我是一隻母雞,就下蛋給媽媽吃。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被小孩兒的奇思妙想與古靈精怪逗笑了。


但是仔細一想卻突然十分感動。


那麼小的孩子就知道掛念著父母,惦記著父母,還想要變成一隻母雞下蛋給媽媽吃。可以看出他對母親的愛和關心。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圖片中的小男孩兒身穿綠色雨衣趴在媽媽的電瓶車後座上。想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媽媽的坐墊,以免被雨淋溼。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在一處旅遊景點有一個吊橋,走路還不穩的小男孩十分害怕,當他搖搖晃晃地走過去,卻發現媽媽還在橋的另一端。


即使他非常害怕,卻還是勇敢的跑過去,牽起媽媽的手就走。


小小的身軀卻有著大大的能量,那麼小就有了保護媽媽的慾望。


看著他堅定的步伐,好像為了媽媽可以變得十分勇敢,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大人們常說一個孩子就是家庭的全部,可是在孩子們眼中,家長才真真正正是他們的全世界。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孩子們正用他們自己獨特的方式傻傻地愛著你。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家長們,你們有沒有需要反思自己的?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有很多不讓人滿意的地方,會有許多的缺點,但他們的心都是善良的,都是真正用心愛著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的。


可很多父母卻忽視了孩子對自己的愛,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孩子們的心靈。


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我家的小朋友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如果自己和父母有了分歧,必須按照父母的意見去辦,如果有和父母有不同的意見,那麼就不能表達,如果表達出來就叫做“抬槓”或者“犟嘴”。


當時的我並沒有什麼逆反心理,只是單純的覺得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不同,想要他們也支持我理解我。


但每當我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會覺得,我是故意“逆反”。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後來等我再長大一些,接觸到的人和事物逐漸變多,學到了知識也逐漸豐富起來,會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方法和思考習慣。


但父母卻總是向我灌輸他們的想法。


特別是我的媽媽,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來教育我。


也許是因為媽媽是老師的,這大概是職業病吧,她總是在飯桌上對我的各種瑣事指手畫腳、指指點點,指導我做這做那,儘管我認為我的方法並沒有錯,而且一直以來我都是這樣做的,並沒有給我帶來不好的影響。


她卻非要把她的想法灌輸給我。


我並不是不接受長輩們的意見,我可以聽從他們合理的建議,但是我不能忍受他們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我進行“教育”。


我不認為父母比我有更豐富的閱歷,更多的經驗就可以否定我的行事方式,我覺得我的行為和我的習慣應該得到他們的尊重與理解。


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們做的不對,父母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地與他聊聊,告訴他應該怎樣做呢?


而不是一味的去否定、去批判、去“教育”他。


你覺得呢?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不管是社會新聞還是影視作品,我們從中都能發現。一個人他的品性與性格和童年時期的家庭環境,甚至父母的社會階級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個事業成功、興趣廣泛、性格溫和的人,他的童年多半是溫馨而快樂的,他也往往會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而那些極端恐怖的犯罪分子,我們如果調查他的童年,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童年缺乏父母的陪伴與管教,甚至是在畸形的家庭關係中成長。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樣說比較極端,因為正常的家庭並不會像犯罪分子的家庭一樣環境那麼惡劣。


但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和方式的確會對孩子後天的性格和行為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童年時期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你對他所做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很多人成年之後懦弱膽小,不敢在公共場合勇敢地表達自己,喜歡討好別人,或者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失去自我……


這些都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與之童年時期受到的教育和父母對待他的方式有關。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很多父母在工作上、生活中不如意,便會將孩子作為洩憤的出氣筒。


發洩過後,父母心情舒暢,並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何不妥,因為他還只是個孩子。


但是時間久了。這種情況會在孩子幼小的心裡造成極大的創傷,童年時期的陰影到了成年之後很多也很難修復。甚至有些陰影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這絕不是誇張!


父母應該怎樣做


這是外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的一段話。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看了這段話之後,我深有感觸。


很多人在童年時期受到過父母的不公正待遇,在他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所以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給自己的孩子,甚至更加變本加厲。因為他覺得自己終於為人父母,不用再忍受父母的責罵,而是能夠將這些怒氣,發洩到下一代的身上。


如此一來便形成一個死循環,這無疑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是十分不利的。


而這位外國媽媽的做法便十分可取。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如果自己曾經童年時期受到過傷害,那麼自己長大之後絕對不要再做這樣的人,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同樣的傷害,同樣的痛苦不要讓他再經歷一遍。


另外我希望很多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而不是簡單的給自己的孩子訂立目標和要求。


試想,你要求你的孩子能做到這些,那你自己能做到嗎?


如果自己都遠遠達不到這些目標的話,那麼你們也沒有理由要求孩子必須要達到。


更沒有理由因為孩子達不到你的目標,而對孩子進行責罵或者是嚴厲批評。

鄧超和小花妹妹的微信聊天記錄給你帶來警醒了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孩子對父母也有著深沉和純粹的愛,希望父母不要忽視孩子的心意,忽視孩子的愛。

願曾經在童年時期受到過傷害的人創傷能夠早日痊癒。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被善待。������������������

我是@甜甜的小劉呀 一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兒,渴望用文字帶給大家啟迪與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