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足球的2019:“歸化”橫空出世 是猛藥而非良藥

隨著國足選拔隊2-0擊敗中國香港,國字號的2019年就此宣告結束,回顧這不平凡的2019,《北京青年報》發文評價道中國足壇這一年最重磅消息的無疑是“歸化”橫空出世,它是猛藥而非良藥。

回顧中國足球的2019:“歸化”橫空出世 是猛藥而非良藥

從2月23日侯永永替補登場成為首位在中國職業賽場亮相的入籍球員,到6月7日李可成為首位為國足登場的歸化球員,再到9月11日艾克森作為中國首位非華裔血統國腳首次亮相國際賽場,過去的這一年時間裡,中國足壇的“歸化”球員完成了他們的各種首秀。

“歸化球員”引進有助益

侯永永年初在代表國安和上港的超級盃比賽中登場,也就此把自己的名字寫進了中國足球的歷史,成為首位在中國職業賽場登場的入籍球員。

相比之下,國安的李可和申花的錢傑給則是即插即用型的“歸化球員”,他們的到來對提升球隊實力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

國家隊表現基本合格

“歸化球員”的引進一方面可以提升俱樂部的實力,還可以直接提升國家隊的實力。

6月的熱身賽中,李可在國足對壘菲律賓比賽中首發出場,司職後腰的他表現得中規中矩,雖然在進攻端的貢獻不大,但是在防守端,擔任“掃蕩”工作的他完成得還算不錯。

回顧中國足球的2019:“歸化”橫空出世 是猛藥而非良藥

3個月後,首位非華裔血統的歸化球員艾克森在國足客場5-0大勝馬爾代夫的比賽中迎來了首秀,此役他參與策劃兩球,個人也完成了“梅開二度”,迎來國足生涯的“開門紅”。隨後的三場世預賽艾克森場場首發,在進攻端為國足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

《北青》最後表示,雖然“入籍球員”的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個國家及其聯賽的水平,但要想全面發展一個項目,說到底還是要從青少年抓起,要從青訓開始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