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懶,家長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孩子年紀也不小了,但是懶得毛病是越來越嚴重,甚至吃飯穿衣這樣的事情都要別人幫忙。上學之後,就演變為不愛學習,不愛思考,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讓家長朋友們感到非常著急。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孩子糾正太懶這種壞習慣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朋友們有幫助。

首先、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麼磨蹭,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其次、父母一定不要站到孩子的對立面,要讓孩子感覺父母是和自己一個陣營的,這樣,他就不會因為反感你,而故意在你面前做出沒精打采、愛搭不理、拖拖拉拉等行為,從而因為你的態度而影響了他的學習。從你的敘述就可以看出,孩子有事情不願和你說,而更願意和同學交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再次、制定學習計劃。所有各科作業都嚴格按老師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逐步養成不完成作業不睡覺的習慣,改掉"明日復明舊"的思想。作為低年級的小學生,不許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如果提前完成規定的作業,家長應陪孩子做一些互動的訓練遊戲,讓孩子在愉快的心情中進入夢想,注意:睡眠不足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天敵!

最後一點、讓孩子承擔懶散的後果,孩子的懶散和家人的嬌慣有一定關係,所以孩子事事求助於家長時候,家長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心不幫孩子做事,這樣就能強迫孩子自己做。懶惰會誤事,當孩子因為惰性出現瞭如起床晚了,吃不上飯了、上學遲到了,被老師批評了等後果時,家長一定不要幫助孩子找藉口,要讓孩子自己承擔懶惰的後果,記住教訓之後,孩子自己會反省,再懶,他就要想一想了。


孩子很懶,家長該怎麼辦?


以上只代表筆者自己的觀點,您要是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方留下,如何你覺得筆者寫的文章幫助到您,就請您給筆者點點關注,您的關 注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