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老家許昌

文·圖‖張延偉

在禹州市無樑鎮西北部有座形狀怪異的山峰,北坡背陰之處陡峭險峻,南坡向陽之地略顯平緩,人稱“不過崖”。民國二年(1913年),當地人在不過崖山頂築寨以防土匪侵擾;之後有信徒將寨頂房屋加以修繕並作為廟堂使用。

不久前,筆者順著南坡的蜿蜒小道登臨山頂,可能是香火漸衰的緣故,廟堂無人看管、旗杆斷折,幾間房門緊鎖,隔著門縫往裡看,也不知都供奉著哪路神仙。

其中一間屋子正中有兩尊神像,男的蟒袍玉帶、相貌威儀,女的鳳冠霞帔、慈眉善目,我暗自思忖:這莫不是後漢高祖皇帝劉知遠與皇后李三娘的金身?傳說中,不過崖與劉知遠、李三娘之間都有淵源,說起來這裡也算是劉知遠的發跡之地。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劉知遠(895-948)是晉陽(今山西太原)沙陀族人,年輕時窮困落魄,遊蕩到陽翟縣(今禹州)境內給人打零工混飯吃,飢一頓飽一頓的,跟個叫花子差不多。

這年十冬臘月的一天,風雪交加,劉知遠找不到活計,又冷又餓,暈倒在陽翟扒村大財主李員外家門口。心地善良的李員外讓人把劉知遠抬進屋裡,熬了薑湯將他救活,問明來歷後,看他可憐,就留在家裡做了負責餵馬馴馬的長工。劉知遠的生活這才稍稍穩定下來。

李員外去世之後,偌大的家產留給兒子李鴻信。李鴻信為人刁鑽奸滑,對家裡幹活的下人們頤指氣使,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他有個妹妹叫李三娘,聰明穎慧,待人和善,多次在哥哥面前替劉知遠幫腔說話,劉知遠心存感激,幹起活來越發勁兒足。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劉知遠雖說是個下人,卻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又和李三娘年齡相仿、脾味相投,一來二去二人竟互生愛慕之心,李三娘常以查看馬匹飼餵情況為由,暗中和劉知遠來往,有時替他縫縫補補,還時常送些吃喝。

有天夜裡,李三娘悄悄帶著縫補好的衣服來到馬棚和劉知遠傾訴衷腸。

天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而且整夜不停,李三娘回不了自己住的內宅,便私下和劉知遠在馬棚裡成了親。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劉知遠和李三娘之間的事情很快被哥嫂察覺,李鴻信惱羞成怒,既恨劉知遠不知天高地厚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又怪妹妹李三娘和下人私通、做出敗壞門風的醜事。李鴻信兩口子經過一番合計,決定拆散這對名不正言不順的夫妻。

當時扒村東北部有個山口叫不過崖,不知從啥時候起,不過崖北坡出了一匹怪獸,能咬死併吞食行人。那一帶原本是交通要道,自從出現怪獸以後吃得路斷人稀,人們一提起來都心驚膽戰,再出門時寧可繞道五六里從東面山崗間的一條溝裡過,也不敢再從不過崖走了。後來有人搬遷至繞道而行的那條溝里居住,逐漸成村,叫作叫“繞溝”,沿用至今。

為了除掉劉知遠,徹底斷了李三娘的念想,李鴻信就叫劉知遠到他家位於不過崖山下的那塊地裡去種瓜。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劉知遠情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他把心一橫: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於是辭別李三娘,毅然去了不過崖。

當晚皓月當空,劉知遠躺在瓜地旁的草菴裡輾轉反側、徹夜不眠。突然外面狂風四起,伴著“咴咴”的怪叫聲,彷彿飛沙走石一般,劉知遠索性走出草菴看個究竟,只見一匹體大口闊、眼似銅鈴的野馬朝他猛撲過來。

劉知遠一閃躲到野馬左旁,伸手抓住馬鬃,飛身躍上馬背。那野馬又“咴咴”怪叫了兩聲,四蹄騰空直立而起,左閃右擺,想把劉知遠掀下來。劉知遠靠著平時練就的一身馴馬本領,兩腿夾緊馬腹,雙手牢牢抓住鬃毛,野馬馱著劉知遠在山溝裡奔跑了十來個來回,直累得通身冒汗也沒辦法擺脫。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野馬知道遇著“正主兒”,也不敢再造次,於是馱著劉知遠來到山腳下一塊地方,揚蹄朝地下猛扒起來,很快露出一個巨大的包裹。劉知遠解開包裹一看,裡面原是一副鎧甲、一把寶劍和一套馬鞍工具。

劉知遠把鎧甲穿在身上正好合身,寶劍拿著也十分順手,馬鞍則和剛剛征服的野馬相配,不由得大喜過望,遂騎馬順著不過崖旁邊的一條山嶺向著西北方向奔去,到西夏投軍去了。後人為了紀念此事,就把這條山嶺叫作“跑馬嶺”。

不久,李三娘發現自己懷了劉知遠的骨肉,卻被哥嫂逼著白天擔水澆麻,晚上推磨磨面,李三娘都咬牙堅持,生下兒子“咬臍郎(即漢隱帝劉承祐)”。其間歷經磨難,最終母子相認、夫妻團聚、舉家團圓,李三娘入宮受封為娘娘。這是後話。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再說劉知遠策馬投軍,正好遇到李嗣源(即後來的後唐明宗皇帝)在招兵買馬,劉知遠很容易地當了兵,由於作戰勇敢,隨後被升為偏將,和石敬瑭一起共事。

一次,李嗣源和後梁軍隊在黃河岸邊的德勝(今河南濮陽)激戰,石敬瑭的馬甲突然斷裂,幾乎要被敵軍趕上,劉知遠不顧生死,將自己的馬換給了石敬瑭,自己則騎上石敬瑭的馬掩護石敬瑭後撤。

石敬瑭非常感激劉知遠的捨命相救之恩,於是在李嗣源繼位稱帝並任命他擔任河東節度使後,將劉知遠要到自己手下任職,成為親信。

劉知遠從此便步步高昇,歷任檢校司空、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等職,日趨顯貴,直至公元947年(開元四年)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只可惜劉知遠福厚命薄,稱帝一年後即暴病身亡,成為中國歷史上即位時間最短的“開國”皇帝。

劉知遠死後不到三年,後漢滅亡,同樣成為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或許是這一家人都與陽翟淵源深厚的緣故,劉知遠死後葬於萇莊柏嘴山之西的大龍山,其陵墓叫作“睿陵”;李三娘死後則葬在淺井麻地川村的喬龍山和青龍山之間,俗稱“娘娘墳”,即高後陵;漢隱帝劉承祐即位二年被鄴都留守郭威殺死,葬在花石北王莊,當地稱“咬臍郎墓”,即潁陵。

這位福厚命薄的皇帝,在禹州奇山“不過崖”發跡

【作者簡介】張延偉,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禹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