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儋州馬拉松的年齡組獎金髮放說開來

由儋州馬拉松的年齡組獎金髮放說開來

昨天聊了儋州馬拉松的個人獎金髮下來了。大家都很高興,樂呵呵的。

在群裡聽到這麼一句話:“等我老了,也可以去拿年齡組獎了。”

言下之意是,年輕人拿年齡組獎不易,老年人拿年齡獎容易。

這句話和這個意思可以再深入議議。

年齡組獎相對於以絕對成績名次獎,要公平得多。但也有不足之處。

我總結出年齡組獎的不足主要有四條:1、男女參與度不同,男多女少,獎金卻一般多,女子佔用了較多獎金資源;2、各年齡組的獎金一般多,但各年齡組參與人數多少不等,導致獎金分配不均衡;3、成績倒掛現象(低成績拿高獎,高成績拿低獎)幾不避免,不公平;4、年齡組獎勵畢竟是個比較粗放的方式,獎勵不夠精準,五歲一組,低齡佔優,XX歲及以上,就更粗放了。

中青年的參與度大於老年人的參與度,這是客觀現狀。年齡組獎的一個現象是:高齡選手相對少,高齡獲獎者就相對容易,且有的獲獎名額可能不滿,顯得老年組的獎金很好拿。

在現行的年齡組獎規則內,儘管高齡選手容易拿獎,也得首先能活到那個歲數,還得能折騰起那42.195或21.0975才行。這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能拿到獎的老人,還真就了不起,那也是本事,不服不行。

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一個隱形的問題,即好拿不好拿獎金,不是光看年齡大小,還是要看成績好壞。衡量男女老少成績好壞的標準是什麼?以我現在的認識,應該是相對成績。

以相對成績,即以該選手的成績與性別年齡世界最好成績相比較得出的比值,來衡量所有選手的高低,才是最合理最公平的方法。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以相對成績說話。就沒有獎金好拿不好拿的事了。相對成績對所有人,難度一樣。以我的成績為例。

由儋州馬拉松的年齡組獎金髮放說開來

我的相對成績是64.18,高於我的相對成績的,名次列前。

希望年齡組獎勵能升級為相對成績獎勵來競比高低,以推動路跑比賽公平合理的健康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