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 時隔十八年,《千與千尋》在國內上映,當年懷著獵奇心理去看的小孩子如今已經長大,這個夏天,已經是成年人的他們再次坐在了電影院。觀看時大家都充滿了敬畏心,既是緬懷逝去的童年,更是為看懂而唏噓。而在電影院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好像忽然就明白了人生的意義。
  • 一樣的臺詞,一樣的情節,只是當年聚在一起看的人不一樣了,那個久遠的夏天和夢想也隨之消弭,偶爾想起來還會覺得恍若隔世。如今散落天涯的眾生都聚在一方角落,回憶起曾經的自己,是否會拷問自己:“我有沒有堅守初心呢?我還是那個我嗎?”宮崎駿動漫電影的魅力就在於此,無論你走多遠,爬多高,他總有辦法將你拉回到記憶深處的弄堂、小溪邊、和黑白電視機前。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千尋站在隧道前

  • 宮崎駿說:“固然我們早已過了幼拙的時光,但我們不是一樣保有記憶嗎?過去的夢想還是能夠在那些支撐著社會的成人身上找到的,如果你也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在10歲的女孩身上——那你的幻想也一定是真實的。”如果說十八年前,我們僅僅感嘆《千與千尋》天馬行空的情節和其腦洞之大,那麼十八年後已不再是孩童的我們是否明白了宮崎駿想要告訴我們的事呢?

生活與慾望並存,不能控制即被吞噬。

千尋的爸爸媽媽聞到了食物的香味,他們甚至等不及老闆來就開始大快朵頤,一邊吃一邊邀請千尋和他們一起吃,千尋不願意地走開了。等到再回來後爸爸媽媽已經變成了兩頭豬,他們嘴裡仍然在咀嚼著食物,而變成豬是這個世界給他們的懲罰。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四下無人以後便為所欲為,明明嘴裡已經塞不下了,衣服也撐破了,他們還是不罷手。慾望的觸手緊緊地裹挾著他們,最終他們變得和牲畜無二。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變成豬的爸爸媽媽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直白,金錢、權利、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散發著致命的誘惑。如果沒有明確的拒絕,那就是默認,黑夜和白天有時顛倒,一旦放鬆警惕就會墮入深淵。電影裡有千尋鍥而不捨地救贖,現實生活裡你只能依靠自己,電影裡對貪婪的懲罰是變成牲畜,現實中可能是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甚至牢獄之災。為此只有不斷地警醒自己,才不至於被吞噬。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千尋對著爸爸媽媽說:“別吃太胖,不然會被殺掉。”凡事盈滿則虧,不可過度。慾望需要合理的控制,不然就只能聽之任之,任人宰割。

努力工作才有機會選擇,懶惰的人只能被支配。

為了救出爸爸媽媽,千尋聽從白龍的話去找鍋爐爺爺,請求鍋爐爺爺給自己一份工作,因為在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工作會被湯婆婆變成動物。她雖然是個慢性子,還比較遲鈍,可是為了救出爸爸媽媽她不畏懼困難,鍋爐爺爺恰如生命裡那些善良的人,給她指明瞭道路,讓她去找湯婆婆。得到工作以後她未曾懈怠,面對大家避之不及的腐爛神她也不嫌棄,最終得到了回報。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千尋在努力工作

湯婆婆說人類最是貪婪懶惰,關押著千尋爸爸媽媽的豬圈裡還有很多其他的豬,可見有多少人敗在這四個字上。千尋初入這個世界時,那些動物們形容“人類的臭味,好臭啊”,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世界的領導者,在這個世界卻是最下層的生物,是散發著惡臭的生物。而腐爛神其實是河神,他之所以臭氣熏天是因為所在的河流被人類汙染殆盡,這與人類口中的保護自然背道而馳,千尋之所以要努力地工作其實隱射了她需要彌補人類犯下的過錯。

千尋努力工作是因為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她想救出爸爸媽媽就只能付出代價,其他人何嘗不是一樣?工作會有薪水,會有回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這種行為給慾望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懶惰的話四肢會麻木退化,思想會混沌無比,與未進化的動物一樣,那你還有選擇的權利嗎?答案是否定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選擇權只會在勤奮的人手中。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腐爛神

心懷善意才能走得更遠。

羅素說:“在一切的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千尋的善良就是她身上最大的閃光點,她對惡臭的腐爛神沒有歧視之心,像對待其他客人一樣對待它,她也會好心地叫無臉男進屋躲雨,卻拒絕接受無臉男的金子,因為善良本身就是不需要回報的。因為千尋的溫柔和善良,她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最終化險為夷救出爸爸媽媽。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無臉男這個角色本身是透明的,帶著一張面具,但卻是我最喜歡的角色。無臉男隱喻的是國民內部孕育產生的陰影,在現代化進程中迷失自我的集體無意識。不學別人說話、不借他人之口就沒法發聲,永遠帶著虛偽的面具,面具下卻是飢餓和孤獨。

它的心智單純,誰對它好它就對誰好,這正是體現千尋善良的地方,無臉男會回報千尋,它看似透明,其實存在的作用很大。可是善良也要有所鋒芒,無臉男的單純使它容易受人影響。看見千尋拒絕它的金子,旁人卻蜂擁而上哄搶,無臉男失望至極,自卑的它只能通過吃掉周圍的人來填補空洞,無臉男其實是善良的,只是它太隨大流,急於證明自己,才會露出獠牙。後來的千尋並未怪罪追殺自己的無臉男,她說:“無臉男是來到油屋後才變壞的。”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無臉男想要報答千尋

最後的無臉男迴歸到最初的樣子,安安靜靜,乾淨單純。這是一個很經典的鏡頭,變回原樣的無臉男靜靜地坐在千尋旁邊,耳邊響起舒緩的音樂,小千看著海洋列車外的風景,很美,很安靜,很悠揚,就好像人內心最溫柔的淨土和良知。它一直存在著,意味著無論人類怎樣折騰,良心和底線一直會在,它是人類的保護傘。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列車上的千尋和無臉男

不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終。

湯婆婆在和千尋簽訂勞動協議時,讓她改名為小千。結果到了第二天她開始忘記自己真正的姓名,甚至覺得自己就叫小千,白龍告訴她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名字,不然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忘記姓名等同於忘記自我,在油屋這樣繁華空洞的地方,極容易迷失自我,磨去了稜角就和芸芸眾生一樣,會被世界遺忘。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千尋來到這樣一個她從未接觸過的世界,沒有被好奇心衝昏頭腦,她用一個小女孩最乾淨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爸爸媽媽身陷囹吾,她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解救了他們。進入這個世界的人,要麼被湯婆婆變成動物,要麼終其一生在這裡勞動,唯有千尋,乾乾淨淨地來乾乾淨淨地走,不曾沾染半分。她堅守了自己的初心,並沒有淪落在這個世界。

然而很多人來到這個世上,漸漸地就忘記了自己的初心,捨本逐末。千尋的爸爸媽媽也好,白龍也好,油屋的其他人也好,都曾在這個世界失去方向。如果不是千尋,如果不是這樣堅定的心靈,他們還要沉溺多久?答案是要你用一生來償還。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電影落幕了,人生還要繼續。

千尋歷盡千辛萬苦,在很多人之間周旋,幫助了錢婆婆,幫助了白龍,而她自己也識破了湯婆婆的障眼法救出了爸爸媽媽。離開時白龍告訴她要一直走別回頭,等出了隧道時一切又都恢復到了原本的樣子,爸爸媽媽變回人形,之前發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場夢。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油屋的人,白龍,湯婆婆,鍋爐爺爺,無臉男,都不在了。風習習青草揚,千尋站在來時的路往回望,什麼也沒有,電影就此落幕。結局時我在想,這是想告訴我們無論有多好有多壞終有落幕的一天,往事如過眼雲煙,歷盡千帆後的平靜生活才是人們最該孜孜不倦追求的。

人應該向前看,你明白了一些事一些道理,坐過了一些站,就該去往新的旅程,人生之路慢慢,求索其修遠兮。

就像電影裡說的那樣:“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這段經歷於千尋,於我們,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的生命裡會遇到鍋爐爺爺,白龍,湯婆婆,無臉男,他們不能陪伴我們永遠,但經驗能。無論何時都要感激在你生命裡停留的人,他們可能會帶給你快樂或是憂愁,但這就足夠,我們要平靜的接受它。

《千與千尋》:年少不懂宮崎駿,再看已非少年時

電影有落幕的時候,人生卻一直在路上,願我們像千尋一樣堅毅,勇敢,善良,不忘初心地走下去。

關於電影

好的電影值得反覆推敲,無論是情節還是臺詞,《千與千尋》都是值得二刷甚至N刷的電影。以至於哪怕這麼多年過去我還記得那些話,在夜深人靜時突然想起會覺得欣慰。在外我是風裡來雨裡去的大人,天一亮我就要馬不停蹄地去奔赴我的未來,可是在每一個踽踽獨行的日子裡,我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而那些溫暖的話和夢想一直在陪伴著我,讓我可以好好地長大。

原創:遠近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