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惠濟區所在區域,歷史上曾被稱為“滎播”“滎澤”“滎陽”,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起,稱“滎澤縣”,直沿用到1931年。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之所以叫“滎澤”,是因為遠古時期,惠濟區除西面廣武山周邊有部分高地外,其他三面都是一個大湖,名叫滎澤(滎播)。滎澤形成於史前,闊達不止,為上古九大澤之一。北魏道元《水經注》中記載:“南去新鄭百里,滎播、河、濟,往復徑通。澤之下ーニ十里,有垂隴城、釐城和沙城。又有古船塘和三十六陂,俗為郟城陂。其東西蓋四十里,而南北亦二十里,皆為滎澤。”由此可知,滎澤的範圍,涵蓋現在的原陽以南(古黃河河道偏北)、新鄭以北、邙山以東、中牟官渡以西的廣大地域,其核心部位位於今鄭州市惠濟區、金水區與鄭東新區的大部分地域和滎陽市的北部地區。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滎澤的水主要來自黃河和濟水。惠濟區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黃河在上、中游奔騰在高山峽谷和黃土高原的河道中,一般不會溢出來。但在經過滎澤附近的大伾山(今廣武山汜水口子以西段)後,就進入了廣袤的平原地帶,河道蓄然開朗、河面可達3-5公里,河水漫流,經常氾濫。特別是古時濟水流量很大,曾與黃河、長江、淮河並稱為“四讀”。濟水自大伾山衝進黃河河道,在北岸與黃河匯流後,流速不減又漸從黃河南岸分出,南溢入滎澤,流向原陽、鉅野洋、山東境內小清河入海。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晉地道志》中記載:“濟自大任入河,與河水斗,南決為滎澤……濟水分河,東南流。”此外,惠濟區由於地勢較低,從滎陽和新密發源的滎水、鄭水、索水、須水、京水、旃(zhan)然水等在此匯流,形成了天然的水系網絡樞組。每當大汛,黃河水匯同濟水等洶湧的洪水向東南漫溢,注入滎澤,又使滎澤水位迅速上漲超出容量而向外漫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湖面。滎澤曾給當地人們的生活帶來無盡災難。據《尚書・堯典》中記載,每逢淫雨季節,山洪暴發,導致上游諸河流洪水猛獸般狂瀉其中。洪水氾濫時“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人們背井離鄉;水小時又回來漁獵,進行採集耕種,循環往復。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直到舜禹時期,人類才有能力治理大江大河。夏代大禹治水時,對滎澤的治理是一項重點、難點工程,也是治理黃河的關鍵之一。禹受舜命,修理河道。《水經注》中介紹了大禹治水的方法:“塞滎洋淫水而與滎陽下引河,東南以通準泗”“河水東過滎陽縣(今古滎鎮)、浪蕩渠(鴻溝,也稱大運河、賈魯河)出焉”。大禹先是利用黃河下游起始段的一系列低山修築堤壩,使黃河水不會向東向南漫流:然後用寬基土堤堵塞了滎澤溢決口,最後疏通滎澤下游,使滎澤的水能夠通過浪蕩渠順利排出,這樣就穩定住了滎澤,減少了水患。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禹貢》稱“滎播既”。大禹治水後,滎澤面積逐漸縮小,隨黃河氾濫的次數顯著減少還新增了很多陸地,鄭州地域內分成了兩個湖:縮小了的滎澤和圃田澤。有了陸地,就陸續有先民案居。那時,滎澤周邊依山傍水、水流緩急適中,氣候溫暖,植被茂盛,是個宜居的好地方。人們白天漁耕種,晚上點點漁火,隨波閃爍,因此,“滎”最早是“熒”、“滎”,意思是遠處忽明忽暗的微弱火光。直到1956年,國務院推出第一批簡化字,才改為“滎”字。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戰國時魏惠王開鑿了鴻溝運河,將黃河水引進滎澤,以增加運河水量,並有效地連通了淮河、泗水等水系,使滎澤成為當時中原地區最大的水陸運樞組,極大地促進了陽域的發展。但由於黃河的泛溢,滎澤泥沙淤積量不斷增加,加上戰亂,不能及時清淤,最終導致滎澤在漢代後期湮塞。從此,滎澤消失了,只在史籍上留下“滎澤”、“滎波”、“滎播”等稱謂。

滎澤古城(漢滎陽故城),鄭州惠濟三千五百年記憶的地方

(摘錄:《講述我的惠濟故事》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