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掉整個國民經濟

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掉整個國民經濟

豬價上漲追溯到2018年底,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市面上豬的數量流動性驟降,豬價猛漲。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調控及豬肉供應緊張狀況有所緩解,11月份豬肉環比上漲3.8%,漲幅明顯回落16.3個百分點。

不過,專家提醒,儘管相關措施見效逐步改善豬肉供給,但受生豬自然生長規律限制,從存欄到增加形成上市供應能力還需要半年左右時間,預計2020年下半年豬肉價格才能迎來下拐點。

為什麼豬價調控週期這麼長?

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規模化養殖替代中小養殖戶、新一輪豬週期內生上漲動力等因素共同導致了本輪超級豬週期。

豬價上漲和國民經濟又有什麼緊密的關係呢?

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整個國民經濟

豬價繼續推高CPI,翹尾因素拉動PPI同比降幅收窄但環比負增長,通縮壓力增大。

我們早在8月CPI同比只有2.8%時便前瞻性地預見到本輪超級豬週期對通脹的結構性衝擊,旗幟鮮明地提出“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不是通脹,是通縮”、“該降息了”、“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整個國民經濟”等觀點,均被一一驗證。美國1970年代的“滯脹”屬於全面通脹,而當前中國的結構性通脹主要是因為非洲豬瘟和環保限產等供給側衝擊造成的豬肉價格暴漲,非食品價格、核心CPI和PPI同比增速均持續下滑。


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掉整個國民經濟


貨幣政策不應受豬肉價格的干擾和掣肘,要實事求是,而非刻舟求劍。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容易受到供給側衝擊,波動頻率和幅度較大,因此美聯儲在研判經濟形勢和制定貨幣政策時所關注的通脹指標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總量性的貨幣政策僅適用於需求管理,對供給側衝擊造成的物價擾動作用有限,若過度關注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反而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當前應更關注通縮而非通脹風險,豬肉價格不應掣肘貨幣政策,應通過降準降息解決總需求不足、PPI下行、實際利率上升問題,通過通脹預期管理、財政定向補貼、增加生豬供應等解決CPI上行對低收入人群產生的負面影響。不要把正常降準降息的宏觀逆週期調節簡單等同於大水漫灌,該降準降準,該降息降息,通過小幅、高頻、改革的方式降息,引導實際利率下行;疏通利率傳導機制,改善流動性分層,提高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在貸款中的比重。

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掉整個國民經濟


2020年政策建議: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財政優於貨幣

當前宏觀政策選擇,財政優於貨幣,貨幣優於匯率。

建議2020年財政政策更積極,平衡財政轉向功能財政,上調赤字率和專項債發行規模,支持減稅和基建。

1. 適當擴大赤字,赤字率突破3%,赤字總額3萬億,為減稅降費和增加基建支出騰出空間。增加中央赤字,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2. 增加專項債額度,建議從2019年的2.15萬億上調至3萬億。儘快修改地方債務終身追責,允許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和區域中心城市進行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投資。

3. 優化減稅降費方式,從當前主要針對增值稅的減稅格局轉為降低社保繳費率和企業所得稅稅率,提升企業獲得感。

4. 增加國有資產利潤上繳比例,避免稅收增速下行導致“亂收費”等惡化營商環境行為。

5. 削減民生社保之外的開支,精簡機構人員,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6. 改革財政體制,給地方放權,穩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落實消費稅逐步下劃地方。


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掉整個國民經濟


貨幣政策建議:

建議2020年貨幣政策進行正常的逆週期調節,不大水漫灌,該降息降息,通過小幅、高頻、改革方式降息,引導實際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傳導機制,改善流動性分層,消除所有制歧視,糾偏房地產融資過緊,對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給予重點保障,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

建議2020年房地產政策從過度收緊迴歸中性穩定,中央的定調是“三穩”,不是“三松”也不是“三緊”。老成謀國是時間換空間,一方面要防止貨幣放水刺激資產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過度收緊主動刺破引發重大金融風險。過度遏制房地產合理的融資不僅加重經濟下滑,而且加重經濟金融風險。房地產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實體經濟,是製造業,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條較長,有必要推動改革更多地發揮其實體經濟的功能,迴歸居住屬性和製造業屬性。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放水刺激到過度收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利用時間窗口推動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關鍵是金融穩定和人地掛鉤,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建議2020年供給側改革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糾偏部分地方部分部門一刀切運動式做法。2016年以來,供給側改革、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營商環境大幅改善,政令暢通。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是對的,成績是主要的,但改革方式需完善,部分領域改革不徹底,需要更好地把握好政策的“度”,防止運動式、一刀切,誤傷民營和中小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