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交流的有效管理:應急管理中的信息處理原則:以汶川大地震為例

對危機管理有研究的專家都重視信息處理在解決危機中的重要性,而應急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最重要的系統就是情報信息系統和宣傳輿論系統。情報信息的溝通與共享是應急決策的生命。而宣傳輿論系統的核心是要構建政府與公眾互動的橋樑,通過各種媒介及時傳播知識層面的科學組織、管理、救援等方法以及精神層面的科學態度、科學觀念和科學人格,及時回應公眾的疑問,反擊因恐懼而散佈的傳言,通過溝通、共享與互動,使公眾明白應該做什麼,怎麼做什麼,恢復理性、信心與決心,使政府的應急管理變成全民參與。

對交流的有效管理:應急管理中的信息處理原則:以汶川大地震為例

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情報的蒐集、評價、分析或者說情報信息的初報、續報、核報、核定,是對突發公共事件實施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前提。沒有有效的信息,應急救援就失去了靈魂。在情報信息的傳遞中,應該做到部門與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信息渠道暢通無阻,迅速準確。此次抗震救災的食品安全監管,各責任部門實行聯席會議制和信息日報、衛生防疫零報告制,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是完善的。情報信息傳遞的第二層面是向民眾傳達適當的信息,便公眾瞭解事態的危害與發展和政府採取的措施,使公眾增強信心,保持情緒穩定,從容應對突發事件。四川工商向社會廣泛宣傳應急市場建設和恢復市場供應的各種舉措,就是在傳遞政府有效控制災後市場秩序和確保市場供應的信心和決心,並將這種信心和決心傳導到災區群眾之中。省工商局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通過參與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定期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和記者招待會等手段,使應急市場建設等各類恢復災區應急供應的舉措藉助現代傳播手段可謂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權威信息佔據了信息空間,使各種流言不攻自破,穩定了人心,穩定了秩序。

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權威性信息公佈得越早、越多,對危機的解決就越有利。因為政府信息公開是政務公開的本質,政務公開與透明是公民參與應急管理的前提條件。如果採取捂的辦法,就會讓小道消息佔據傳播空間,三人成虎,消息越傳越走樣,對政府的猜測和不滿就會瀰漫,民眾的情緒失控,就會影響危機的解決。

危機管理專家裡傑斯特有言:“對交流的有效管理如同處理危機本身一樣重要”。在這次應對地震重大災害事件的過程中,省工商局抗震救災指揮部非常重視通過媒體傳遞工商部門的重大舉措和相關決定,相繼發佈《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抗震救災指揮部關於切實保障災區食品安全的公告》、《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建設生活必需品應急市場的公告》、《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生活必需品應急市場建設管理的通告》、《四川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維護災區市場秩序嚴厲查處倒賣救災物資違法行為的通告》等五個公告、通告,及時傳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恢復災區供應、維護市場秩序、確保消費安全的措施和信心、決心。它通過廣泛傳播,使經營者有了恢復生產經營搞好生產自救的信心,使消費者有了放心、安全消費的信心,使災民有了生活有序、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同時,它也起到震懾違法、接受監督的效果,壓縮了災後各種流言的產生空間,也提升了工商部門這支抗震救災主力軍的形象。同時,這些系列公開信息舉措,也是模範遵守《突發事件應對法》相關規定的典範。該法規定:“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出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決定、命令,應當及時公佈。”

當然,事實勝於雄辯,行動勝過聲音,信息的傳遞要通過後續行動來增強信心。為打消災區群眾對市場秩序的顧慮,各級工商機關在災民安置點設置12315維權點,通過多種形式的巡查,為經營者、消費者在災後形成的脆弱心理注入穩定劑。為打消經營者害怕哄搶等安全顧慮,災區各級工商部門採取入駐巡查(即在各大商場、藥房、集貿市場派駐巡查人員)、12315執法車流動巡查(即通過12315指揮中心傳遞的申訴舉報信息,定點在街上巡查)、專項巡查(即按照指揮部不同時期確定的監管重點專項整治)、便衣巡查(即巡查隊員著便裝暗查),各級個私協也組織會員成立夜巡隊,加強自我保護。食品安全監管組在重點地點、重點環節強化檢測。這些系列措施無聲地傳遞著信心。

為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各級工商機關發揮會辦市場、會管市場的優勢,全面啟動市場監管應急預案疫情防控一級預警,密切配合相關部門聯防聯控;強化市場開辦單位的衛生防疫責任。同時,通過個私協和市場開辦單位組織動員場內個體、私營業主搞好消毒防疫工作,動員各種力量,形成全社會嚴防死守的局面。

對交流的有效管理:應急管理中的信息處理原則:以汶川大地震為例

圖為我隨時任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在安縣秀水鎮瞭解應急供應情況

在應急管理中,依法加強監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貼心服務來凝聚人心,使災區的經營者、消費者欣慰地感到,他們不僅是被動員者,而且是實實在在的被關心者,也是抗震救災的主體力量。為恢復應急供應,廣大工商幹部走街竄巷,幫危解困,提供攤點,幫助經營戶安裝加固帳篷,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搶運被埋的商品,這樣使個體戶很快從重災的陰影中恢復過來,積極響應工商部門的號召。平武縣一位1993年就從事個體經營的老闆娘李正鳳這樣說:“大地震剛發生,我們非常絕望,七八十萬元的貨物被壓在廢墟里了,不知道今後的生活該怎麼過。後來,鎮政府和工商所幹部動員我恢復經營,要我幫助解決受災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鎮政府和工商所幹部冒著生命危險幫著搶出來十幾萬元的貨物,還幫助聯繫貨源,考察經營地點,不好好經營就太對不起政府和工商幹部了。”這樣發自內心的感動在重災區隨處可見、隨處可聞。

為幫助企業恢復經營,廣漢等地工商局廣泛開展“情繫受災企業,服務災後重建”走訪企業活動,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廣元市工商局成立企業重建幫扶工作小組,實行項目服務零距離,許可服務零等待,行政服務零障礙。經過工商部門的貼心服務,廣大經營者受到感召,自覺地投入到災後重建當中,由災民變成了建設者、抗震救災的主體力量,足見,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是以身體歷行的各種應對舉措作為支撐的,說做高度一致,才能凝聚人心,增添信心。這是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管理要遵守的基本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