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剛剛經歷一場大戰的休斯頓火箭,馬不停蹄奔向菲尼克斯,迎戰太陽隊的青年近衛軍。

翻看兩隊歷史交手記錄,火箭上一次在菲尼克斯主場輸球還要追溯到七年前的2013年3月9日。

再結合近期客隊的四連勝與主隊的四連敗,截然相反的狀態呈現似乎已經在賽前徹底定下了比賽基調。

但事實與比賽走向完全相反。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回到比賽中,由於威少在背靠背第二場輪休,上一戰狀態出色的考文頓獲得了首發機會。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首節開打,火箭就被對手在攻防兩端的年輕活力“教訓了”。

先說被質疑最多的關於五小的防守。

太陽在首節前五次三分出手全部命中,這五次出手包括:行進間轉換三分出手、遠距離空位出手、迎著最好防守者塔克的頂投、利用擋拆吸引內線包夾分球空位三分命中。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這樣的手感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首節比賽太陽全隊20投17中,三分線外10投8中,砍下賽季單節新高的46分。

即使火箭是一支靠進攻帶動防守的球隊,但當太陽培養出火熱手感的時候,火箭也沒能在進攻端予以回應。

沒有了威少的衝擊和進攻牽制,太陽並沒有像之前火箭遇到的對手一樣在開局就對哈登實施包夾防守。

這同時意味著,如若哈登無法用一對一解決問題,“五小”其他球員獲得空位的機會將大大降低,進攻效率也會隨之下降。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哈登首節5投1中依靠罰球拿下9分,全隊更是沒有一人在運動戰命中2次及以上的進球,火箭單節命中率為30.4%。

到了次節,哈登成為率先甦醒的那個人。

面對太陽仍然沒有變化的單防策略,哈登開始不斷用三分摧毀對手的防線。單節7投6中貢獻16分3助攻,火箭本節11次運動戰得手,有九次都與他有直接關係,分差也被縮小至只有十分。

可惜的是,這樣的表現並沒有延續,火箭陣中所謂眾人皆醉唯有哈登獨醒的場面依然在延續。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第三節隨著戈登的因傷離場,發現火箭失去第二持球點的太陽主帥重啟“包夾哈登”的計劃,再打出一個32:18的進攻高潮,就此讓比賽失去懸念。

直到第三節結束,36次三分線外出手的火箭全隊,除哈登外還沒有一人得分上雙。

關於五小的首次失利與威少。

弱化中鋒對於比賽的影響,為了極致的空間直接放棄自身籃板球的優勢。

這樣極端的戰術體系如今來看一定不完美,但如果以本場失利為樣本來分析五小的弊端,是不合時宜的。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原因很簡單,因為威少不在。這位利用空間性能獲取最大收益、最大限度補充球隊籃板能力的“炸彈”,才是決定火箭上限的根本要素。

再何況,本場比賽火箭同時集齊:威少缺陣、戈登傷退、哈登被重點關照、小李狀態不佳,四大持球點全部“隱身”或“被迫掉線”,本身就意味著這場比賽並不具有太多的總結意義。

關於哈騰。

哈騰在第四節的局部樣本,或許能解釋了為何名不見經傳的邁克爾·弗雷澤在本場的輪換順序都在他之前。

哈登30+卻無力迴天!火箭背靠揹負於太陽結束四連勝


火箭需要的五號位,最關鍵的一點是在擋拆發生後,對於協防位置的判斷和錯位換防的能力。可事實是,烏佈雷末節面對哈騰三投全中,連後衛卡特都可以面對哈騰從容地打進二加一。

我沒有忘記哈騰單場17分的夜晚,但是在火箭的現有體系下,哈騰如果想擠進輪換陣容中,就必須迅速提高自己在發生換防後的防守能力並儘快兌現球探報告中所提到的“擁有一定的射程”。

2月10日主場面對爵士,威少將會復出。面對又一位風格迥異全明星級別內線戈貝爾,火箭的五小又將給出怎樣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