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達嶺到哈斯罕,這個“五一”在海邊登長城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兩邊是故鄉”。說起長城大家第一想到的大概都是八達嶺長城,畢竟毛主席就是在這裡揮筆寫下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千古名言。

不過,2020年的五一,疫情讓我們無法遠行的實際,如何實現好漢的願望也許就要另想辦法了。好在長城幾萬裡,只要到長城,在那裡都是好漢,萬里長城中那些數得出雄關就不止百個。隨便搜索下“關口”關鍵字,就會跳出下面這讓你眼花繚亂的各大雄關:

什麼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莊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

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臺、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

鎮川堡、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等。

從八達嶺到哈斯罕,這個“五一”在海邊登長城

雖然遼寧作為全國十五個有長城的省份值得驕傲,不過,在這篇滿滿的關口名稱裡,我卻沒有發現家門口的這個雄關:鎮東關。沒錯這不是秦長城的一段,也不是明清長城的一段,這座如今已經幾乎消亡於歷史中的長城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遼國建設的。

更少有人知的是這裡曾經是大遼與大宋的疆界。而在這段中國最短長城修建前的幾年間,文人熱血的宋朝甚至考慮到將這條長城改為一個溝通黃渤兩海的宋代“新加坡河”或者是“巴拿馬運河”,讓大連這個1000年後的遼東半島最南端徹底變成一個孤島。只是因為財政的原因,這項工程才交由敵國完成而變成了一道城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