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以開啟‘雙封’功能”?官方迴應:從未推出過!

近日,不少網友反映在朋友圈裡看到有用戶微信名後標註著“已開雙封”的字樣,傳言稱,這是微信平臺開通了“雙封”的功能。

所謂“雙封”,是指當用戶開啟該功能後,一旦遭到投訴,投訴人和被投訴人會同時被封號。

這則看上去並不可靠的消息,在微博平臺的相關話題內,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證實:“我朋友舉報了個騙人賭博的,自己也被封了。”

“微信可以開啟‘雙封’功能”?官方回應:從未推出過!

△微博網友稱“雙封”確實存在

記者查閱《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範》得知,用戶在遇到違反行為規範、內容規範(侵權類內容除外)、支付規範的違法、違規行為或內容以及其他侵害到用戶自身合法權益的內容,可選擇通過客戶端在投訴頁面進行投訴。投訴後,依據《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如果騰訊發現或收到他人舉報或投訴用戶違反本協議約定的,騰訊有權不經通知隨時對相關內容進行刪除、屏蔽,並視行為情節對違規帳號處以包括但不限於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或全部功能、帳號封禁直至註銷的處罰,並公告處理結果。上述協議給予了用戶投訴申訴的權利,但並沒有提到“雙封”的相關內容。

4月29日,“微信110”對此作出回應:“微信官方從未推出過雙封功能,也從來沒有過雙封策略,正常情況下並不存在你舉報了騙子反被封號的可能性。”所謂的“已開雙封”,往往是騙子或者存在違規行為的用戶想出來的花招,目的就是嚇唬其他用戶避免被舉報。如果出現用戶投訴對方後反被封號的情況,“大概率是自己也做了違規的事情被投訴了”。

3月以來,部分自媒體因炮製“華商太難了”“多國渴望迴歸中國”“多國女子都想嫁到中國”等造謠文章,被微信平臺採取限制或封號處理。4月27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帳號發佈了“針對利誘用戶參與虛假輔助註冊行為的治理公告”,表示“惡意為他人註冊、解封微信帳號進行輔助驗證”屬於違規行為,或面臨封號危險。愈發嚴格的打擊力度讓不少存在違規行為的用戶提心吊膽,這才想出了所謂“雙封”的說法用以規避封號風險。

微信團隊在聲明中指出:

利用微信帳號的名字、個性簽名等傳播虛假信息,實施恐嚇、誘導、欺騙等侵犯正常用戶權益的活動,屬於違規行為。為保護正常用戶權益、肅清平臺環境,微信平臺也將進一步加強對此類違規行為的治理。希望廣大網友勿輕信謠言,在使用微信過程中遇到違法違規行為時,按照正常流程投訴就好。

來源:上海網絡闢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