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的世界觀

科學家講大概宇宙90%是暗物質暗能量。“暗”可以大概理解成“看不見”。科學知道他們存在。但不知道他們究竟是誰以及如何掌控。比如我們肉眼看不見紫外線。但紫外線也是一種光。是科學能看見的那10%。而另外90%的暗物質暗能量不會吸收或反射光。就算他們在我們眼皮底下或身體裡面也不得而知。我們處於一個未知遠大於已知的世界。

這個科學現實跟大部分人的實際狀態是矛盾的。因為大部分人的日常思維和生活都好像90%的未來是可控可預知的。而不是相反。

新冠提醒了人類這一點。不可控不可知可以是隨時成為現實。新冠就來自那90%。這是我越發對新冠抱有好感的原因之一。我們本以為美國是沒有對手的。本以為熔斷是不會連續的。本以為油價不會是負數。巴菲特老頭兒都在驚歎太多以前沒見過的東西。

對於新冠的預測。我目前只看到兩個方面。第一是蓋茨和他信賴的科學研究。他們幾年前預測了病毒會讓人類措手不及。雖然時間和地點不知道。第二是中國傳統文化。不能否認在那個存在幾千年的古老模型裡對“庚子年”確實有各種災荒不祥的預測。最近流傳較多的《地母經》有更詳細的描述。

不過相信蓋茨以及“庚子多艱”並作出準備的人太少了。估計1%也不會有。主流世界是不當回事的。川普作為最有權勢的地球人即使在新冠發生幾個月後也是低估他的。很多歐美人即使有能力儲蓄也不會儲蓄。處於手停即口停的狀態。政府不得不直接發錢。而中國人喜歡存錢的習慣可能正折射了一種對未來和未知保持敬畏的心態。月光和儲蓄後面是兩種世界觀。

科學起到決定性作用了嗎?科學既沒準確預測到。也沒足夠有力的說服人們及時帶上口罩和停止聚會。也沒阻擋住在歐美5%的死亡率。也沒及時給出疫苗。

我們對科學的要求其實比科學在目前能給予我們的多得多。科學已經把最重要的事實告訴我們了。90%的宇宙是未知的。我們只是選擇忽略。

科學儘量讓我們謙卑。對未知保持敬畏。但我們誤解了科學。甚至綁架了科學。我們以為目前人類掌握的科學可以讓我們凌駕一切。可以成為黑倒我們還不能理解的一切東西的證據。

今天我們從新冠學到這一教訓了嗎。

在前蘇聯解體後預言“歷史終結”的知名學者福山本質上是個反科學的人。科學告訴宇宙90%是未知的。他卻敢預言某種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用一個可能顯得誇張的說法。我以為那些在各種廟宇裡求神拜佛的阿公阿婆都比福山們更具有科學精神。阿公阿婆至少明白很多事是自己搞不定的。那些被敬仰的神佛其實代表對不確定性的尊重。而福山們卻認為世界盡在掌握。

新冠專治不服。於是福山現在承認他錯了。那個曾被判為“終結歷史”的以個人自由、市場經濟、民主制度為特點的東西顯然在新冠面前失效了。

如果對那未知的90%宇宙抱有足夠的敬意。就可能同意。今天面對的一切強大都極可能被弱小打倒。

我們對那90%一無所知。可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態度來對待他。這個態度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孔老夫子的定義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阿公阿婆是知。福山們是不知。知者的謙卑柔軟pk不知者的剛強自用。這就是對待90%的態度的不同。

新冠在中國發生之初。歐美認為這只是“黃種人的病”。隨著傳染加劇。他們先是拒絕戴口罩。後是拒絕隔離。看到中國1%的死亡率就認為自己可以做到0.1%。以大流感做準備。然後各種數據顯示遠惡劣於中國。總統總理們的反應是帶頭質疑。“我們有這麼好的醫療資源和系統。肯定比中國強。他們的數據必須是假的。”再然後他們又急著復工。一個示威群眾擲地有聲的怒吼:“人民有去死的自由。”

所有這些行為其實都是態度問題。剛強自用。他們不明白他們的強大隻在於那10%。而把這份信心錯用到了剩下的那90%身上。

dele前輩前幾天發了個朋友圈。大意是。人們看到老美被新冠搞得很被動。於是覺得老美是紙老虎。這是個誤解。人家有跟其文化匹配的制度。有最強的科技。他們的問題在於“以強為強”。而不是老子說的“柔弱勝剛強”。不懂“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天天抱著已經搞懂的那10%自豪。卻沒準備好對待那還在黑暗裡的90%。

反觀中國。該戴口罩就戴。該隔離就隔。該撤人就撤。其中暴露了無數問題。但該慫就慫。知錯能改。這是柔弱的好處。這是心裡真正有那90%的存在。

趙思銘說他這一段老想起兩句古話。“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前一句說的是老美。後一句說的是老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讓人謙卑柔軟。於是矚目於那90%。安樂讓人剛強自用。於是矚目於那10%。今日的歐洲很像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後期。精神文明充沛但國力確是虛弱。今日的美國心態很像1840的大清朝。被新冠打得丟盔卸甲。卻從上到下甩鍋上癮。大清朝的義和團是自認“刀槍不入”。而現在感染百萬死了6萬還不戴口罩抗議隔離的也是義和團。他們自認“百毒不侵”。甚至已經“生死看淡”。

新冠會扭轉人類的世界觀嗎。可能對1%是有影響的。但對99%絕無可能。義和團不是單單在大清朝末期才有的。之前一直有。在哪裡都有。

每次有關於新藥和疫苗的一星半點的消息出來。朋友圈裡就會有潮水般的熱烈反響。他們好像被打了一針興奮劑。迫不及待擲地有聲的不斷重複“還是要相信科學”。這話的潛臺詞是“科學搞定一切”。“我們可以藉助科學凌駕一切”。他們的世界觀一點沒變。一點也沒準備好謙卑、妥協、服氣。而是時刻準備著被科學武裝起來恢復自己的剛強傲慢。

已經流傳了幾個月的一種藥被命名為“人民的希望”。從這個名字裡可以看到人民對掌控一切的渴望。而不是與對手共處的泰然。sars沒特效藥沒疫苗。mers沒特效藥沒疫苗。還有埃博拉、禽流感、hiv。蝗蟲和山火在肆虐。地球在升溫。南極冰層在融化。被寒冰封印幾十萬年的病毒自由釋放。為什麼人民會一直認為科學隨時能掌控一切呢。

那些只看見科技之能的人。看不見科技之不能的人。可能是因為科技帶來的財富和力量大部分被一小群人得到了。而科技的副作用比如汙染和與之相伴的災荒卻是被絕大部分人承擔了。

如果新冠會說話。我猜他會說。人類算個屁。

人類把對宇宙10%的認知迅速推進到20%甚至95%。新冠和hiv被幹脆解決掉。當然有這個可能。可我以為這個可能現在不會發生。

人類是一種生命。那麼宇宙本身是一種生命嗎。人心有愛。那麼宇宙有愛嗎。

回答是當然的。如果宇宙不是一種生命。怎麼會生出人類這種生命。怎會生出地球這個生命。所以人類對於宇宙90%的未知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這是宇宙生命的一種無聲表達。人類你要謙卑。你太弱小。只有謙卑才能抵達剩下的90%。謙卑才是道路。而企圖掌控一切的傲慢則不可能抵達剩下的地方。執迷於10%則不可能抵達剩下的90%。放下了才能前行。

這還不夠明顯嗎。我以為再明顯不過了。是不是明顯可能取決於是用腦袋想還是用心感受。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謙卑柔軟就是大道甚夷。科學搞定一切就是民好徑。謙卑柔軟是一種向內的約束。這讓習慣於剛強傲慢而對外施加力量的人覺得無所適從。而研發藥物幹掉不斷冒出來的新病毒讓這些人感覺充滿力量、有了凌駕世界的快感。

新冠會改變人類整體的世界觀嗎。不但不會。而且還會讓掌握權力的人類階層變本加厲。他們用剛強打了敗仗。但他們不會掉過頭來認為謙卑柔軟才是解決方案。他們會認為只是因為自己剛強得不夠。不會回頭。而是進一步把本能的老套路發揮到極致。

世界會怎樣呢。舉一個例子可以大概推出全貌。

去年卡梅隆編劇和監製的《阿尼塔:戰鬥天使》。裡面有一個懸浮在地球上空的“天空之城”。權貴住在這裡。而貧民住在地表。相互隔絕。我以為這是必然會出現在人類歷史裡的東西。

新冠造成了兩個現象。一個跟歷史一樣。底層人群受到最大打擊。比如有色人種只佔紐約人口4成但死亡比例佔到2/3以上。因為沒錢沒醫保所以不得不冒險出去工作或者帶病硬扛。但另一面是最有權力的人群也被拿下。首相、議員、皇室、明星。這是之前很少見的。是戰爭和饑荒都做不到的事。這撕破了權貴的堡壘。打破了他們本有的安全感。

新冠可能是在說。如果弱勢人群不能被照顧好那麼上層人群也逃不掉。那些沒醫保沒存款的人迫於生計而隱瞞自己的病情外出工作、示威。這必然威脅到所有人。

接下來有兩個選項。一個是照顧好所有人。讓所有人都有食物和醫保。但顯然這個事的成本太大了。而且是個看不到盡頭的事。不能一勞永逸。

另一個是推行更強大的隔離。把下層跟上層完全隔離起來。不能忘了隔離是人類長久的習慣。比如川普想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修一道牆。比如很多國家對新冠的直接反應是逆全球化。比如芝加哥有一條街。這一邊平均壽命90那一邊是60。而這兩個區之間是通過公路、牆、監控、執勤的保安等等有形無形的東西隔離開的。

但顯然這些措施還不能隔離傳染病。因為不夠徹底。不同階層的人會通過其他的途徑相互接觸。有錢人還必須接受下層人的各種貼身服務。

完全的隔離需要更強大的科技和財力才能實現。但只要條件具備了。那些掌握科技並必然同時掌握財力的人就會馬上付諸實施。為什麼不呢。因為他們的本能和慣性就是利用科技凌駕一切。

照顧好所有人。這需要太多的謙卑、柔軟、耐性。這對迷戀用工具搞定一切的習慣來說太強人所難了。而相反。被新冠的壓力而繼續孤注一擲的投入科技造出來一個空中之城。如此徹底的把兩個人群從物理上完全分開。這是一個看起來一勞永逸的事。也是一個可以激發無窮想象力、耗費掉荷爾蒙、展示人類“創造力”和凌駕寰宇之能力的事。好處實在太多了。

我想。空中之城一定會建立起來。然後90%的宇宙部分會發出另一種類似新冠的災難以提醒人類。雖然這樣的提醒仍然只對1%的人有效。而對99%的人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此往復幾次之後。這個序列的地球人會被徹底埋葬。就像瑪雅人、亞特蘭蒂斯人等等一樣。在“輝煌文明”之後歸於沉寂。

黃崢上週發的公開信提到類似的一點。他也把新冠看作是宇宙的“信使”。而對待這個信使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大量的物體在本質上就是相互交織和關聯的呢?由於物體存在這些內在聯繫。試圖屏蔽物體之間的關聯的方法就不再能那麼有效。”

黃崢在公開信裡引用了幾個科學公式。這可能是在暗示他的看法不限於商業而是指向人類整體。很多人為著創業者的哲學思考而鼓舞。可他們只是以迎合世界而成功。創業者會說改變世界。但通過商業幾乎無法改變世界。通過商業只能加速世界的本來的流向。很多自以為改變世界的人只是世界的傀儡罷了。很多改變世界的人只是被世界改變了而已。

人類整體是幾乎不可被改變的。但人可以改變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