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家有小一生一枚,喜歡科普書,最近喜歡上了聽歷史故事,平時週末都會去爬山,身體素質也棒棒。

他每天最喜歡的事情是上學,穿著喜歡的校服,第一個到學校。

為此,老母親甚感欣慰。

小學還很長,有6年的時間,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在其12歲左右會奠定基礎,父母的影響力也是在12歲之前。

趁這個有效期內,我們要著手設計這個路線。

那麼我們將如何度過呢?

首先第一是抓學習習慣,習慣好了,跟著老師的步伐穩紮穩打,校內成績就不用擔心。

把校內成績搞好了,我們就開始構建知識體系。

參考他人的經驗,本人將從語言,科普,歷史幾個方面入手,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圖片來自網絡

一,語言方面

1, 中文

蘇步青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時曾經說過,“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 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級,數學成績猛下降,就是因為語能力儲備不足,閱讀理解能力太弱。

孩子語文成績好了,順帶英語成績也好。

所以有人說“得語文者的天下”。

我們必須重視語文的另一個方面是,語文對我們養成人生經驗和文化品位有著莫大的幫助。

首先,誦讀經典。

《黃帝內經》說:“心開竅於舌”,通過動口朗讀,舌動、竅開、心明,從而開慧增智。經典誦讀中書聲琅琅而入耳,智慧似清泉潺潺而出心。

不求甚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先讓孩子開口誦讀經典,就成功了一半。

①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②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

③ 小古文

④ 論語

⑤ 大學

⑥ 道德經

⑦ 詩經

⑧ 經典詩詞,經典古文比如《古文觀止》以及其他(如毛澤東詩詞)

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詩詞大會上武亦姝憑藉強大的詩詞能力和淡定的氣勢獲勝,人們都被這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折服。武亦姝現已在清華大學新雅學院就讀。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引入四大名著。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推薦人民出版社版本

四大名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下面談一談如何引導孩子。

最好引入的是西遊記,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

繪本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錢笑呆版本

美術片有上影的《大鬧天宮》,經典中的經典。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7萬幅左右的畫稿,像老一輩藝術家致敬。

80後的集體記憶,電視劇《西遊記》,現在給孩子看,孩子也喜歡。經典永遠不會過時。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再比如《三國演義》,目前很流行的三國殺太流行了,來勢洶洶波及到了一年級的小朋友。

很多家長談遊戲色變,其實不用很恐懼。

下面是我的做法,供借鑑。

給小朋友買了三國殺的卡片,引導識字,認識了繁體字。

然後就上上海美術出版社的藍函裝的《三國演義》,一共60講。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夏天,親子閱讀就以這套連環畫為主,講得我口乾舌燥,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現在孩子熟悉了三國,會在他理解的範圍內和我探討三國人物。

有關於三國的高級資料很多,將來以三國故事為契機,可以引入很多領域。

比如有三國的各種評書,評書繪聲繪色講故事的形式,孩子基本都喜歡。

聽完三國有時間聽其他的評書,《隋唐演義》,《楊家將》等,當做娛樂的資料。

三國還有百家講壇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當孩子入迷三國的時候就給易中天先生的這套節目,讓孩子熟悉講座的形式。這講壇可是座大寶藏呢。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三國還能引入歷史。目前引入成功,現在孩子已經在聽《上下五千年》了,已經到達喜歡的狀態,都會主動要聽故事。

因為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班,識字量也不大,所以就先聆聽林漢達先生的這部經典。

以後有機會,孩子會看這部書的的,家裡的書也已經準備好了。

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自主閱讀的時候看《三國演義》,將來也許有一天也會看《三國志》。

沒有合適的引導,孩子怎麼會突然能看大部頭的書呢?

一個契機,合適的材料呈階梯式引導,最終將孩子引向那條讀大部頭的書的路。

第三,現代名家經典

閱讀著名的小說家 ,散文家的名作。

維度分為國內和國外。

在語文課本的基礎上做拓展。比如課本老舍的《我們家的貓》,就可以引進老舍的小說,散文。

藉助學校和老師的力量,很多學校都有書單,比如各年級學生必看書單,教育部制定必讀書之類,藉著老師和學校的力量,將經典送到孩子手中,當然,這其中要注意書籍的挑選。

書籍的裝幀,設計將會影響孩子的藝術品位,首選名出版社的版本。

讀庫出品,必屬精品。目前親子閱讀《梵高》。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2,英文

英語啟蒙+課內跟著老師走+課外口語練習。

目前有的資料有RAZ,牛津樹。學語言最重要的是堅持。

3,日文

作為日語專業的老母親,願意發光發熱,資源利用,開啟二外,進行浸潤式教學。

多學一種語言,認識這個世界就多了一個角度,人也不會變得狹隘。

二、科普方面

2017年2月我國教育部印發並要求執行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小學科學課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並將《科學》課程的起始年級延伸到小學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已經開了科學課。這也會計入孩子的成績表。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0-12歲,是孩子好奇心、探索欲最旺盛的時候,也是學習力最強的時候,堪稱科學教育黃金“敏感期”。

我們從小的親子閱讀書單,科普就佔了很大的比重。

DK兒童大百科,樂樂趣翻翻書,我們身邊的科學等等。同等資料還有《小牛頓》,

《神奇校車》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可怕的科學》

《少年科學畫報》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BBC 各種紀錄片

《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

《十萬個為什麼》

三,歷史方面

文史哲不分家,上面講了文,文也通史。

因為本人喜歡歷史,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受到家庭的氣質影響。

如何引導孩子喜歡歷史呢?

和上面的方法一樣,給孩子提供優質的影像,音像,書籍,從低幼到高級,呈螺旋式上升,引導孩子走向高級的材料。

適合小孩子的資料:

小魯講歷史

吳姐姐講歷史

中國上下五千年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世界五千年

少年讀史記

很多資料可以再喜馬拉雅上面找到,先讓孩子聽起來。

讓詞彙進入孩子的大腦,有時間就放,效果讓你意想不到。

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本可以拿來當親子閱讀。

教科書的編寫是非常結構化的,這可以幫助孩子構建歷史這個知識體系。

同樣地,想構建哪個科目的框架,找到教科書即可。

先構建框架。

同時有很多好看的歷史小說,比《大秦帝國》、二月河的系列,以及《明朝那些事兒》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這三部書如果孩子都能閱讀下來,對歷史的興趣有了,歷史可以亦莊亦諧了。

可以引導孩子看名家寫的歷史書籍了。下面列舉一些。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未來6年,我將這樣搭建孩子的知識體系

中國歷史小叢書

以上的三大板塊還在添磚加瓦中,從三大板塊是最重要的,文史哲,理化生,以及藝術薰陶都會穿插其中,孩子一天天在長大,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外界的信息,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在合適的時間給孩子合適的資料,優質的資料。

而做這些需要:

1,良好的親子關係。

2,健康的身體。

3,行動力,合理安排時間。

讓我們做學習型父母,盡我們所能,拓寬我們的眼界,一起構建兒童知識體系,

讓孩子全面發展,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會走向他想要走的路。

我家住在二十一樓,家有2019小一生一枚,歡迎交流.,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