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乒乓球器材和技術的關係

關於器材和技術的關係,這個是乒乓球圈內一個永恆的話題。有的球友說跟器材無關,全看個人技術,張繼科拿根香蕉都能吊打我們;有的球友則認為器材非常重要,江湖上甚至出現器宗和技宗之分,百曉生就是典型的器宗。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塊稱手的球拍對技術的發揮是有極大地幫助,在相同水平下,相同的競爭狀態下,合適的器材可以讓你漲兩分左右。

當然器材也不是萬能的,最起碼的基礎性水平得有。曾經有一球友說自己只會扣殺和快攻,想學加摩擦的弧圈球,讓我介紹一個適合拉弧圈的板,給他介紹斯蒂卡北極純木,一款新材料40+時代的五夾弧圈板。第2天就來說拍子不好,沒有配對,他拿著新器材還是還是不會拉弧圈。當時感覺該球友思路是那麼清奇,換個適合拉弧圈的板就應該秒變弧圈高手?器材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沒有那麼神奇的作用。如果所有的技術只需換一個拍子就可以辦到。那隨便找個球友換一塊馬龍同款拍子就可以去領奧運會金牌了,還練什麼技術、要什麼教練團隊?就好比戰場上的兵器,我們說AK47步槍比弓箭好使,但是最起碼的基礎技術還是得有,總得會瞄準和擊發吧,總不能指望一件兵器自己上陣殺敵吧。所以說,在掌握了最起碼的一些技巧以後,合適的器材才能夠更好發揮作用,或增加戰力,或輔助主人更快的解鎖打球新姿勢。

除了上述幻想著換器材即可秒變大神的情形,江湖上還存在盲目跟風的情形。如日本伊藤美誠強勢崛起,連續贏了不少中國隊主力之後。侯英超的反手生膠削球打法取得全國冠軍之後,一下讓顆粒膠打發煥發了生機。很多業餘球友開始跟風,紛紛換成反手生膠,出現了原先少人問津,滯銷的生膠突然賣斷貨,供不應求的奇景。但是當你去看這些球友中很大一部分打生膠,拿著生膠退到中遠臺,離臺兩米開外,還是反膠的動作,都貼不住臺,不能堅守近臺,怎麼打生膠?還是儘快改回反膠得了。還遇到過打削球的,聽別人說斯蒂卡黑檀七,蝴蝶波爾ZLC好使,不聽勸告非要上這倆。只是拿這兩個板去打削球,應該是比較折磨的體驗吧。

以上案例是部分球友對器材理解進入誤區的一個縮影,那麼什麼拍子最好?這也是百曉生工作中聽到頻率極高的一個問題。經常有經濟情況比較寬裕的大佬土豪進店之後開口就是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固定的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打法,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球友圈子,不同的需求和定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句最常見的話,百曉生再加上一點,就是離標準最近的答案。那就是適合自己的技術體系和打法風格,並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就是每個人的最好拍。比如有大佬直接一次性買兩支達克SPEED700單檜,每支接近2萬的價格,對這些成功人士和大佬來講,性能好的同時,還需要能夠彰顯自己的品位和身份。對大眾球友來講,合適的器材能夠保證你的技術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使用的過程也更加的愉快。

關於乒乓球器材和技術的關係

大佬在本店一次購買兩支達克


關於乒乓球器材和技術的關係

滿足心理需求,也應該作為一個指標


關於乒乓球器材和技術的關係


關於乒乓球器材和技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