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擺脫平庸,做點自己不喜歡的事吧!

大多數人在二十或三十歲就死了,他們變成了自己的影子,往後的生命只是不斷的一天天重複自己。


——羅曼·羅蘭


雖然尼采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但是大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的,終其一生也難以起舞一次。


我們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無時不刻被周圍的人所影響。按照從眾心理,大多數人必然是隨大流的綿羊,只有少數特立獨行的人走出了自己的精彩。


毛姆說:“為了使靈魂寧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當然,這兩件不喜歡的事要有益於你的身心健康。


做不喜歡的事,貌似自討苦吃,卻對於個人的發展大有裨益。我們總是習慣走最省力的捷徑,結果泯然眾人。做不喜歡的事,能開拓思路,讓我們不走尋常路。


我選擇了健身和寫作,這兩件事都在挑戰惰性,難在持之以恆。經常會遇到不想去健身房,不想日更的情況,這時就要強迫著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


其實,我內心是喜歡健身和寫作的,要不然也堅持不下來。說不喜歡,是因為有時候確實沒有健身和寫作的慾望,不想動彈罷了!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去不了健身房,感覺全身都不自在。幸好還可以寫作,儘管經常為寫什麼而煩惱,但在寫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鮮活和生活的充實。


寫作就是一種思考,既能激發自己的靈感,又能梳理自己的思路,無形之中就鍛鍊了大腦,讓自己的邏輯思維更加強大,組織語言的能力越發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