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桃木自古以來就有“陽剛之木,五木之精”的美譽。史書上曾記載:桃木乃仙木,有鎮宅、辟邪、納福之神功,被人們視為吉祥、平安、長壽的象徵,在我國民間文學和宗教信仰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中國醫學書籍中也有桃木驅邪的記載: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所載治療男子疝氣的桃木弓;《本草拾遺》中指出“桑蠹去氣,桃蠹闢鬼”;《荊楚歲時記》中收錄有“跳桃板著戶”的習俗。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中國本土的道教文化,更是把桃木文化推向極端,道教文化大部分活動的實施載體,都是桃木,如各種法器、咒符、生活用品等。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數千年來,在各種文化的合力推崇下,桃木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五木之精”“仙木”了,人們的宗教信仰需求、生活健康需求、祈福納祥的願望需求,不斷將桃木文化向廣、深、繁、細方向打造,用桃木製成的具有各種使用價值的器具、吉祥物以及工藝品,也就應運而生了。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桃木雕刻技藝至唐朝已十分成熟,發展出了雕、鏤、鐫、刻、鑲、嵌、剔、軋等技法,並衍生出了輪、螺、傘、蓋、蓮、罐、魚、腸等桃木雕刻“八寶”或“八吉祥”圖形和吉祥物,成為歷代信奉道教帝王的皇室貢品。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永樂桃木雕刻迄今700餘年,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因系“八仙”之一呂洞賓的故里而馳名,因元代所造永樂宮而成為道教聖地之一。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永樂桃木吉祥物傳統手工雕刻技藝在木料的選材上,取呂祖故里優質桃木,工序大致分為採伐、下料、水泡、秘料烘乾、分類選料、設計做柸、繪圖、雕刻、打磨拋光、檢驗、硃砂油浸、開光加持等二十多個步驟,主要製作工具有刻刀、木錘、木銼、砂紙等,桃木製品分為十二系列,依次為法印、令牌、桃符、寶劍、神像、神牌、柺杖、木梳、生肖、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壽牌。手工製成的桃木吉祥物造型美觀大方、精巧別緻,深受民眾喜愛。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永樂桃木雕刻,因其工藝考究繁雜,製作週期長達數月或一年之久,傳承一度面臨考驗。

2014年,永樂桃木雕刻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晉山晉水·晉文化:永樂桃木雕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