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你們跺手,我選擇了放手,正式分房讓孩子自己獨立入睡

昨天是每年值得紀念的日子。

能買買買的日子是幸福的,說明我們有那個消費能力,我們有能力買東西給我們在乎的人。

你的購物車是不是清空了呢?

是不是都買了寶貝用的東西,家裡用的東西,老公用的東西?

不要忘記,也要給自己買買買。

11月11日,你們跺手,我選擇了放手,正式分房讓孩子自己獨立入睡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我們家五歲一個月七天的寶貝終於能自己獨立入睡了。

值得記下一筆。

今年的6月份,我們終於搬出8人的大家庭,開始3人的小家庭的生活了。

本來一開始就要讓寶貝自己睡的,但是剛搬家,怕他心裡沒有安全感,所以一直都是我陪著入睡。

期間,有時候我跟著他一起睡,有時候半夜我就離開他房間了。

從來沒有一次可以一覺到天亮的。

因為半夜醒來總要找媽媽。

如果我不跟著他睡,他就開始哭鬧,甚至還會說:我再也不愛你了。

心軟,禁不住孩子一直哭,而且是在半夜,我也很困啊,所以只好依著他。

期間,也和寶貝經常說這個問題。

“寶貝長大了,就要自己睡覺了。”

“你們班的小朋友很多有弟弟妹妹的,都自己睡了哦。”

“大班之前你要自己睡覺了。”

11月11日,你們跺手,我選擇了放手,正式分房讓孩子自己獨立入睡

5個月過去了。他還是沒能自己獨立睡覺。

老公也很有意見,我也知道,但是這也要一個過程。

這個男人他是這麼說的:在我看來,搬出來,你是想孤立我。那你都依著你兒子好了。陪著他睡到結婚吧。

我是這樣子想的嗎?難道就不能在多給我一點時間嗎?

森森覺得這個男人一點都不理解我。

所以,家裡開始低氣壓。我們不說話。

孩子可能也逐漸感受到了。

週六早上回婆婆家的時候,婆婆就開始說,他老公回家說5個月以來,基本山都是陪著兒子睡覺。

被投訴了。

婆婆也開始對寶貝說:長大了,要自己睡覺了。哥哥(堂哥)現在也自己一間房了,小凱哥哥更早自己一個人睡覺了。

你要是自己睡覺,奶奶給你翹大拇指。

11月11日,你們跺手,我選擇了放手,正式分房讓孩子自己獨立入睡

11日晚上,照常讀完各種繪本要睡覺了,因為知道無論如何媽媽今天晚上不能陪著他睡覺了。

所以,在我跟他說晚安的時候,扯著被子把頭埋進去,嗚咽著說:媽媽,晚安。

”媽媽在外面看書,媽媽都在家裡,你有什麼事,可以隨時找媽媽哦。“

我狠狠心,關燈了。

我相信孩子可以做到,而我自己也可以做到放手。

我看著書,聽著孩子的抽泣聲越來越大,真想進去抱抱他,想往常一樣陪他。

不能進去,不能進去,我在心裡反覆告誡自己。

寶貝自己開燈,出來了。

”怎麼了,寶貝?“

”尿尿“,孩子邊抽泣邊說。

上完廁所,孩子站在自己的房間的門那兒,眼巴巴地望著我,太可憐了。

我禁不住,過去抱了抱他。

他馬上鉤住我的脖子,”媽媽,我害怕,我會做惡夢。“

天曉得這個年紀的孩子會知道什麼事惡夢呢?

“不用怕,不會做噩夢的,如果做噩夢,你來找媽媽。告訴你哦,夢都是假的哦。"

我抱著他到床上,吻了吻別他,“晚安,Good night。お休みなさい。”

這時候千萬不能心軟啊,我終於放下了這團軟軟的小天使。

繼續看書。書講的什麼都沒有看進去。

寶貝繼續哭。

5分鐘。10分鐘。15分鐘。

不到20分鐘,伴隨著哭泣聲越來越小,興許累了,興許覺得媽媽這次堅決要讓他自己一個人睡了。

終於,睡著了。

11號的晚上。

我睡得一點也不踏實,在床上胡思亂想。

心想:孩子還不會踢被子,咳嗽了好幾天呢。萬一著涼更嚴重了呢。

我輕手輕腳來到孩子臥室,果真踢了一半呢。

蓋好。這下我要睡覺了。

可是也睡不著。

一會又去看了一次。

沒有踢被子。

太累了,終於眼皮子撐不住了,睡著了。

12號凌晨5點的時候,醒了再也睡不著了。

於是,起來看了看孩子。睡得挺香的。

6點多的時候。孩子醒了,“媽媽“。

我立馬應著,“寶貝,早上好,Good morning,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媽媽,我沒有做噩夢”。

“寶貝,你自己一個人睡覺,太棒了。比你們班很多小朋友都要棒哦”。

“媽媽,我要打電話給奶奶,告訴奶奶我自己睡覺了”。

“媽媽,你喜歡什麼樣的小孩,是不是喜歡很乖的小孩呢?“

“媽媽喜歡獨立的小孩,喜歡你”。

“媽媽,今天你幫我換褲子,我自己換衣服”。

好吧,很棒。就滿足你的要求吧。

看來,孩子是可以自己獨立入睡的。

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很獨立。

是我自己放不開。

今天12日晚上,拿著點讀筆,點著"Peppa Pig",迷迷糊糊自己睡著了。

這下,我終於有時間敲下這些子,記錄一下成長了。

分房讓孩子獨自入睡,考驗的不僅是孩子,還是考驗父母的時候。

各位寶媽們,你們讓孩子自己誰了嗎?有沒有什麼故事?

歡迎分享經驗哦。

我是四海遨遊,5歲男孩的媽媽,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