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西直言 | 央行數字貨幣在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央行數字貨幣簡述

近年來,隨著比特幣、Libra等虛擬貨幣的出現以及電子支付的流行,為了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一些國家的央行開始研究推出法定數字貨幣

。法定數字貨幣是指由國家法定貨幣發行機構發行的,具有國家信用背書、有無限法償能力的電子貨幣。

卅西直言 | 央行數字貨幣在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中國央行較早進行了數字貨幣的論證研究並開展了實質性的發行推廣工作。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論證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經過六年的分析論證、技術研究、風險規範等,已進入封閉試點測試階段。

人民銀行已公佈數字人民幣將採用“雙層運營”模式(見圖1)。

卅西直言 | 央行數字貨幣在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央行數字貨幣在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國內的銀行財富科技

❒ 國內現行財富科技中的支付痛點

通過互聯網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第一步是需要開立II類戶,並通過I類戶對II類戶的充值或提現實現跨行支付。由於快捷支付系統的法規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限制,這樣的支付很難滿足理財用戶大額理財支付的要求(在支付費用和日限額/每筆限額方面),給理財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 央行數字貨幣在其中的應用

如果採用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由於央行數字貨幣採用的是雙層體系,理財用戶在開通央行數字貨幣是需要連接II類戶(也可以是I類戶),這樣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同名II類戶和II類戶之間的大額支付,而且不需要雙方商業銀行付出而外的支付費用(通常是支付金額0.2%左右)。這個解決方法既能解決理財用戶痛點,又能解決商業銀行的痛點,一舉兩得。

這裡面還有一個安全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強身份認證。幸運的是,比財和合作夥伴在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解決方案。

跨境理財通和人民幣結算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闡述了“跨境理財通”的問題,本文就不再重複。既然是跨境理財,這裡面有一個跨境支付和結算的問題。

卅西直言 | 央行數字貨幣在財富科技中的應用

在“南向通”中,每個廣東省九城市的7500萬居民可以購買100萬人民幣的港澳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存款、基金和資管產品。跨境理財中的痛點有兩個:首先,KYC和產品(比如互認基金)的互認問題,目前兩地監管機構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個問題的法律框架得到初步解決;其次,外匯管理和結算問題,因為國際市場上的外幣產品大多數都是以美元結算。

如果“南向通”可以以人民幣結算,央行數字貨幣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可以不依賴SWIFT國際支付體系,實現跨境理財通的跨境支付和結算問題。目前國內有多家商業銀行已經在香港設立了商業銀行,比如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和建銀亞洲等,這一跨境支付機制是有可行性的。“北向通”其實也可以以人民幣結算,產品上以外幣,比如美元或者港幣報價,而結算則可以以人民幣結算。

在這個體系下,還有兩個基礎問題需要解決:

(1)開戶的KYC互認

在兩地監管機構諒解備忘錄的前提下,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了法律框架。在實際操作層面上可以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可以在兩地的銀行網點進行互認開戶;第二步,實現線上的開戶互認。

(2)產品的互認

在現行機制下已經有現成的成功案例,比如互認基金。當然在跨境理財通下,產品的種類比基金要豐富的多,包括國內的基金和理財子等,也包括港澳的基金和資管產品等。
我們承認,跨境理財通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落實和解決,比如外匯額度和外匯管理的問題。但是,我們相信在國家大政策的支持下,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逐一得到解決。

下一篇預告:

比財集團大灣區理財中心使命和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