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死因,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只因自己吹牛吹大了

很多人讀歷史,總是扼腕嘆息,如果袁崇煥不死,清能不能取代明要打個問號。梁啟超還說過“袁督師一日不去,則滿洲萬不能得志於中國”。那麼作為大明王朝最後的救命稻草的袁崇煥為什麼被凌遲處死呢?

袁崇煥死因,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只因自己吹牛吹大了


乾隆朝的反間計說

成書於乾隆朝的《明史》中提到,袁崇煥被凌遲處死,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當時後金決策層故意讓兩名被俘的明朝太監偷聽到袁崇煥與後金有不可告人的交易,然後將他們放了,這倆太監回去後,跟皇帝密報了這場“驚天陰謀”。

是不是聽著就很粗糙,過於兒戲。事實上是,崇禎殺袁崇煥的幾大罪名裡,沒有一條提及“通敵”。

那麼清朝人為什麼幫袁崇煥撥亂反正呢?其實這事和乾隆自己有關。

乾隆曾說過:“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闢,深可憫惻。”

你品,你細品。一,“彼時主暗政昏”也就是說明朝昏庸,我大清取而代之是順應天命。二,那種情況下,袁督師尚能忠君愛國,你們這些大臣都要好好學習下,以袁督師為榜樣。

所以,乾隆這麼說是出於政治需要,那麼袁崇煥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死呢?


袁崇煥死因,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只因自己吹牛吹大了


為“己巳之變”背鍋

“己巳之變”是1629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十月至1630年(明崇禎三年、後金天聰四年)正月,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後金大汗皇太極率軍突襲北京以及明軍阻擊後金軍的歷史事件。

這直接將原本還在東北邊關的戰爭,拉到了京城百姓的眼皮底下。已經安定了半個世紀的北京城“炸了”。京城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第一次將戰爭和自己的身家性命聯繫起來,結果是心態崩了。清代史學家趙翼說,當時舉朝之臣及京城內外,都罵袁崇煥是賣國賊。

“己巳之變”是當時明與後金交戰以來軍事上最大的失敗。總得有個人背鍋吧,這個人不可能是皇帝,那就只能是皇帝信任的某個官員,不是袁督師還能是誰?而且根據以往遼東軍事失敗必罪督撫的慣例,袁崇煥輕則戍刑,重則論死。

但如果只是為“己巳之變”擔責,也不用凌遲處死吧,這裡面還有另一層原因。


袁崇煥死因,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只因自己吹牛吹大了


違背了與崇禎的約定

崇禎給袁崇煥定罪,第一條就是“付託不效,專恃欺隱”。這相當於“官宣”了,君臣之間有約定,而袁崇煥並未達成。

這個約定很多史籍都有記載,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袁崇煥的“五年復遼”計劃。

大致是,崇禎元年(1628年),賦閒了9個月的原遼東巡撫袁崇煥,被重新啟用為遼東督師。在崇禎召見時,袁崇煥誇下海口,說給他五年時間,後金可平,全遼可復。崇禎十分滿意,保證不缺錢糧,武器絕對給最好的,妒忌讒言我一概不聽,只信任你一人,還賜給他尚方寶劍。

結果一年多之後,後金都打到北京城了。袁崇煥對崇禎的幼小心靈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崇禎對袁崇煥再無信任,只有被欺騙和愚弄後的怒火。


袁崇煥死因,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不,只因自己吹牛吹大了


結語

其實袁崇煥絕非完人,雖有過輝煌戰果,但也犯了不少低級的戰術錯誤。兩國相爭也是綜合實力的對抗,以明朝後期整體的頹勢看,如果沒有大的變革,即使袁崇煥不死,也不過是多頂幾年罷了。

新手作者,喜歡請關注,會一直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