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衛國戰爭對於蘇聯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忘卻的傷疤,二戰東線戰場時最殘酷,同時也是傷亡最慘重的戰場,但正是憑藉這場戰爭,使得蘇聯從一個新興強國轉變為世界性的強大工業化國家。在這場戰爭中,蘇聯的工業潛能被徹底激發,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工業化大國,尤其是蘇聯的軍事工業在衛國戰爭中有了空前的發展。冷戰時期,蘇聯組建了一支規模和質量都超一流的裝甲部隊,而這支部隊的基礎就是二戰中打下的。

從列寧格勒那輛倒黴的虎式說起

二戰初期,面對德軍的閃電戰攻勢,蘇聯蒙受了十分巨大的損失,不過很快蘇聯就以成熟的T-34和KV坦克進行了有效的回擊,其中的T-34坦克採用了76.2mm主炮和先進的傾斜裝甲設計,讓德軍吃盡了苦頭。這種情況直到虎式坦克出現後才被打破,1942年,率先拿到虎式坦克的052重裝甲營在列寧格勒地區投入戰鬥,雖然這批極初期型虎式坦克由於東線泥濘的地形和自身的可靠性問題並沒有獲得什麼戰果,但其還是給了蘇軍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一輛編號為100的虎式被繳獲後。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502重裝甲營那輛編號為100的虎式,注意炮塔後方502營的早期營徽:一頭猛獁象

朱可夫曾親自視察了這輛被繳獲的虎式,蘇軍在對這輛坦克進行了大量測試後驚恐的發現,以現有的任何坦克裝甲車輛都無法與這隻56噸的鋼鐵猛獸相抗衡。虎式坦克帶給蘇軍的震撼顯然是十分巨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緊急叫停了莫洛佐夫設計團隊的T-43方案。因為這種仍然以76mm火炮為主要武器的坦克顯然很難對虎式構成威脅。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面對這樣的積極情況,蘇聯坦克工業委員部迅速採取對策,一方面將T-43坦克的炮塔進行改造後安裝在T-34坦克的炮塔座圈上,再將由防空炮改進來的ZIS-S-53坦克炮安裝在T-34坦克上,緊急升級後的T-34坦克稱為T-34/85。雖然T-34/85明顯是一款應急產物,但是這輛坦克的製造週期短,加工簡便,火力強大,仍然是一款極為優秀的坦克車輛。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說完了T-34/85,咱們再說說蘇聯的另一個應對方案,那就是研製全新的JS重型坦克。研製一款全新的坦克車輛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更何況JS重型坦克研製的時候正是戰況最吃緊的時候,所以本質上來說,JS重型坦克也是一款應急方案,設計人員不僅要在短時間內滿足戰場上的要求,還要使新坦克大量使用成熟工藝,儘量迅速投入量產,以解決前線部隊的燃眉之急。

受命於危難之時,應急研製的JS重型坦克

蘇聯人自然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車輛,首先來說,新型坦克的火力要足以對抗德軍的虎式坦克,其次要嚴格控制車輛的整體重量,不能以犧牲機動性為代價提升坦克的火力和防護能力(這也是蘇聯坦克設計與德國最大的區別,即不片面增強坦克的火力和防護能力,而是考慮坦克的綜合性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型坦克的可靠性和易生產性尤為重要,就這樣,新型坦克的輪廓逐漸清晰了起來。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剛剛研製生產,尚且稱之為JS-85的新型坦克

早期的JS坦克搭載85mm主炮,被稱為JS-85或JS-1,除了一門強有力的火炮之外,JS坦克還擁有十分可靠的正面裝甲,側後方的裝甲則為了壓縮整車的重量被削弱。嚴格控制下JS坦克的重量被壓縮到了44噸,與德國的黑豹中型坦克相當,相對較輕的重量使得JS坦克獲得了能夠與中型坦克相媲美的優越機動性。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JS-1坦克四面線圖,較小的車體和相對來說較輕的重量賦予了它優良的機動性,而可靠的底盤也方便後面的升級

新型坦克大量採用鑄造和自動焊接等工藝,大大壓縮了生產成本,簡化了生產難度。所以負責生產JS坦克的基洛夫—車里雅賓斯克工廠和烏拉爾重型機械廠能夠徵召大量非熟練工人參與製造JS系列坦克。戰爭時期蘇聯需要調配能夠調配的一切資源和生產力,JS坦克採用大量先進的管理方式,將生產裝配簡化成一道道單獨的工序,而且蘇聯大量使用鑄造部件,對裝配精度的需求很小,經過大量簡化設計,JS坦克的生產週期從最初的123 個小時縮短到僅有86個小時,這對於1943年的蘇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款新型坦克,JS坦克在研製成功後短時間內就進入了大批量生產,成為了蘇軍對付德國重型坦克的殺手鐧武器。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蘇聯人顯然明白,數量優勢永遠是致勝的不二法門

122mm坦克炮的怒吼,帶領蘇軍走向勝利的JS-2

隨著德軍重型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JS坦克搭載的85mm主炮逐漸無力迎戰,對此早有準備的蘇聯趕緊為JS坦克換裝了一門122mm坦克炮,這門122mm炮的直系祖先是蘇聯在20年代研製的A-19榴彈炮,雖然當時設計用於打擊敵方碉堡和要塞,但是122mm的A-19榴彈炮卻成為了打擊德軍重型坦克的重要力量,在虎式坦克無法阻擋時,A-19榴彈炮往往是戰場上唯一能夠阻擋虎式坦克的火力。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拖曳狀態的A-19榴彈炮,戰爭早期它常常客串蘇軍的反坦克火力

但是作為一款榴彈炮,A-19是無法直接安裝在坦克上的,但由於戰況緊急,根本來不及為JS坦克研製新的坦克炮,在經過一番改進後,A-19榴彈炮變成了A-19S,具體的改進措施為採用半自動楔式炮閂替換之前的半自動楔式炮閂。新型主炮先是被安裝在JSU-122自行火炮上,隨後又在加裝炮口制退器後變成了D-25T,成為了JS坦克的主炮,1943年將這種坦克稱為JS-122,1944年春又將其更名為JS-2。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剛剛搭載122mm坦克炮的JS坦克,炮口制退器非常奇怪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D-25T坦克炮在三種時期的制退器設計,工藝越來越簡化

JS坦克的設計理念及其對後世蘇軍坦克發展的影響

縱觀JS坦克的研製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正是在戰爭中奠定了蘇聯坦克的發展哲學。二戰結束後蘇聯坦克的發展也基本遵循著這樣的發展方向: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戰爭後期JS坦克的澆鑄件精度已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

首先就是簡化設計,控制成本和節約工時,大量採用一體成型的鑄造部件,T-54/55和T-72坦克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嚴格控制成本和工時使得蘇聯在冷戰時期擁有數量可怕的裝甲部隊,這支部隊坐擁上萬輛坦克,讓北約寢食難安。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JS坦克的鑄造和焊接工藝粗糙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品,但是這樣粗糙的工件居然是免測量安裝的

第二點就是嚴格控制整車體積和重量,以此來保證坦克的機動性和可靠性,戰後大量的蘇聯坦克都遵循這樣的設計,同時期的蘇聯主戰坦克不論是體積還是噸位都要比西方坦克小巧的多,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提高單位推重比,以較小的發動機功率達到較強的機動性。另外減少體積的同時也能減少正面投影,有效降低被彈面積,當然了,這種設計的壞處就是內部空間的不合理,導致坦克的人機效率低下,還時常發生殉爆。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JS坦克的體積和重量相較於德國重型坦克而言要輕的多,卻擁有強大的防護水平和火力

第三點就是在機動性和防護上追求整體性能的平衡。不難看出作為一款重型坦克,JS坦克的機動性足以媲美中型坦克,而蘇聯在戰後發展的T-54/55坦克在防護能力上能夠媲美重型坦克,最終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機動性和防護水平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而戰後西方的第一代坦克大多為了追求機動性完全放棄了裝甲防護,例如德國的豹1和法國的AMX-30系列,相比之下蘇聯坦克在機動性和防護上要均衡的多。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冷戰時期的西方的坦克大多放棄了防護能力,相比之下蘇聯的T-54/55顯然更加均衡

第四點就是在機動性,防護,火力三大要素上追求火力,以大口徑火炮彌補加工精度帶來的初速不足。大口徑的火炮雖然射擊精度不佳,但是加工難度低,威力大,適合量產。不難看出,戰後蘇聯在坦克主炮口徑上始終要壓西方一頭,西方在使用90mm坦克炮的時候,T-54/55已經用上了100mm坦克炮,西方開始用105mm線膛炮的時候,T-62已經開始使用115mm滑膛炮了。而T-64、T-72和T-80更是全都採用了125mm坦克炮,大口徑帶來的火力優勢使得蘇聯坦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夠保持巨大的優勢。

在戰火中成長,從JS重型坦克看蘇聯戰略下的坦克設計

同時期的蘇聯坦克總要比西方坦克小一圈,主炮口徑卻往往更大

總的來說,戰爭期間的痛苦經歷給蘇聯裝甲兵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整個冷戰中,蘇聯裝甲部隊全都是為了潛在的全面戰爭做準備,在大規模裝甲集群作戰方面,當時已經沒有人能與蘇聯抗衡了,可惜的是,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面對的卻是入侵阿富汗戰爭和車臣戰爭這樣的非對稱性戰爭,鋼鐵洪流們最終敗在了游擊隊員和與北約的裁軍條約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