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老工業集聚區的“環保經”

  作為我市的老工業聚集區,禹會區較之其他縣區面臨著更大的環保壓力。在加快重點生物化工企業退市進園和城區老工業企業搬遷改造的同時,禹會區強化對“散亂汙”企業整治,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完成工業企業的綜合治理,實現老工業集聚區的華麗轉身。

  “環境是生活工作的基礎。沒有好的環境,就失去了重要的發展支撐。”昨天上午,禹會區代區長陳常林在接受採訪時直言,環保工作關注度高、涉及面廣,必須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在他看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對禹會區而言有更深刻的意義——在禹會區,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等工作不僅是區直部門和各鄉鎮、社區的職責,目標完成還與年度評先評優、幹部使用掛鉤。近年來,該區先後有10餘名幹部和網格員因突出環境問題監管過程中失職被問責,部分單位因環境管理不力被通報批評,真正實現了“一票否決”。

  工業一度是禹會區的標誌,也曾是環保最大的難點。說起企業退市進園,陳常林如數家珍:其中體量最大的中糧生化原址正在拆遷,在沫河口精細化工園區項目已投產運行;天潤化工、佳先化工、中實化學新址正在加快建設,預計明年就可實現原址生產線關停;佰仕化工、新黃山玻璃、豪傑塑料等已全部關停。他介紹說,為了推進藍天保衛戰,2017年以來該區已完成“散亂汙”企業整治100餘家,並在全區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範圍內徹底取締散煤銷售經營點,在全市率先推進城中村居民戶的散煤清潔能源替代。“鄉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黑臭水體整治完成,禹會區的環保短板已經逐漸補齊。”陳常林自豪地說。

  對於環境違法行為,禹會區出重拳整治。在建築工地、拆遷工地揚塵汙染治理中,有12個工地因違反規定被罰,罰金共計49萬元。大洪山的206家非法採石塘口全部關閉,淮河禹會段76條非法採砂船和碼頭全部取締,大洪山治理和淮河採砂取得了根本性成效。在對化工企業、商品混凝土企業、建築工地、涉危險廢物企業、涉危險化學品企業、涉重金屬企業等重點行業企業的監管中,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設備、限產停產、移送公安機關等措施,實施行政處罰14家,查封、扣押70起,限制生產1起,行政移送12起,刑事移送3起,嚴厲打擊了擅自停運廢氣治理設備、超標排汙等環境違法行為。

  “環保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在陳常林看來,儘管重點生物化工企業退市進園和城區老工業企業搬遷改造勝利在望,但環保工作仍然任重道遠。“結合轉型發展,將生態環境理念融入轉型發展全過程,推動產業綠色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陳常林說,未來還要進一步明確重點、加強措施,在全區上下形成合力,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打好汙染防治三大戰役,有效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蚌埠:老工業集聚區的“環保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