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濃號滿載排水量高達7.2萬噸,能裝載多少飛機?

武經總要


信濃號航空母艦是二戰時日本海軍的大型艦隊航空母艦。

信濃號最初是根據"04艦艇補充計劃"開工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10號艦)開工,建造進行50%時被改造成航空母艦。

信濃號在服役後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僅僅航行了17個小時便被美軍潛艇發射的4枚魚雷擊沉,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信濃號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直至1960年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的服役。

信濃號

“信濃”號原本是作為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改進型)建造,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六號船塢開始建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10號艦的建造計劃在停滯後被取消。1942年6月日本海軍由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優先建造航空母艦。在此背景下,日本海軍將已經完成50%進度的“信濃”號,改建成航空母艦。

被改建為航空母艦的“信濃”號在1942年9月恢復施工,預計於1945年2月竣工。但後來在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日軍聯合艦隊大量艦艇受損,需要在橫須賀船廠進行大修,日本海軍於1943年3月下令優先“修理損傷艦”,這導致“信濃號”建造工作中斷了數月。1944年馬里亞納海戰(菲律賓海海戰),日本聯合艦隊大敗而歸,隨後要求“信濃號”必須在1944年內建成(日軍戰前軍令嚴格,如果沒有完成任務從最高負責的指揮官到造船工人都會遭受嚴厲的處罰)。造船廠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趕工並忽視了大量的次要流程,於1944年11月19日才勉強宣佈建成(其實該艦仍然有大量細節部分沒有完工)。

“信濃”號對船體進行改裝,曾提出過兩個方案:其一,改裝成除了戰鬥機之外不裝載任何防禦設備的航空母艦,這需要進行全面改裝;其二,改裝裝甲飛行甲板,與大鳳號航空母艦相類似,準備在艦隊中承當支援其他航空母艦作戰,這隻需進行部分改裝。

日本海軍設想, 讓信濃號航空母艦在艦隊其他航空母艦的前方,讓出擊的的飛機在“信濃”號上降落,加油掛彈修理後再次出擊,可以延長戰機作戰半徑,或幫助出擊的飛機返回各自母艦。此外信濃號航空母艦還可裝載多餘的飛機用來進行補充。

信濃號航空母艦於1944年11月19日完工,在整個改裝過程中,其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滿載排水量竟然高達71890噸(標準排水量62000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最大的航空母艦。也是在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服役以前,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

艦載機

設計設計時為搭載38架“烈風”式戰鬥機,18架“流星”式攻擊機,9架“彩雲”式偵察機,一共65架,這個數量偏小。低於同時代的美國建造的航空母艦,後來因為信濃號的設計需求發生改變,改為20架戰鬥機和27架攻擊機,一共47架。



歐羅足球軍事


46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