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中国爸爸王助

01

救星王助

1917年,一位名叫王助(Tsu Wang)的年轻中国工程师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投身了一家当时已经濒临倒闭的飞机制造公司,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总飞机设计工程师,并且独力设计了当时以这家公司命名的B&W-C型飞机。

这架飞机一问世,就以其独特的优越性与可靠性为这家公司赢得了美国海军50飞机,价值57万美金的订单,扭亏为盈,淘到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桶金。这笔钱放到现在,差不多相当于5000万美金。因此,说王助是这家公司的奠基人,甚至救星,毫不为过。

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这家公司在同年改名,它,就是后来的航空业巨头——波音。而B&W-C型飞机,也更名叫做 Boeing Mode-C。


波音的中国爸爸王助


为波音公司续命的Mode-C

然而,当时的社会文化并不能容下一名有色外国人的异军突起,作为设计师的王助,竟然被波音公司拒绝让王助参加试飞实验,美其名曰“为了保护秘密资料”。

我王助自己设计的飞机,你跟我保护什么秘密资料,你拿这种借口来搪塞我,你是当我弱智还是你自己弱智?

正好,老子还不想给你干了呢!

1918年,波音飞机大卖的第二年,王助收拾行李,回国!

02

理想与现实

王助回国之后,立即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了建立小型飞机制造厂的申请,并且指出了航空工业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1918年,北洋海军部批准在福建马尾海军船政局内,创办了我国首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改称为海军制造飞机处,并且批准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第一任处长由王助的同学巴玉藻(同为中国航空先驱之一,1929年被日本间谍暗杀)担任,王助任副处长。

然而,由于北洋政府的腐败愚昧,早早批准的5万元启动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而且层层盘剥,从国外引进飞机居然还要吃回扣,飞机的生产计划与资金申请迟迟无法通过,这无疑是给王助等人一记当头喝棒。

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王助等人也克服了重重困难,使用一切手边能够使用的资源,竟然在一年之后设计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初级教练机”。

然而,飞机的制造除了硬件之外,人的素质也至关重要,由于当时国内的飞行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甲型一号”的试飞只能找来一名仅有数十小时的华侨飞行员来担任。

菜鸟飞行员,新型飞机,第一次试飞,种种因素加在一起的后果可想而知,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就直接坠海,虽然飞行员幸存,但是王助等人的心血就此在这次试飞中灰飞烟灭。

但是,王助等人并没有从此心灰意冷,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王助等人厚积薄发,于次年再次生产了同样型号的飞机进行试飞。可是,由于当时人们意识观念的愚昧与落后,王助他们竟然找不到一个愿意参加试飞的飞行员。当时的海军部长陈绍宽曾经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该处所造飞机无人敢飞……”

无法想象当时王助等人的心情。

03

逆境中的奇迹

面对这样的环境,王助等人并没有气馁,依旧埋头苦干。王助当时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航空器设计专家,办公室里除了一张绘图桌之外,连办工作都欠奉,每天都埋头于图纸之中,先后设计出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5款机型。设计水平,理念,性能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王助的同学巴玉藻曾经说过:“我们飞机的各部分在这10年中经了不少次的改良,我们从不肯使我们的出品在制造上落在西洋出品之后,这一层我自信勉强的做到了。我这20几天所看到的各国的木质飞机,实在没有比我们强的地方,……所以我敢说在质的方面是成功的。”

除此以外,王助等人还着重于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的传承,一手培养出我国第一代数百名航空制造业的人才,其中,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就是王助的学生。


波音的中国爸爸王助


钱学森与王助(右)的合影

1946年,王助又独力设计出了一款巨型运输机,可以搭载30名伞兵或者同等重量的物资,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机,也不过仅仅能搭载十多名伞兵而已。

然而生不逢时的是,由于当时抗战已经结束,王助的这款设计图纸最终没有化为现实,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锁进冰冷的保险柜,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踪。

而王助的命运也如同这张图纸一样,在岁月的洗礼中悄然而逝。

04

天才的陨落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顺手带走了大量的物资与人才,王助也是其中之一。

来到台湾之后,也许是秉持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理念,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王助一生再也没有从事过一款飞机的设计工作,他在赴台后于台湾成功大学担任教授职位,讲授航空工程,同样兢兢业业,经常通宵备课。1965年,患上肺炎还不愿意休息的王助咳血不止去世,享年71岁。

05

王助的一生

王助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经历了八国联军的入侵,12岁的时候就考入了烟台水师学校,16岁留学英国督造清朝订购的战舰,17岁考入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22岁与巴玉藻等同学转赴美国求学,191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

他一生中研发设计了超过30款飞机,并且成功帮助波音公司翻盘,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王助与他的同学们前后共制造了250多架飞机投入战斗,并且成功带出了如钱学森等我国第一批航空工程学人才,为我国建国后的航空工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王助的一生兢兢业业,善待他人,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架子,经常深入工厂车间指导工人操作,从不介意一身油污。无论身在哪里,每年春节都会邀请单身的工人到家里赴宴守岁,在当教授的日子里,年逾古稀的他也依旧每天走路上班,言传身教,因此,无论是工人还是学生,都对王助的为人充满了敬仰。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默默湮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直到2005年,波音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档案室里,发现了一篇签名为“TWang”的早期创业文件,才寻本溯源“想起”了这名波音公司的奠基人。

如今,在波音西雅图总部的博物馆里,成列着一系列关于他生平的资料,照片,雕刻。照片里王助的那张面孔,透露出深沉的自信与内敛,这个中国人,在彼时就已站在了世界航空制造业的顶端。


波音的中国爸爸王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