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人生在世,有時得意,有時失意,得意之時便可“一日看盡長安花”,失意之時只能“潦倒新停濁酒杯”,就是這樣一場反反覆覆的修行。

有人說,人生要經歷過起起伏伏後才算得上完整。

比起春風得意的瀟灑,誰都不想面對失意時的落魄。

然而,失意也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也需要學會接受和麵對。要知道,你當下所有對待失意的樣子,都決定了未來的格局。

01 失意時千萬不要忘形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有過這樣一席話:

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話——“失意忘形”。

有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

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了——失意忘形。”

比得意忘形更可怕的是,失意忘形。

面對失意,一個人如果選擇了逃避和自甘墮落,便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日本電影《比海更深》中,講述了一箇中年男子良多的故事。

年少時的良多才華橫溢,憑藉一本自傳性小說成名,獲得了島尾文學獎。

之後的他,陷入了長達十五年的創作瓶頸之中,再也沒有好的作品問世。

自視甚高的良多不願為了錢去創作,只能選擇去事務所做了一個不入流的私家偵探。

原本幸福的家庭也已經支離破碎,妻子響子帶著兒子早已離開了他。

他沒有將所賺到的錢用在家人身上,反而好賭成性,不停的將錢拿去賭博,最後連兒子的撫養費都給不了。

妻離子散和經濟的窘迫都沒有讓良多覺醒,卻總是想辦法逃避,漸漸淪落成為一個滿腹牢騷的失意中年男子。

深夜時良多也會問自己,為什麼我的生活變成了這樣?

《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其實,他不是沒有機會。

雖然在自己堅持的創作方向上受阻,但也有人邀請他寫一些漫畫故事,良多也完全可以通過努力一步步改變現狀,只是這些機會都被他無情的拒之門外。

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也許不是那麼簡單,但如果我們一直在失意中逃避,只會難上加難。

《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還有很多人,每逢遇到失意便開始胡亂臆想,無限放大自己的痛苦,陷入在自我懷疑的痛苦循環中。

彷彿世界都像虧欠了自己,甚至有了自暴自棄的想法。

當我們面對失意時,千萬別失意忘了形,也別忘了自己本來的樣子。正如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所言,不可以一時之得意,而自誇其能;亦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志。

你在失意時,所有的努力、堅持和改變,都將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02 失意時更要主動而為

這次的疫情,讓曉雪依舊失業在家。

她曾經是一家國企的項目主管,春節前接到通知,由於公司業務結構調整,曉雪所在的項目部門將會被劃到另一個部門重組整合,原部門的人員所剩無幾。

這次部門重組,來得如此突然,事前甚至沒有一絲消息。

無奈之下,曉雪和大多數同事一樣,只能選擇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拿了賠償走人。

梳理好心情後,原本想趁著春節後“金三銀四”招聘季重新開始找工作,更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疫情又一次打亂了她的生活,幾家心儀的公司都關閉了很多招聘崗位。

招聘數量在減少,要求門檻卻一下子提高不少。

對於曉雪而言,真的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雪上加霜。

然而,她卻讓我看到了,暫時的落魄下對待生活的另一種態度。

在家的日子,她給自己的每一天都做了日程計劃表。除了在網上投簡歷,她還細心的研究整理每一個崗位的要求,對照自己的簡歷一一找出不足。

根據這些不足,積極的看書補充專業知識,在網上付費請教行業內專家,通過線上平臺學習各種軟件和工具。

每參加一次線上面試,她都會認真的記錄下來,寫一份反思日記,看看自己是否還有提升的空間。

“與其一直抱怨和焦慮,不如專注在當下,多學一些東西,說不定還能多爭取一個機會。”

曉雪說。

《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同樣都是失業的困頓,有的人選擇了在焦慮中繼續迷茫,有的人選擇了逃避將工作拋之腦後,也有的人,像曉雪一樣,沒有多少抱怨,一直堅持改變,為自己默默積蓄能量。

是選擇微笑著主動面對,還是一味的抱怨從不改變,時間都會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能扛過悲傷的人,才能更早迎來曙光。

失意時除了不能逃避,更要主動而為,才能越走越遠。

03 失意的人生也能活成詩意

面對失意,

李白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蘇軾說,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納蘭性德說,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

《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而說到人生的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也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讀一首他的詩,寧靜致遠,更有些許超凡脫俗的韻味,然而他的人生境遇,卻並不總是如此禪意般美好。

王維的一生,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悲歡離合,最終寄情懷于山水之間,終得一生灑脫。


《比海更深》的人生哲學:失意時的樣子,決定了你的格局

他雖出身名門望族,但幼年喪父,寡母孤身一人將兄妹幾人帶大。

少年之時,初入長安便一舉成名,然而只因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仕途飛來橫禍被謫貶濟州。

而立之年,妻子又因為難產離他而去,王維傷心不已,餘生一人,再無婚娶。

安史之亂中,他被叛軍虜去,還被安祿山封以官職,當了兩年的偽官。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無奈之下,他只能以詩明志。

戰亂平息後,所有被封偽官的人,都要被砍頭、流放。多虧弟弟王縉以削官為代價,加上王維這首詩,他才得以保全性命。

之後的王維,雖被降為太子中允,但也幾經升遷,最後官居尚書右丞。

後人將王維稱為“詩佛”,更多的是對他一生灑脫的讚譽,殊不知這背後要忍受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和煎熬。少年失父,中年喪妻,官場浮沉,每一件或許對他都是一場難以言喻的痛擊。

王維選擇了在大悲中隱忍,在失意中尋找希望。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是晚年的他一路走來之後,對每次失意下的堅守做得最好詮釋。

走到水窮之時,不如怡然自若,坐看雲捲雲舒,通透簡單而又至情至性,悄然積蓄力量,直到時機的到來。

王維的一生,並不悲涼。

他,才是真正將生命活成了“詩意”的那個人。

04

人生這場路,起起伏伏太正常,暫時的失意也許只是一次小小的歷練。

比起最終的結果,更重要是你對失意時的樣子。

積極面對,主動而為,你的失意終將變成“詩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