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北京4.9萬高三學生返校 自備口罩餐具成“標配”

明天北京4.9萬高三學生返校 自備口罩餐具成“標配”

闊別校園3月有餘,明日(4月27日)北京4.9萬高三學生將回到校園。目前,北京各個學校開學準備完畢,全市254所學校迎來高三年級學生返校復課。

根據4月23日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透露的數據,北京高三年級在校生51226人,滿足返校條件的學生49979人,因各種原因暫時無法返校的學生還有1200人。目前,市教育兩委已完成對全市16個區及燕山地區254 所高中開學準備工作的首輪區級評估檢查。

不少學生自帶備用口罩

兩個備用口罩、一小瓶手部消毒液、一副筷子,是北京海淀區某中學王同學為開學準備的物資。“口罩是用於飯後替換的,怕不夠用就多帶了兩個備用。”

記者注意到,備用口罩幾乎是每位學生的開學“標配”。此外,有學生也會帶上消毒溼巾,方便對桌椅進行清潔。

據王同學介紹,開學前夕,她還向學校提交了自己的健康碼。她所在的學校除了完成在校的晨午測溫,在家還進行“晚檢”,並上傳數據。

“下午五點前上交14天體溫記錄電子表格。另一個壓縮文件,內容為本人、父母、同住人的北京健康寶截圖。”開學前,北京市東城區一中學李同學收到了學校的復課要求。除了必備物資、學習用品,李同學還會準備兩個手提袋。“手提袋用來裝書,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我們要轉移到備用教室。”

根據市教委要求,學校要建立師生員工假期行蹤和健康臺賬,掌握其14天內健康狀況。實行身體健康狀況“晨午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相關信息接入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晨午檢信息報告系統,建立並充實學生健康狀況大數據。

明天北京4.9萬高三學生返校 自備口罩餐具成“標配”

高三生在校分流就餐,部分學生自帶餐具

在校期間的就餐是家長關注的一環。記者瞭解到,北京高三學生開學期間,學生就餐由學校統一安排。“考慮到天氣越來越熱,食物的變質問題,學生的自帶是不方便的。另外家長送餐在管理上也有風險,所以我們不建議自帶和家長送餐。”李奕說。

目前,不少學校已經啟用學生食堂,為學生提供餐食。在北京一零一中的學生食堂,每張餐桌貼有相應的數字標籤,每個號碼限坐一人。用餐期間,有監督老師巡查引導,減少學生過多聚集。

也有學校如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北京十二中等學校採用直接送餐到班的形式。學校安排專人將飯菜送到各個班級門口,下課後,按要求分流取餐。

北京市東城區一中學李同學告訴記者,學校有安排備用教室。午餐時,學生會分流到備用教室就餐。“我自己提前準備了便攜式餐具盒不僅僅是出於衛生考慮,自帶筷子和勺子,能夠循環利用也更環保。”

後勤保障方面,目前所有學校開學前的生活飲用水管理符合相關要求;99%以上的學校用水、用電、用氣等各項後勤保障工作到位,學校食堂相關人員符合疫情防控健康標準要求。

防疫物資就位,學校開學第一課談“心理”

在北京一零一中,學校將原來的多功能教室作為“庫房”,儲存各類防疫物資。據瞭解,該學校已儲備口罩3萬5千餘個、防護服2百套、防護鏡5百個、醫用手套5百個、消毒液2千斤等,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安裝了手部消毒機。據學校老師介紹,學校還為每個班級配備了“機動口罩”,供學生替換。

不僅僅是北京一零一中,北京各個學校的防疫物資已就位。根據北京市教委公佈的數據,現有應急備用口罩235.3萬個,消毒液儲備27.3萬升,測溫門258個,測溫槍6333個,手套25.4萬副,防護服4160套。

記者注意到,除了在學校專門設置(臨時)健康觀察室,針對高三學生的心理調適,不少學校設置心理諮詢室,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在北京師範大學密雲實驗中學,學校心理教師計劃以手指操《勤勉的蜘蛛》開展“疫過天晴,堅持夢想”為主題的勵志課。除了關注已返校師生,北京市教委要求,對未能及時開學的師生員工,注意做好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高三開學後,線上教學不會停

根據北京市教委要求,高三學生實行錯峰入校,上下學時間為上午9點半至下午3點半。記者瞭解到,放學後,學生還需要參與一定時長的線上學習。

王同學告訴記者,對於“六選三”的三科,每天要上半小時網課。

針對高三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曾表示,開學後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進行必須的講解、輔導,而線上進行個性化資源的推送,以及個性化答疑和輔導。並不是說開學之後,線上教學一下子就停止了。”

隨著高三複課,學生也從居家期間的線上學習,過渡到“在校學習為主的混合式學習”階段,北京市以及各區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空中課堂”資源,滿足學生需求。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